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淮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恰当的字组词,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括号里

    _____泽而____   _____行云 __________

    ______   曲高和______   引人___________

    ①那些私人别墅相当豪华,就连花园中的中国式亭子也都是____________

    ②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写了许多_____________的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

  • 2、细细品读,你会发现语言文字中处处蕴藏着美。

    (1)草原之美:在天底下,________,而_____。四面都有_________________

    (2)琴声之美:皮鞋匠__________。他好像_______________,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

    (3)月下沙地之美: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________的圆月,下面是___________,都种着___________的碧绿的西瓜。

  • 3、看拼音,写词语。

    日本无理扣押中国的船员rě nù(    )了中国人民。

    爷爷将崎岖不平的小路chǎn pínɡ(   ),种上了花。

    詹天佑yì rán(   )接受了修建铁路的任务,让全国人松了一口气。

     

  • 4、写出下列样子的词(3分)

    笑眯眯     、   、

    一排排 、 、

     

  • 5、写名言警句。2%

    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你一定收集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如: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___”。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的特征。“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______

    A.悲伤 B.平静 C.喜悦 D.焦急

    3(1)本诗后两句中“______”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2)写出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6】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 弃 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将本词补充完整。

    【2】“西江月”是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__

    【3】本词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来。看到这些景物,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词人由___________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写了鹊、蝉等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B.词的下片写星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云,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C.词人描摹了一幅夏季江南山村月夜图,充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D.“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是“出现”的意思。前面“路转”,后面“忽见”,既写出词人骤然看到临近旧屋的惊喜,又表达了对未来路途遥远的焦虑。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

    林清玄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xiàng hàng)子,回到家里。

    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这还不打紧,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含有钙和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去,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鳝鱼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zào zhào)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chì zhì)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着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鳝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鳝鱼骨汤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突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地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有删改)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读拼音,写词语。

    bào chǎo  měng rán áo zhǔ  bài tuō

    ____    ____    ____   _____

     xià   dà guō   jǔ jué   hóng rùn

    ____  ____  _____    ____

    3下面的句子与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怎么吃得起呢?

    B.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吃得起。

    C.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不可能吃得起。

    4妈妈为什么要给我们熬制鳝鱼骨汤?请在原文中找出答案画上横线。

    5我们在灶间喝着鳝鱼骨汤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灯光(节选)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   )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zháo zhuó)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zhōng   zhòng)了。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B.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刻。

    C.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情况极其危险。

    4填一填。

    这点微弱的光是__________(谁)点燃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想一想,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完成练习。

    表一

    AQI(空气质量指数)

    质量状况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50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51~100

    空气质量可以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有较弱影响。

    101~150

    轻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151~200

    中度污染

    易感人群进一步加剧,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201~300

    重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大于300

    严重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表二

    城市

    X

    H

    L

    K

    Y

    AQI

    312

    55

    296

    38

    186

    【1】表二罗列的五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空气质量最差的是______

    【2】表二中“中度污染”的城市是(  )

    A.H

    B.L

    C.Y

    D.X

    【3】根据表二发布的数据,小学生不宜上室外体育课的城市是(  )

    A.L

    B.X

    C.Y

    D.X、L和Y

    【4】如果你是X市环保局空气质量监测的工作人员,你将如何发布空气质量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易感人群症状进一步加剧,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中的“可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请你列举两种易造成大气污染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类文阅读

    在我能记事儿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穷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一年大概只能吃一两次“白的”(指白面)吃得最多的是红高粱饼子棒子面饼子也成为珍品我在春天和夏天割了青草或劈了高粱叶背到二大爷家里喂他的老黄牛赖在那里不走等着吃上一顿棒子面饼子,打一打牙祭夏天和秋天对门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总带我到外村的田地里去拾麦子和豆子把拾到的可怜兮兮的一把麦子或豆子交给母亲不知道积攒多少次才能勉强打出点麦粒磨成面吃上一顿“白的”我当然觉得如吃龙胆凤髓但是我从来不记得母亲吃过一口她只是坐在那里瞅着我吃眼里好像有点潮湿我当时哪里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呀!但是我也隐隐约约地立下一个决心:有朝一日将来长大了也让母亲吃点“白的”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没有等到我有能力让母亲吃“白的”母亲竟舍我而去留下了我一个终生难补的心灵伤痕抱恨终天!

    1这段话写的是季羡林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待在母亲身边的情形那时他们家的家境________所以他下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一打牙祭”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可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当然觉得如吃龙胆凤髓”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眼睛为什么会潮湿?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文段描写的是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___的隆重庄严场面。

    2在文段中,加点的一齐一词共出现了五次,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伟领袖的__________之情,以及_____________的心情。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中使用了两个只听见,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

    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这里泛指_____示相同意思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等。

    3)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还传到了哪些地方?请闭目想象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个穷苦的地方,人们都过着苦日子。听说雪山上有一只幸福鸟,它飞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去幸福。有一个叫汪嘉的孩子决心去寻找幸福鸟。

    他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山脚下。这时,一个妖怪出现了。妖怪狞笑着施展法力,宽阔平坦的大路变成了乱石滩,石头像刀子一样尖利。汪嘉咬紧牙关往前走,很快就痛得两眼发黑,可一想到受苦受难的乡亲们,他就又有力气了。双脚被石头划得鲜血淋漓,他就手脚并用地朝前爬,弄得自己遍体鳞伤。终于,他走完了乱石滩,登上了大雪山,找到了幸福鸟。幸福鸟很受感动,带着汪嘉飞回了家乡。

    从此,这个地方变了样儿。清清的河水流过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广袤的大地,到处都有鲜艳的花朵、欢唱的鸟儿、高大的树木和茂盛的青草。这里的人们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请用“   ”画出最能体现汪嘉心系乡亲们的句子。

    2给这个民间故事加一个题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幸福鸟 B.寻找幸福鸟 C.寻找幸福 D.穷孩子汪嘉

    3你认为故事中的汪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说一说:今后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去面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 16、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扩句

    鸟儿唱歌。

    松鼠是动物

     

  • 18、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字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任选一题:1.无法抹去的记忆   2.追赶时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