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解释画线字词,再写出句意。

    1.光生七岁,与群儿于庭。

    戏: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盾之坚,物莫能也。

    誉:__________  陷: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尔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俄尔: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何如: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找朋友,寻对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喧闹──( )叱责──( )凝视──(  )

    (2)反义词:

    喧闹──(  )冷酷──(  )破损──(  )

     

  • 3、一起唱反调(写出反义词)。

    模糊——   离开——

    欺负——   伤心——

     

  • 4、补充诗词句子。

    ①绿树村边合,________。(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 5、按要求填词语。

    (1)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的词语。

    笔直地站着,可以说(   );

    恭敬地站着,可以说(   );

    长时间站着,可以说(   );

    坚定不动摇地站着,可以说(   )。

    (2) 在句子的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的合适的词。

    ( )五星红旗   去医院(   )病人

    翠鸟( )着水面 ( )牡丹花

    (3)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吸引---(  ) 沉着――(  )  冷静――( ) 锻铸――( )

    (4)在括号里写出搭配合适的词语。

    深深地(  )  珍贵的( )  坚定地(  )  耀眼的(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鉴赏。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了开采和烧制石灰石之难。

    C.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语言也富有感染力。

    D.“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

    (2)请写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 8、课内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____”,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2】本诗作者( ),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___,红花,绿柳,水乡,酒店,小旗,____,春雨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

    【3】你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好吗?说明理由。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作答。

    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冈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1】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闰土__________的特点。

    【2】语段①的“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个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与理解。

     

    媒体看点:  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卫星将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对掌握高光谱遥感 信息资源自主权,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5月8日,生态环境部决定对长江经济带7起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等违法行为。7起案件中,安徽1起,湖南3起,重庆 3起。

    上海市近日发布第七轮《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水、大气、土壤、固废等9个专项领域,空气优良率力争达80%左右。

    1根据以上文本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建设美丽中国,只要经济发展,不要环境保护。( )

    (2)高分五号卫星将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

    (3) 2018年,上海空气优良率已达80%左右。( )

    (4)对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等违法行为,国家将严厉打击。( )

    2   污染、   污染、   污染是部分地区构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当地采取的治理措施分别是      

    3阅读了以上材料,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穷人(片段)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描写了桑娜的 _________ _________ ,从中可以看出桑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3】从上面文字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4】“嗯,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一句话时,要读得(     

    A.缓慢

    B.激昂

    C.短而有力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吻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阿尼帕妈妈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在文中词语的近义词。

    困难——(  ) 团圆——( )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表说话断断续续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来

    自(  )个民族,现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人。

    4. 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5.读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最想对她老人家说

     

  • 13、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山风徐徐。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天,似乎只一夜之间,橘子花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客才拿出来,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剌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无一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天。

    【1】文中形容作者吃橘子时又猛又急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把文章事件补充完整。

    故乡人栽种橘树——我们一家采橘子——__________——父亲询问橘子来源——_________——看花开怀念父亲

    【3】第②段画“_____”的语句中,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橘子花花蕊__________的特点。

    【4】文章第⑤段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画“______”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 14、民俗中最亮的灯盏(节选)

    记忆里,这一天总会在父母的交谈中早早醒来。在苦涩和坚韧中又将度过一年,父母预谋着在这样的日于里,让新年与旧年碰撞出快乐的火花。预谋的幸福从一点点的准备开始。

    先得叫上裁缝为全家每人做一套新衣。瘸着一条腿的乡村裁缝在这个时候成了家家追捧的明星,道路虽不平坦,可是他们矜持地提着尺子,快乐地吹着口哨,大人们为了孩子争先恐后地将“机头”抢到家,孩子们争着往他碗里夹肉,为的是让自己的新衣先做,或者在新衣显眼的地方多缝个口袋。

    炸丸子、炒果子、切米糖这样的事,母亲们愿意在孩子们睡熟后进行。可是厨房的门关不住香气,孩子们偷偷地起床,眼前的景象新鲜、刺激,丸子在油锅里空翻、潜泳,瓜子在锅铲下争少得很凶,胖胖的蚕豆露出牙齿憨厚一笑。母亲们手中的铲子或勺子轻快又谨慎,稍有迟疑,这些小家伙们便会焦头烂额,不复可爱,雪白的冻米被糖召集起来,团结到一起,然后在母条们的刀下翻飞如雪片。

    制作豆腐的过程像一场祭祀,因为豆腐的好坏预兆来年的吉凶。掐算好黄道吉日,孩子们要用草纸擦嘴忌口。锅中被加热的豆浆如雪浪翻滚,点卤是最重要的工序。过与不及,都会让入缸的豆腐脑儿稀如寡水,恰到好处的点卤能让豆腐脑儿插住筷子。父亲是个读书人,点墨还行,点卤却很糟糕,每次他像拿毛笔一样拿住筷子准备投入缸中时,全家人的心收紧如拳头。

    零星的鞭炮,挥舞的灯笼,大红大绿的新衣,还有像气球一样飘浮的心……

    美好的事物,离当下的生活越走越远。这正如我们的青春,一页页被翻过去。只在春节这个时候,所有沉淀在昔日的记忆和对新年的向往,一起来到心间,让我们在等待中充满憧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焦头烂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俗中最亮的灯盏”指的是“我”记忆中的(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3】体会短文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完成练习。

    (1)文中记述的民俗有很多,其中详写的有( )(多选)

    A.请裁缝做新衣                      B.炸丸子、炒果子、切米糖

    C.放鞭炮,舞龙灯                  D.制作豆腐

    (2)短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当作人来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事物在锅中的情形,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 的心情。用“          ”在文中再画出一个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5】“美好的事物,离当下的生活越走越远。”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___,以及对传统民俗的__________之情。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我怀念母亲。

    (2)缩句: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大会堂。

    (3)修改病句: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4)改成反问句:一个人不能没有信用。

     

  • 17、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肯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请以《有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真挚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