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高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文章内容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讲述了:接受任务(略)——痛击敌人(______)——引上绝路(______)——顶峰歼敌(_____)——跳下悬崖(详)五部分内容。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2、请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中加点的字意思。

    ____________惯 心平____________

    焉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走:_______

    过犹______##dot##及 及: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著名钢琴曲《革命练习曲》是________(国家)著名的音乐家肖邦的作品。这首曲子的旋律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弥留之际,肖邦交代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

    (3)肖邦逝世是让人悲痛的,这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

  • 4、填空

    1.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2.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4.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__

    5.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________,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________

  • 5、用“严”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不能重复)

    A.对于这种污染环境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给予( )的处罚。

    B.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 )考验,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C.这里的湖水污染( ),里面的鱼少得可怜。

    D.他庄重而( )地说:“尊重和爱护国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词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要求:写正确、规范的字,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画“√”。

    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词题)。

    【3】用“/”标出下面两句词的朗读节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词中画“          ”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_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______________”是写实,“___________”是写虚。

    【2】解释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东风”即是__________风。

    【4】这首诗通过对春之景象的生动描写,表达出丰富的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名著阅读。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A._______(填时间)日,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B._______(填人物名)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1】请在上述选段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2】大圣在此段情节中练就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①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他父母早亡,随波莉姨妈生活,而姨妈却管不住他。他不是那种听话本分的乖宝宝,他是镇上的孩子头儿,带他们玩“打仗”,搞恶作刷,他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最近,他又萌生了当海盗的念头。

    ②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思、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授”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赖,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③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凶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④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这里没有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他们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

    ⑤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

    ⑥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克服恐惧,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成了小镇的英雄。

    ⑦汤姆的冒险心一刻也没有消失过,他知道传说中海盗都会把金银财宝埋藏在干枯的老歪脖树下,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⑧几天后,贝琪、汤姆和一些其他朋友去参加野餐会。他们来到了魔克托尔山洞——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一心想当探险家的汤姆带着贝琪在洞中脱离了大伙儿,迷路了。他们在洞里历尽泼折,饥渴和黑暗袭击着无助的他们。过了好几天,他们也没找到出路。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杀人犯乔埃……在贝琪害怕并失去希望时,男孩子的勇气和智慧支撑着汤姆不放弃希望,最终汤姆牵着风筝线探路,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

    ⑨虚惊一场的两个孩子在休息了五六天后,汤姆去看望贝琪,但贝琪的父亲大法官撒切尔先生告诉他:魔克托尔山洞的出口被封死了。汤姆说洞中还有逃犯乔埃呢!

    ⑩镇上的人们再次拥向魔克托尔山洞,看到乔埃已在洞内倒毙多日了。

    乔埃埋藏的那些金币。汤姆和哈克划着小船回镇上去了,他们的历险该对镇上的人产生怎样的震动啊!

    【1】小说主要写了汤姆的那些冒险故事?照样子用小标题列出来。

    墓地试胆,目睹凶杀→_______“鬼屋”寻宝,偶遇凶手→______→,山洞寻宝,获得宝藏

    【2】下图是某同学读《汤姆·索豆历险记》后画出的一份主要人物关系图

       

    (1)请你结合小说梗概,将小说中相关人物的名字写在横线上。

    A______     B_______

    (2)读这样的名著时,你认为画出人物关系图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3】从汤姆的成长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闯出一条路来。

    1.夏洛蒂为什么会“惴惴不安”呢?

     

    2.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骚塞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删掉“傲慢的”“冷冰冰的”可以吗?为什么?

     

     

    3.夏洛蒂为什么把信钉到床头?从这个举动中,你觉得夏洛蒂是个怎样的人?

     

     

  • 12、课外阅读。

    讨债

    ①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钱,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令全家焦虑万分。

    ②全家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③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④陈家满目窘迫、凄凉: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那张摇摇欲坠的床上。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缓一缓行吗?”

    ⑤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法子,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⑥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⑦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摸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⑧日子一天天滑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感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⑨一年后的一个今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mái mán】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   改变】。”

    ⑩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zhēng zhèng】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那一瞬间,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了一颗仁爱的种子。

    【1】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在下面画“√”。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经地义: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自然段中“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这“疑问”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自然段中的“捏”换成“揣”,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短文中找出描写“我”心情的变化的词语:

    怨恨→_________→疑问→________→敬畏

    【6】你觉得短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    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 (bēn  bè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gēng gè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dă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  投向  望着)主席台。

    1用“√”标出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从选文最后一句加点的词“一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时的急迫心情。

    B.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寄以无限希望,他们就要成为国家的主人了。

    C.工人们工作的地方很远,他们工作很忙碌。

    4体现选文的描写顺序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①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A.兔予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

    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一一②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B.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羞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C.我(   )走多远、走多久,梦中(   )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   )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给文段中,□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给(   )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并填人括号内。

      只要……就……  只有……才……

      不仅……还……  不管……总……

    3.文段中两处破折号的用法分别是什么?请选择。

    a.补充说明   b.意思递进   c.意思转折

    ①:   ②:  

    4.读文段,体会画线句子后填空。

    从A句我体会到:

       

    从B句我体会到:

     

    从C句我体会到: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17、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奉献让……

    请以“________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字书写;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