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当代一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 日本打开中国大门

    B.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 洋务运动破产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2、“这场战争从云南开始的,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这段话描述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 3、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争取时间④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以下理由哪一项是错误的

    A.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C.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大到北方并伸向内地

    D.清政府统治者越来越强大

  • 5、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共一大

    C.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

  • 6、“这是一个由十几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 7、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强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中国发动的

    ③都发生在19世纪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1956年底,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自豪

    C.改革开放的欣喜信心

    D.对土地改革完成的美好祝愿

  • 9、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 10、下图是研究新中国成立的(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C.口述史料

    D.文献史料

  • 11、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定海

    B.英军进犯吴淞,老将陈化成串众抵抗,壮烈牺牲

    C.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以下哪个内容的性质跟其他选项不同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上海市民杨秀燕从1965年-2020年记录的家庭每日开支(图),小到几分钱,大到上千元,无一遗漏。这份记录的价值在于(       

    A.记录者是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

    B.反映中国一定时期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时间跨越新中国各历史阶段

    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 14、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下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①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粉碎“四人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6、史老师在多媒体出示了以下材料: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当表决结果出来时,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这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公报》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 17、“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 1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佛教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

    B.佛教创始人被称为释迦牟尼

    C.佛教提倡“众生平等”

    D.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

  • 19、下列文献属于太平军领袖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A.

    B.

    C.

    D.

  • 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提出于(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______》。

  • 22、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 2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 24、1942年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6、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7、1919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____(年.月.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 2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9、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30、请按下列口号或主张列举出相关运动的名称。

    (1)“自强”“求富”:_________________

    (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主”“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民权、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例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3例)

  • 3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奋斗终生。

    (1)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写出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称。

    (2)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名称。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哪一文件?

    (4)写出一例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活动一例。

    (5)你认为从孙中山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三反映了这场民族运动怎样的性质?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四:(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4)读图,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五: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841

    英军占领香港岛

    1842-1852

    魏源完成《海国图志》100

    1851

    全田起义

    1865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72

    《中报》创刊

    1876-1878

    左宗棠发收复新疆(除伊犁)

    1894

    兴中会成立

    1895

    公车上书

    材料二   “洋务运动的其主现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看选出旧轨的趋向。“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和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三件事,用“→”连接起来,并阐述其内在联系。

    (2)综合以上探究请分析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新的近代化探索积蓄力量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