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十五夜望月》中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外国文学名著,我认识了_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_的汤姆·索亚。
(3)《石灰吟》一诗中,诗人借____,____这两句诗抒发了自己不怕牺牲,永葆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不管是朱自清先生的“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呢”,还是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____”,都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5)诗歌能抒发情感,也能展现人生抱负、个人格局。我们从“终日不成章,____”中体会到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从“____,焜黄华叶衰”中感受到作者对稍纵即逝的青春的珍惜;从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中感受到他的思乡之情。
2、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欣赏—( ) 豪爽—( ) 活泼—( ) 消沉—( )
2.写反义词。
温暖—( ) 崇高—( ) 率直豪爽—( )
3、比一比,再组词
蔼( ) 限( ) 滥( )
竭( ) 银( ) 监( )
4、我能正确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______)波斩浪 魂牵(______)绕 广阔无(______)
(______)不犹豫 狂风(______)号 水天一(______)
1.由两对近义词组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词语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的稻田一片金黄。
6、对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一)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覆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花之歌》节选)
(二)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啊!风》节选)
【1】这两个片段的相同之处是( )
A.这两个片段都是散文诗,语言优美,情感浓重。
B.这两个片段的作者都是黎巴嫩的纪伯伦。
C.这两个片段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以上都是
【2】这两个片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片段(一)中“我”指的是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片段(二)中“你”指的是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7、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解释词语的意思。
胜日:___________ 滨: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 东风: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一句点明出游的______和_______,下面三句写 “寻芳”所见所得:春回大地,使人耳目一新。诗人由“寻”而“________”,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是“________”字。
【3】“万紫千红总是春”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请用精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之美各有特色,请你写出两句表现其它季节之美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于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支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温暖而舒适。“温暖”“舒适”表现在:_____________
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
【2】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头描写海浪和风暴?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 )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
B.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提心吊胆。
C.海上起了风暴,桑娜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害怕。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桑娜和渔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蔚蓝的天空,铺过了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出现了一道彩色光环。它宛如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则正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记录。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天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两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这种美丽的天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的小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仅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这一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12至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
【1】天空中出现的晕和彩虹有所不同:如果色彩排列是____________,它就是“晕”;而色彩排列是_______________它则是“彩虹”。
【2】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这一发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晕”是怎样形成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合理推测,接着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愣愣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③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教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技巧也不会。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嗫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过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把30多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年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的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穆尼老师手上。
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只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1】第①段中写“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作者意欲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至第⑥段在记叙的顺序上属于哪种记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穆尼老师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第⑧段中的“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第②段中“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表现了穆尼老师索要贺年卡片的热切心情。
B. 为老师补一张贺年卡,是作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因此,“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C. 第④段中作者列举几位中学时代老师的学识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自豪和自得之情。
D. 第⑤段开头一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E. “三十年的重量”这一标题拟得好,它具体地掂量出了师生间情意的分量。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 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 )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 )的仪器 ( )的计划 ( )的观察 ( )地勘测
(3)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塞外:sài( ) sāi( ) 怒号 háo( ) hào( )
(4)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划下来。这句话在选文中是一个( )句, 起( )的作用。
(5)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詹天佑这样认真工作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解释字的含义。
便:______
缚:______
【2】根据对“捕鸟”的介绍完成填空。
捕鸟的时间:_____ 捕鸟的地点:_____
捕鸟的方法:(填动词)___________
捕鸟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对“捕鸟”交待得非常清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忍不住更仔细地观察着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她的眼睛乌黑发亮,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快乐,尤其是在她露出笑容的时候更是如此。她的牙齿洁白如雪,( )脸色有些黯淡,( )看不出任何衰老的痕迹。她的脸上最不美观的东西,大概就是鼻子了,她的鼻子又大又软,( )鼻头还发红。不过我依然觉得她是伟大的,因为她在瞬间将我带离了黑暗为我周围的一切带来了光明和美丽的光环。我相信,她会用无私的爱引导我,使我拥有无尽的勇气,( )在艰难困苦中( )敢于勇往直前。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里的词语是( )
①而且 ②虽然 ③即便 ④也 ⑤却
A.②④①③⑤ B.②⑤③④①
C.②④③①⑤ D.②⑤①③④
【2】这个片段选自名著( )
A.《童年》 B.《小英雄雨来》
C.《爱的教育》 D.《绿山墙的安妮》
【3】这段话主要是抓住人物的( )进行描写。
A.心理 B.外貌 C.神态 D.动作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好诗。(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好朋友分别,心里难舍。(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乐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看到不引人注意却丰富多彩的世界。比如:蚂蚁王国、鱼儿的世界……它们的世界同样神秘。如果让你也能变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最想变成什么?一只蚂蚁,一条蚯蚓,一条孔雀鱼,还是一棵大树……那就写写吧。
要求:①发挥想象,内容具体语言生动。②题目自拟,字数500字以上。
2.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演出、植树、端午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要求:①活动过程完整,内容具体语言生动。②题目自拟,字数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