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济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字典王国。我会查字典。(3分)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然后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在字典中的义项有:(1)羞耻(2)使受到羞耻(3)玷辱(4)谦词,表示承蒙。请选择:A、侮( )B、丧权国(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的小鸟 ________的花苞

    ________的甜香 _______的清风 ________的风光

  • 3、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________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______

    3.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________

    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________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万不( )( )      ( )( )       ( )( )

    ( )( )天日       焉知( )( )          ( )( )无力

    (1)仿照画“——”的词语再写两个“万”字打头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2)锅中的粥,_____________的叹气还在继续。(选词填空)

  • 5、日积月累:

    _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相同。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诗句不属于对偶句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本词上片以鸟惊、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

    【5】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给下列诗句用/画出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体裁)诗,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 8、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中描写了静的景物:明月、______________,也描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衬托出夏夜的安静,表达出词人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波浪线标出一句对偶句。

    4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表现了恬静的气氛。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读书节开幕式上,学生代表文文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请你阅读以下发言稿(节选),完成练习。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春风伴着新绿,童音伴着书香。在这míng mèi             )的春光里,读书节正式开暮了。

    立身以求学为先,求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是一种乐趣,以乐读书,乐,就在心中;读书是一种雅趣,以雅读书,雅,就在言中;读书是一种志趣,                                       读书是与高尚的人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

    ,有再来的时候; ,有再青的时候;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呢?《长歌行》中有这样两句诗“ 。”就提醒了我们要珍惜时间,读书要趁早,不要到了白首方才悔恨读书迟。不要等到太阳向西山后nuó yí             )时,才jīng huáng             jué chá             )到时间又、溜走一日,从现在开始,不要再pái huái             ),不要再dān gē             ),努力奋进吧!天道终稠勤,宁静定致远!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习总书记的话,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读diǎn jí             ),用典故,学好新思想,做好接班人。

    最后,预祝首届校园读书节圆满成功!

    【1】根据拼音,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写词语。

    【2】文中出现了两处书写错误的词语,请用横线画出并改正。

    【3】请将文中的发言稿里画横线的部分补充完整。

    【4】根据语境,在波浪线处补写句子,使其与前句句式一致,语义连贯完整。

    【5】读书节的活动可真多呀,同学们在各种比赛上大展身手。文文在作文比赛中__________,慧慧在演讲比赛中____________,琳琳在诗歌朗诵比赛中____________。(请用意思为获得第一的词语补充在横线上)

    【6】读书节的演讲比赛中,慧慧脱颖而出,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1)根据情景,通过描写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表现慧慧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此时慧慧喜悦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

    【7】在读书节课本剧会演中,同学们表演的《草船借箭》《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军神》这四个课本剧异常精彩。请仿照例子,从中选择一位表现突出的表演者,为他(她)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你,演出了诸葛亮的气定神闲,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神机妙算。你的台风稳健,既富有舞台表现力,又有对角色心理的揣摩。让我们恭喜XX同学荣获本届课本剧大赛最佳演员奖。

    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选做题)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近九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住在破旧的瓦房里。20134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磨刀挣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到2015年底,老人累计捐款37000多元。

    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经常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1吴锦泉老人是贫穷的,是因为他_____,但是他又是富有的,是因为他______

    2给吴锦泉老人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这位老人的目标是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描写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的句子。

    老班长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体会到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 12、现代文阅读。

    他和故宫的故事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获得“影响中国2018年度文化人物”荣誉。主持人董卿形容这位64岁的院长:“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材料一】

    六年前,故宫里专供游客休息的座椅不足。单霁翔一看急了:还能不能让大家有尊严地休息了?单霁翔在端门广场火速安置了200把椅子、56组树凳。针对女士上洗手间经常要排很长的队的问题.他和故宫的工作团队进行了研究,得出“女士的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的结论。为此,故宫对洗手间进行了调整,排长队自此成了历史。

    【材料二】

    午门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以前三个门洞中,中间的门洞专为接待贵宾车队所用,因而时常紧闭,而两侧的门洞则每天排满了观众。单霁翔觉得这“很不合理”,便打算把三个门洞都向观众开放。但有关部门反对,“贵宾开车进故宫是几十年的礼遇,不能换了一个院长,礼遇都不要了。”“那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日本皇居,这些帝王曾经的居所今天也都对公众开放,那些地方车队就不能开进去。”单霁翔    。最终,故宫在2013年年初发布公告:故宫开放区内不允许机动车再驶入。

    2013年4月,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访故宫.成为近几十年来第一位步行进入故宫的贵宾。奥朗德来故宫参观.单霁翔让人把午门关了起来,安保人员立马跟他急了。单霁翔正色说:“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破坏!”安保人员向上报告,等了3分钟,等来了撤走的指示。奥朗德就此下车,一路步行参观了这组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后来有一次,故宫午门外,一位来自东北的老大爷认出了单霁翔,提要求:“我这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我想走中间的门,当一次‘皇帝’。”

    如此令人   的要求单霁翔却当真了:午门三个门洞第一次全部打开。“让观众自由选择,想当皇帝当皇帝,想当大臣当大臣。”这就是一心想让故宫充满人情味的单霁翔,不为权贵折腰,却尊重每一个人的合理需求。

    【材料三】

    我们如今看到一座座精妙绝伦的宫殿,是单霁翔“不顾形象”“哭”来的。专门建立雕塑馆之前,故宫的1万多件雕塑大多“沉睡”在库房里,其中有一尊3.5米高的北齐时期的菩萨,过去几十年都立在墙根儿底下。单霁翔路过时总说:“你瞧.咱们这菩萨脸色都不好。”

    单霁翔第一次进库房时,眼看兵马俑被一堆海绵围着,正色道:“这不行,我们得赶快保养。文物必须有尊严。”随着雕塑馆、古建馆等专馆的设立,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的开辟,越来越多的文物得以妥善安置和展出。单霁翔希望两年以后,故宫开放区能达到85.02%。“文物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要让故宫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价值。”

    【材料四】

    单霁翔在任这些年,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从文物修复师王津,到故宫文创、口红,再到文化活动“上元之夜”等,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而正如故宫内部人士所言,单霁翔本身成了故宫最大的“网红”。

    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人次,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同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在2017年两会期间,自称故宫的“看门人”,绝不是什么“掌门人”的单霁翔对媒体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承和发扬“故宫精神”,是每一代“故宫人”的职责所在,也是永恒的使命。通过他多年的努力.故宫不再是高傲威严的紫禁城,而是一座富于生活气息的博物馆。

    【1】阅读短文,联系语境,下面的词语填在①和②处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

    A.据理力争    B.忍气吞声    C.合情合理    D.哭笑不得

    【2】把“材料四”中横线上缺少的句子补上去,顺序是______

    A.看护好故宫的古建筑群

    B.看护好故宫世界文化遗产

    C.看护好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珍品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如果要完成“单霁翔院长是怎样不为权贵折腰,只为尊重合理需求”这个任务,我会着重阅读材料________,并能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下表。

    拒绝为法国总统的车队开门

    同意为东北老大爷开门

    理由:_____

    理由:______

    ②如果要完成“为什么说故宫不再是高傲威严的紫禁城,而是一座富于生活气息的博物馆”这个任务,我们需要联读哪几则材料?______(多选)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③请阅读你所选的材料,写写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4】故宫是厚重、庄严、有历史感的,“网红”是新潮、好玩、贴近时代的,这两者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你是否赞成让故宫走上了网红之路?写写你的观点。

    我赞成。让故宫成为现代网红的过程,是放低身段,与百姓走得更近,曾经在人们心中庄严肃穆、充满距离感的故宫,如今已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走近观众的内心,让更多的人喜欢,才是对文物更好的尊重

    我反对。让故宫成为网红,让故宫变成寻常百姓茶余饭后调侃的话题,这样做,故宫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变了味,这真的是在传承吗?这分明是在炒作,这样的网红之路,只是昙花一现,不是长久之计。

    ________:因为________

  • 13、课外阅读,非连续文本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产生有毒物质,威胁人民健康。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的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材料二:

    分类

    主要垃圾

    可回收垃圾

    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

    厨余垃圾

    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盒、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

    其他垃圾

    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材料三:

    材料四:

    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才能实现。

    【1】把多个选项依次填在括号里。

    (1)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是( )

    A.可回收垃圾       B.生活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E.厨余垃圾

    (2)可回收垃圾经过再加工、整理,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再利用,主要包括:

    ( )

    A.电子废弃物类     B.塑料类     C.金属类     D.玻璃类     D.材料四     E.纸类

    (3)为完成上面两题的选项,需要重点阅读的是(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填空。

    (1)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 )环节。

    (2)如果你去倒垃圾,会把坏灯管投放进( )色垃圾桶,把装着瓜果皮核和剩菜的袋子投进( )色垃圾桶。

    (3)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的垃圾数量可达( )%以上。而“1吨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最能表明垃圾分类可以( )的优点。

    【3】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才能实现

    “门前雪”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简洁的语言逐条概括材料的几方面内容,还需要做哪些补充?

    (1)垃圾的危害及垃圾分类的优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各司其职。

    【5】依据你居住小区目前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请向居民们提出一句话的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只有一个地球 》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ó 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 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乱用 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用“ ”为文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或词语。

    2“赐”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赐”的解释有(1)赏给、给予;(2)敬词 。“恩赐”一词的解释应选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保护(  )  吝啬(  ) 自私(  )  无限(  )  伟大(  )

    4文中画“   ”①的句子用了(  )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赞美。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不是……而是……    甚至 不但……还……

    6第四自然段中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

    7文中划“   ”的比喻句,把_____比作 __________

    8“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个片段运用了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10画横线②的句子运用了___的说明方法,说明除了地球不能找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1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为的破坏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

    1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

    13地球给我们的印象是____________

    14划“   ”的句子用了____ 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15划“   ”①的句子用了______ 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用修改符号在答卷的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截然不同”和“无济于事”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字句)

     

     

  • 17、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转述句。

    1.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请写一份号召全民开展大阅读的倡议书。

    要求:(1)有鲜明的标题。

    (2)署名统一为:热爱读书的小学生,日期为:2022年1月10日。

    (3)要写明读书的好处,也可以列举案例,闸述自己的做法等。最后发出倡议,号召全民开展大阅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