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
(_____)(____)同舟 (_____)(___)可亲 兴高(___)(___) 十(___)连(___)
缝缝(___)(___) 碧空(___)(___) 思(___)起(___) (___)(___)深长
2、听故事《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完成下面练习。
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______学习,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对着______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
根据听到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总是在学校规定的自习时间里完成各科作业。______
2.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星期天不是爬山游泳,就是去听讲座,有时向老师请教。______
3.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读书非常认真,态度非常端正。______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甘zhe(____) 斗peng(____) jiàng(____)油 bài(____)年 荡yàng(____)
花蕾(____) 缝(____)隙 眺(____)望 曝(____)晒 苔藓(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1)在国际yàn huì( )上,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是唯一一种不分guó jí( )的通用语言。
(2)我fān xiāng dǎo guì( )地找一本书,不小心被bàn dǎo( )了,妈妈huáng huáng( )不安地跑过来,一边qīn wěn( )我的额头,一边用手给我róu cuō( )膝盖。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位卑未敢___________。
6.“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这正是曹植爱国精神的体现。
7.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蹦极
观书有感
文/〔宋〕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②。
向来③枉费推移力④,此日中流⑤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②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③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④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⑤中流:河流的中心。
【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用斜线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2】读前两句诗,说说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感悟。
喝茶
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公元780年,学者陆羽国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窖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冽、略带甘涩。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通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纯清,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
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1】本文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茶具等方面的内容。
【2】选文中画“ ”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_________的作用。
【3】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
A.作比较 举例子 B.作比较 打比方 C.举例子 打比方 D.作比较 列数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也不相同。
B.陆羽认为山上的水用来泡茶比井水好。
C.绿茶和红茶的区别在于新采下来的茶叶颜色不同。
D.古代的茶是煮的,现代的茶是用开水冲泡的。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畜牧业界 变废为宝
汽车尾气、工业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已被视为常见的气候杀手,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吃牛肉、喝牛奶也和全球变暖扯上了干系。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底一份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中说,畜牧业带来的温室气体超过了汽车、飞机等所有交通工具废气的总和,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报告中还说,开辟牧场、生产饲料、加工肉奶制品和运送产品带来的温室气体,占全球人造二氧化碳的9%、甲烷的37%、氧化亚氮的65%;开辟牧场是森林退化的主要驱动力,过度放牧导致20%的农场退化成沙漠;养牛还消耗大量水资源,生产1升牛奶需要耗费990升的水;肉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进入大海,形成了大片生物无法生存的死亡地带。
畜牧业为什么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呢?原来所有的动物都会排放甲烷,这是动物体内的细菌消化食物的必然产物。奶牛有4个胃,所以它排放的甲烷更多,占动物排放量的75%。全世界15亿头牛加起来,便是一部庞大的废气排放机。《农业体系杂志》对爱尔兰的奶业进行研究,并计算了从饲养奶牛直至生产牛奶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发现每生产1公斤牛奶,就产生1.5公斤的温室气体。其中约一半气体来源于奶牛的直接排放——打嗝或放屁,11%来自于粪便分解。卡内基梅隆大学对美国的家庭食谱做了类似分析,结论是每个家庭每年制造的温室气体是8.1吨。
虽然牲畜排出的气体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但是智慧的人类已迈出变废为宝的脚步,一些企业开始用动物的废气发电,这一创新之举令人欣喜。
瑞典生物气体公司从被屠宰的牛体内摘取肠胃等内脏,然后发酵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组合气体。这种气体被用作公交车燃料,也使得在当地行驶的阿曼达号火车,成为世界上第一列完全以生物气体为动力的火车。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则建了一座沼气发电站,用处理过的奶牛粪便发电,供加州北部和中部的家庭使用。
美国农业部已同奶牛界签订协议,通过利用奶牛粪便发电等方式,到2020年将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5%。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说,这是政府和业界签订的第一个协议,具有历史意义。的确,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漫漫征途上,人类将不断书写新的传奇。(有删改)
【1】奶牛排放的甲烷占动物排放量的( )
A.18%
B.37%
C.65%
D.75%
【2】畜牧业带来的温室气体中成分最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氧化亚氮
D.水汽
【3】下列说法与文章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
A.每生产1公斤牛奶就产生1.5公斤的温室气体。
B.畜牧业对大气、绿色植被、水资源都会造成破坏。
C.世界上第一列完全以生物气体为动力的火车诞生在瑞典。
D.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用牛内脏发电,供加州北部和中部的家庭使用。
【4】文章的第一、二、三自然段与后面几个自然段的逻辑关系是( )
A.转折
B.因果
C.递进
D.并列
【5】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一例说明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畜牧业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大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如果你想完成“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行星有没有生命的”这个任务,你打算怎样阅读这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段话中,科学家分析了哪些行星?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板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母亲那碗腊八粥》,完成小题。
母亲那碗腊八粥
徐学平
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八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板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大米,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的人家,那粥才浓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粥,最好喝的当然还得数腊八粥,但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日子里更是难得吃上一顿的。
据老辈人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蹄下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他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个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过上了好日子,为了铭记当年被财主关进房子忍饥挨饿的痛苦经历,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个美好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每到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是很丰富的,除了可以选用豌豆、黄豆、红豆、绿豆、高粱等粮食作物,还可以加入青菜、慈菇、荸荠、红枣、白果等蔬菜和干果。听母亲说,“腊八”一词中的“八”字,一般在配料时都是以凑齐八样为宜,搭配可随个人喜好而定。熬腊八粥是很费时的,但母亲却总是很有耐心。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
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时,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每当从被窝里钻出来,浑身早已冻得发抖。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厉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每当嚼到里面细碎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待到额头上、鼻尖上沁出细密的珠时,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
冬去春来,物换星移,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如今,腊八粥也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城市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有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1】第1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
A.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C.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D.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2】第2自然段中,“竖勺子不倒”是什么意思?( )
A.粥很香甜
B.很稀
C.很浓稠
D.粥里插着勺子
【3】下列对第3自然段讲述有关腊八粥的传说故事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
A.从全文来说,这一叙述方式属于插叙。
B.交代了腊八粥的来历,丰富了短文内容。
C.作者欲扬先抑,讲述了朱元璋的经历,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D.用朱元璋忆苦思甜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作者希望人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情感。
【4】下列对第6自然段加点的词语“温暖”的理解,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母亲熬粥用料讲究,又营养又保健。
B.腊八粥凝聚着母亲的浓浓的爱子之情。
C.粥是母亲辛苦熬制出来的,让人倍感温暖。
D.粥的味道特别香甜,在寒冷的日子里让人身暖心暖。
【5】与小时候的腊八粥相比,现在城市粥店里的腊八粥用料又多又好,可作者“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这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详细描写的是哪一部分内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dǎo dào)在床上睡着(zhuó zháo)了。她不(情愿 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冰冷 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选文中最后一句女店主的话意味深长:在初读课文时,我明白了 ;在细细地品读课文后,我又读懂了 。
(3).想一想,女店主会对乔依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14、阅读。
《故乡》节选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竞与闰土( )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两个空白处填上的合适的词语是(填序号):A.隔膜 B.隔绝
【2】请写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改为陈述句。
(2)他这样关心我,我十分感动。
改为反问句。
16、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19、按要求写句子。(8分)
⑴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缩句:
⑵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⑶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4)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双重否定句: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的厚石头围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通过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
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部精彩的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珍惜水资源。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用水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请你就如何节约用水写一份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