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组词语。
裳( ) 稻( ) 蜻( ) 蜓( )
常( ) 蹈( ) 晴( ) 挺( )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美丽中国,一座城,一首诗。杭州是杨万里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风光不与四时同。”苏州是张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昆明是你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 美丽中国,山河如诗。“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美丽中国,绿水青山也是诗。“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美丽中国,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3、规范书写词语。
fú róng wèi chéng zhāo yǔ
(_____) (_____) (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先生,文中“零七碎八”“杂拌儿”等词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语言特色;《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先生,作者集中笔墨详细写了________的过程,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事情毫无补益。 ( )
2.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儿不保留。 ( )
3.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多用于不好的事)。( )
6、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2】本词上片写明月清风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山村夏夜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和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3】这首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7、阅读蹦极
观书有感
文/〔宋〕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②。
向来③枉费推移力④,此日中流⑤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②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③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④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⑤中流:河流的中心。
【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作者及诗句。
【2】这是诗人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选项题:
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___;后面两句写了______景色的自 然和雅致,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4】诗的后两句中“一水”和“两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两相对,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这种句式叫做________。请写出其他古诗里像这样句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火车提速“能手”——摆式列车
(1)一条铁路不可能是笔直的,总会有许多曲线。火车走在曲线上会产生离心力。为了保证安全,列车走在各种半径的曲线上时,速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一些欧洲国家的铁路部门设想在原有非高速铁路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采取让列车车体倾斜的一系列措施,使列车以较快的速度通过铁路曲线区段,缩短旅行时间,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实现铁路高速化。
(2)当前,瑞典、意大利等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列车——摆式列车,它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当列车经过曲线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运行实践表明,摆式列车通过曲线速度可提高20%-40%,最高可达50%。也就是说:常规线路可行驶准高速列车(时速160—200公里),准高速线路可行驶高速列车(时速200---350公里)。摆式列车不愧为“曲线冲刺能手”。
(3)摆式列车的优势在于,它不需重新修筑特别的高速火车轨道,只需对现有线路适当进行改造。因而它的投资远远低于新建高速铁路,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采用。
(4)澳大利亚本来拟新建从墨尔本至悉尼的高速铁路,因建新线投资过大,经反复论证,最终在原有线路上,通过了采用摆式列车。美国东北走廊华盛顿至纽约铁路,1993年租用瑞典制造的摆式车体电动车组试运行,时速由200公里提高到250公里,1994年已正式投入运营。日本的山阳新干线,列车时速已达260公里,为了赶上国际水平,也在研制采用摆式车体电动车组,要将时速提高至300公里以上。目前,摆式列车作为尖端技术,已先后引入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和瑞士等国,发展前景令人瞩目。
(5)瑞典是最早发展摆式列车的国家。瑞典的摆式列车是摆式列车的杰出代表,自1990年以来。它已运行在哥德堡至斯德哥尔摩之间,全程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个半小时缩短至不到3个小时。摆式列车在瑞典已运营7年多,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最近,我国已从瑞典引进第一列摆式列车,它对于我国既有线路提速来说,具有节省投资和投入运营快的优点,不久即将运行在广州-深圳-香港铁路干线上,时速可由目前的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
(选自2004年第4期《科学论丛》/曹炳坤)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具有什么特征?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当前,瑞典、意大利等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列车——摆式列车,它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 )
(2)当列车经过曲线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 )
(3)也就是说:常规线路可行驶准高速列车(时速160—200公里),准高速线路可行驶高速列车(时速200---350公里)。
【4】从文中提取我国火车提速的有关信息,请您用笔在原文上划出来。
10、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位老人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会。
老人是一位从没上过学堂、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可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老人遗体告别的人却排起了一条长龙……
老人18岁出嫁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里人口又多,她的丈夫只得常常漂洋过海出外打工。在她30岁那年,丈夫积劳成疾,久治不愈,离开了人间。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全都需要她来照顾。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没日没夜地辛勤操劳,省吃俭用,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将儿女培养成才。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和女孩。
老人早年患了白内障,到了晚年已经双目失明。她一直拒绝做手术,为的是省钱。她想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把村子里破烂不堪的学校翻修一下,那样能够使村子里更多的孩子读上书。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 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 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 交到了孙子手里
学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亲眼看看学校,经家人的多方劝说,这次老人终于同意去做白内障手术了,但条件是只做一只眼睛。她说自己只想看看学校,一只眼睛就可以了。
在老人84岁那年,学校落成了。那所学校是小小的村子里最豪华、最高档的建筑。这一天,老人拄着拐杖,由家人搀扶着而来,睁着那只术后的眼睛,望着凝聚了她毕生夙愿的学校,她怎么也看不够。
追悼会是在学校门口的那棵大榕树下举行的,孩子们起了个大早来为老人送行。在出殡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晃动着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孩子们默默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跟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人叫王水心,享年90岁。
【1】在短文中找到符合下面意思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人一个字也不认识。________
②破破烂烂,让人无法忍受。________
③由于长期劳累而得病。________
④兴奋的心情不能够平静下来,形容非常高兴。________
【2】给文章的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________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________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________交到了孙子手里________
【3】这篇短文可以分成三段。请在每段的段首用“△”做出记号。
【4】这篇文章的叙述方法是( )
A. 顺叙
B. 插叙
C. 倒叙
D. 顺叙
【5】请简要回答:这位老人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美国西部华人的奥运情结
不在现场,你怎么也想象不出那些住在美国西部的华人华侨是多么(期盼 期待)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4月 9日是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旧金山传递的日子。当天一大早,华人华侨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穿上印有迎接北京奥运会圣火的服装,拿着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五环旗,从四面八方来到奥运圣火传递的路线上。(即使尽管)圣火传递启动仪式要到下午1点才开始,但是很多华人夜里或清晨就乘车来到了滨海大道,并且在路边进行腰鼓、秧歌等表演,引来很多美国人驻足观看。
记者在火炬传递沿途看到,尽管有少数“藏独”分子声嘶力竭地鼓(噪 躁),但是华人以声势浩大的呐喊声“北京奥运会,go,go,go”将对方的气焰压了下去。前旧金山硅谷湖北同乡会会长牛飞月 地说:“对于我们这些居住在美国的华人来说,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居住在旧金山的绝大多数华人华侨都积极支持北京奥运会和这次火炬传递,他们(期望希望)祖国繁荣富强,坚决反对包括“藏独”在内的任何试图分裂祖国的行径。
在本次火炬传递的终点赫尔曼广场,正在这里出差的上海旭上电子公司的钱海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遗憾,自己的英语不是很好,否则一定要和那些鼓吹“藏独”的人理论一下。
置身于赫尔曼广场,有一种身在国内的感觉,到处都是华人,到处都是五星红旗,以及支持奥运的横幅。国际严新生命科学公司的1000多人早早来到这里,用各种文艺形式表达身在异乡的华人希望祖国平安和谐的心情。当“56个民族56朵花”,“我爱你中国”等歌声想起的时候,人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旧金山的传递尽管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中国人万众一心向奥运的信念却会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开来。
(1)“行径”和“行为”是一组近义词,想一想,短文中的“行径”可以替换成“行为”吗?为什么?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
(4)下面这个长句该怎么正确停顿呢?请用“/”标注出来。
居住在旧金山的绝大多数华人华侨都积极支持北京奥运会和这次火炬传递
(5)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华人华侨的奥运情结?
(6)如果此时你正面对着少数“藏独”分子,你准备和他们理论些什么?
当奢华与拜金成为时尚,当朴素与节俭成为迂腐,我们的文字就是要倡导这样一种精神——让生命多一些磨砺!
12、阅读。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地树干上的绿色也褪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阅读全文,将主要情节梳理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樱桃树开满花→_____________→被护樱桃树结满果实→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写出当时的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
“我”: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想告诉“我”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说明类文本《了解你的生物钟》,完成下列各题。
了解你的生物钟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和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生物钟。
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17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
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止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会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小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的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翰·霍格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的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哺乳动物基因震荡“图谱”。
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人体只有一个生物钟”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选自《生活百科》
【1】人们平常说的生物钟就是( )
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
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物学和遗传学
【2】“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止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4】根据科学家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 ②动物生物钟 ③中央生物钟 ④生物钟网络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5】阅读第三自然段,根据动物的生物钟知识,蛇冬眠的周期单位是( )
A.昼夜周期
B.月亮周期
C.潮汐周期
D.年度周期
【6】“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有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的。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个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已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绝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文章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对比手法运用得很成功,请用“——”画出一处并加以赏析。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是( )(多选)
A.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作者对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有了诗一般的美感。
C.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D.本文紧扣“时光”,以时间为序,先写“枯黄的树叶”,再写“蓓蕾”,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5】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并联系课文《匆匆》,说说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分)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9、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依照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和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我手写我心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饮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要注意突出其特点。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