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把下面的佳句补充完整,还会灵活运用。
(1)横眉冷对千夫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诚者,天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搜集到的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环保的宣传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2.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4.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重喜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频频传捷报
3、同音字组词。
yǎ 嘶( ) ( )座 mò 沙( ) 寂( )
zào 干( ) 急( ) chóu ( )码 ( )密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词语填空。
技高一___ 惟___惟___ 前___尽___
沧海一___ ______有词 ___ ___凛凛
(1)孙悟空本领高强,___,打败了前来捉拿自己的巨灵神。
(2)龙虾穿着暗红色的“盔甲”,___,好似一位凯旋而归的将军。
5、照样子写词语。
①白雪皑皑 ________ ________
②感受感受 ________ ________
6、课内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 )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物,从_____、_____中可以判断出来。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长廊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
, 。
【1】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 诗句补充完整。
【3】从所填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兵的心情是( )
A. 悲哀、凄凉 B. 愉快 C. 无奈、无措
8、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拾荒》,完成练习。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婆媳争吵,收养弃婴→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方相助,悲剧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2】小说第①自然段以深秋的凌晨开头,深意是( )
A.秋天凌晨天气转凉,街上行人稀少,渲染了悲凉、孤独的气氛。
B.交代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C.开门见山点出王婆婆善良、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D.写出了王婆婆内心的煎熬与挣扎
【3】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赏析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拿钱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和对这笔钱的不舍,表现了王婆婆的善良仁爱。
B.对存钱位置的描述,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和她对钱的珍视。
C.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
D.王婆婆把这些钱看得很重,她在犹豫要不要救治孩子。
【4】王婆婆的儿子和儿媳向她认错,还把她接回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的原因是( )
A.儿子儿媳意识到之前不应该那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不安
B.儿子儿媳希望得到王婆婆手上收到的捐赠的10万元,用来买房。
C.儿子儿媳痛改前非,打算今后好好孝敬老人。
D.儿子儿媳希望用这10万元钱去帮助更多处在困难中的人们。
【5】小说第②③自然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自然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第②③自然段中,写王婆婆救助弃婴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王婆婆善良的品质和弃婴的可怜,第⑬自然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B.第②③自然段写王婆婆救助弃婴的过程,表了王婆婆和弃婴孤苦无依,第⑬自然段学校修建的过程不能体现出王婆婆的孤苦无依。
C.第②③自然段写王婆婆救助弃婴的过程,表现了王婆婆内心的悲凉,第⑬自然段学校修建的过程不能体现出王婆婆内心的悲凉。
D.第②③自然段写王婆婆救助弃婴的过程,表现王婆婆和弃婴关系亲密,第⑬自然段学校修建的过程不能体现出王婆婆内心的悲凉。
【6】小说第⑫自然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尾讲到王婆婆还在拾荒,拾捡垃圾以及人们不经意丢弃的东西,那王婆婆捡起来的是什么?小说中儿子儿媳,弃婴的父母分别丢弃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2自然段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哪些是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请你写下来。(填序号)
实实在在的事物:_____
事物引起的联想:_____
【3】第2自然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__,第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4】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11、阅读练习。
小事才重要
吃饭了,我们打开电视,一个频道正在播放海鲜制作节目。
一个妇女正在为顾客表演凉拌生蟹。她先把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活蟹剁成小块,盛(shèng chéng)在大碗里,浇上海鲜酱油、米酒,再辅以芝麻、辣酱之类调料,然后直接下手在碗里翻腾着搅拌,最后用手抓起一小块,喂进顾客的嘴里。
我问旁边的韩国女孩雪子,生蟹为什么一定要下手去拌。雪子说,韩国的凉拌菜一般都讲究直接用手拌。韩国人认为手指本身有味道、有温度,不同的手拌出来的菜有不同的味道。切生鱼时,多由男性来切,因为生鱼对温度很(敏捷 敏感),过热就会失去鲜味,而男性的手温是低于女性的。
“那么,戴上薄手套不是更好吗?又卫生又隔温。”我问雪子。她说戴上手套的手,感觉是麻木的,切时心里没底,切出的鱼片肯定不(均匀 匀称)。这样想来,韩国的凉拌菜其实是融入了皮肤的暖意。一只手究竟有多么独特的气味可为菜肴增色,暂且放在一边不说,但是这种讲究的本身便是一种浪漫的文化。
饭后,雪子不小心把剩菜倒进了可回收的垃圾桶。这下可麻烦了,她干(gān gàn)脆把那只垃圾桶扣个底朝天,再从倒出的垃圾里一点儿一点儿往外拣剩菜。我知道,韩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推广垃圾分类成功的国家之一。
也许正因为都是小事,所以才重要。
【1】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短文讲了哪几件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国人为什么切生鱼时多由男性切而且不戴手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了短文后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①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
②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③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个小时。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④冰水擦身,是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手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⑤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⑥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连死也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要损害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⑦他的道理讲得很透,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作,也都开始锻炼身体,投入更艰苦的斗争中去。
【1】短文可以分为三大段,请选出一个正确的分法,把序号填在( )里。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文中的第②自然段与第③、④、⑤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王若飞在狱中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为什么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①王若飞 ②为了真理 ③监狱里的锻炼 ④王若飞和他的难友们
13、课内阅读理解。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华盛顿本人时,是多么羞愧!但至此他也懂得了;真正的伟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1)那位下士为什么看到华盛顿会羞愧呢?
( )
(2)你怎样理解文中的划线的句子,可以结合全文说一说。
( )
(3)你还知道那些伟人所做的事,得到大家的爱戴,举例说一说。
( )
14、课内阅读
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1】选文反映了霍金的________,体现了霍金________和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年轻的女记者认为霍金失去的太多,你对霍金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虽然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但是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被”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20、把这句话改写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在某一刻感到了生活的美好?美食、旅游、梦想、诚信……请以“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