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你好,__________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_______________吗?你好,__________的溪流,你_________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________吗?你好,________的瀑布!你天生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__________ ,_______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 _______________。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 ________________ ,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_______ ,进行 __________计算。詹天佑经常__________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__________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3、“每一处沙滩,_______耕地,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______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段话选自《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地是不属于人类,而__________”,所以“善待地球就是_________,拯救地球就是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1.例:平平安安(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例:假模假式 (ABA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例:白胖胖(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例:擦洗擦洗(ABA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把成语补充完整。
( )墨登场 斩钉( )铁 天( )之音
张( )李戴 震耳( )聋 技高一( )
4、读拼音,写汉字。
zhuó qiàn wǎn
雕( ) ( )影 ( )如
dǔ bāo yuán
( )气 同( ) ( )故
5、照样子,根据提示分别写出字、词、句。
(1)稻、麦:(五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板有眼:(戏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丁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类文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豪情,流露出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都写到了山,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情?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翻箱倒柜:___________________
缥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泥土最珍贵
两个欧洲人来到埃塞俄比亚。他们到处奔走,绘制地图。
欧洲人工作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在皇宫宴请他们,并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最后皇帝派人送欧洲人乘船回国。欧洲人正要上船,送行的埃塞俄比亚人请他们停下来,脱下鞋子。欧洲人脱了鞋子,送行的主人仔细地抖着他们的鞋子,还刮下粘在鞋底上的泥土,然后把鞋子还给欧洲人。
你们这是做什么 欧洲人问 主人回答 皇帝要我们祝你们一路平安 还要我们转告 你们来自远方的强国 亲眼看到了我们美丽富饶的土地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 它的泥土是我们最珍贵的 我们在泥土里下种,埋葬死者;我们干活累了在泥土上休息;我们在长满青草的土地上放牧牲口。你们在我们的国土上翻山越岭,穿森林,过草地,所走过的路都是我们的祖先的脚在泥土上踩出来的。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比我们的父母、兄弟还要亲。我们款待你们,赠送了贵重的礼物,但是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儿也不给。”
【1】理解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在文中圈出写送行的主人动作的词语。
(2)送行的主人仔细地做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2】给短文中画直线的部分加上标点。
【3】查字典,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1)用部首查字法。“奔”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奔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2)用音序查字法。“款”查____音序。“款待”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写出句子的意思。
(1)埃塞俄比亚的泥土 比我们的父母、兄弟还要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儿也不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表达了埃塞俄比亚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是一本发黄的日记。它的主人是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日记没有记完,它最末的一页上写着:
“体温很快到三十九度五。”
“胃剧痛。”
“燥热、耳鸣、睁开眼时眼皮疼……”
“四小时了,我的伤口、鼻、嘴开始出血……”
笔迹,越往下越不规整,一个个字母歪歪扭扭、颤颤巍巍。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正在(剧烈 热烈)颤抖的人书写下来的。
原来,那一天下班后,施密特仍兴致勃勃地留在实验室里,观察一条南美洲毒蛇。一不小心,毒蛇猛地从玻璃缸里伸出头来咬了一下他的手指。不好!施密特迅速地将它关回去,然后急忙挤出伤口内的败血。头晕眼花的他,想打电话通知医院,偏偏室内的电话刚坏,别的办公室都锁了门,而此时再要走到大楼外面的警卫室打电话显然已经体力不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施密特斜靠在座椅上,只能长叹一声。
蓦地,从幼年起始的求学、投考、从师、做动物解剖、写学术论文……一幕幕情景交替在脑海中快速(闪现 凸现)。“难道我的科研生涯就此结束了?难道我就这样坐以待毙?”这位知道死神已经叩门的67岁的科学家痛苦地思索着。突然,一个念头(突现 浮现)出来了:还可以再作一番贡献。记录自己垂死时的感觉,这是一个中毒者临死前的不可多得的自我记录,对后人一定有研究价值。他顶住了,支撑着,记录下去。周围是静静的夜,许多人该是进入梦乡的时候了,谁都不知道在博物馆大楼深处的这个房间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搏斗。在被毒蛇咬伤五小时之后,施密特因脑溢血与世长辞。日记的最后一段记录是:“血从鼻子和嘴里流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
一个有志者总是为着自己献身的事业(坚持不懈 坚贞不屈)地奋斗。你看,即使死神在叩门的时候,他还不撒手,不畏惧,非得留下最后一道刻痕不可!
(有删改)
【1】用“√”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不可多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不规整”,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中的两个词语)
【5】文中画横线的“一场特殊的搏斗”是指____________;说它“特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本文赞颂了科学家施密特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片段三】
夜晚,我健步走进赤泥镇竹洞盆景园区,那盆景被修剪得美丽极了,枝丫间参(cēn shēn)差不齐,自有一番美感,勾勒(lèi lè)出一幅精致的中国园林图。离开竹洞盆景园区,我来到洪熙官纪念馆,看着洪熙官的生平介绍,不禁想起鲁迅的这句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 。”在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后,我们更要做一个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接班人。
【1】请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名言警句。
【3】在纪念馆中,小明欣赏了很多爱国名言书法作品,说起书法,你想到什么,请你围绕一个话题,如“书法家的故事”“书法作品鉴赏”“我的书法之路”等,用几句话有条理地说说你对书法的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站牌信息,回答问题。
【1】本站牌所在站点名称为__________。
【2】从本站去往唐山站,可以乘坐的公交车共有__________趟,分别为__________。
【3】从“地震遗址公园”去往“唐山站”,可以选择先搭乘______路公交车,然后在__________站换乘______路公交车,即可到达。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交融新时期。
②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先后提出欧亚大陆桥设想、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等,反映了各国人民沟通对话、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
③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中国一带一路网》)ㅤㅤ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历史大潮,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沿线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
(摘编自《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人民日报》2019.4.23.)
【材料三】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合作、贸易、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合作领域。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学习强国》)
【资料四】
【1】阅读【材料一】,以时间轴方式梳理“一带一路”历史发展进程。
【2】【材料三】画线的句子采用了 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面不符合材料内容的是
A.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C.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
D.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4】如果让你谈谈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的理解,你选读材料 _____,请结合你选择的材料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例句,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写几句话,写出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弟弟摆弄新玩具 小海在观察蝴蝶 小珠在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难道这篇课文描绘的不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吗?
(2)这篇课文运用的怎能不是对比的写法呢?
17、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死亡在洪水的声音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小嘎子和老钟叔的关系让人感到暖暖的像亲人一样,“暖”是一种感觉,“暖”是一种温度,“暖”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是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人,请以“暖”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