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古人在写诗词时常常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浪淘沙(其(一)》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的名言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比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 )独( )偶 五湖( )( ) 死得( )( )
( )知( )福 见微( )( ) 司空( )( )
(1)他今天穿了一件白衬衫,________,他同桌也穿了一件白衬衫。
(2)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细节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_______的真功夫,是否有明察秋毫的眼光,是否有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
3、词语游艺厅。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不但……而且…… 即使……也……
虽然……但是…… 只有……才……
①( )在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了。
②( )是再高明的画家,( )调不出这雨中的绿来。
(2)根据情境写出更多描写雨的词语吧。
①春天的雨,( )像牛毛,像细丝一样,让人觉得温暖。
②夏日里,刚刚还是阳光明媚,可是,转眼就乌云密布,下起了( )。
③秋天的雨,( )勾起人们心底的愁思和
遐想。
4、读拼音,选词语。
shè _____击 _____稷 房____ 干_____ ____免
yuè 愉_____ _____然纸上 审____ 五_____ ____语
5、给下列词语注音。
泊烟渚( ) 喜鹊( ) 鸣蝉( ) 稻香( )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前优美的景色,“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3】诗的后两句中,“________”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4】诗的后两句是对偶句:“一水”对“________”,“护田”对“排闼”,“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庭院的景致,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7、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延伸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尽 才
觅 指花都凋谢了
不知 寻找
始 岂料,想不到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_____”相呼应,运用了___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
【4】登山前,诗人为_______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_______又感到惊奇。
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蜘蛛
①不知什么时候,蜘蛛在我家门前的树杈上结了一个网。我常常趴在窗台上看蜘蛛怎样捉虫。
②一天,一只小小的飞虫碰到网上,被粘住了,蜘蛛飞快地爬过去,一下子逮住了小飞虫。过了一会儿,一只飞蛾又投到网里了,蜘蛛就从尾部抽出丝来,把飞蛾缠住,一直到它不再挣扎为止。
③最难捉的是甲虫,因为它的甲很厚,身体很重,力气又大。有一回,一只甲虫飞到网上了,蜘蛛立刻爬过去,用丝缠它的脚。蜘蛛不停地缠,甲虫的腿东一蹬,西一撑,拼命抵抗,整个蜘蛛网都摇晃起来。忽然“啪”的一声,甲虫掉到了地上,网也被撕破了。蜘蛛望了望甲虫,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④蜘蛛捉虫也会遇到危险。有一回,一只细腰蜂悄悄地飞来,振动着翅膀向网上撞。蜘蛛以为飞虫粘住了,赶快爬过去捉。细腰蜂用最敏捷地动作捉住蜘蛛,飞走了。树杈上只留下了一个破了的蜘蛛网。
1.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尾。
2.填空。
( )地爬 ( )地缠 ( )翅膀
( )抵抗 ( )飞来 ( )动作
3.短文中,蜘蛛先后捉了哪几种虫?成功捉到的有哪些?
4.第③、④段的开头一句,各起什么作用?
10、阅读与理解。
《鲁迅入门读本》(鲁迅原著,钱理群选编导读)卖点:
①通俗+经典——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人文读物
②怎样读鲁迅——一堂献给所有中国人的鲁迅公开课,一次追寻真实鲁迅的经典之旅
③活在当下的鲁迅——超越刻板印象,还原有血有肉的真鲁迅
④权威选编、导读——钱理群:首席鲁迅专家
⑤内附9幅漫画大师丁聪专为鲁迅绘制的精彩漫画。书中照片均由周令飞先生(鲁迅长孙)合法授权。
【1】本书的名称是《_______》,原著作者是_______,由______选编。
【2】下列对这本书的卖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经典,内容通俗易懂。
B.犹如一堂鲁迅公开课,教会读者怎样读鲁迅。
C.由权威专家选编、导读,还原有血有肉的真鲁迅。
D.书中有鲁迅长孙提供的9幅精彩漫画。
【3】除了所学课文之外,你还读过鲁迅的什么作品?想一想,把你的读书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题目:
那段时间很不(如意 满意),连抬头看天都是阴沉的。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见那个小男孩的。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田野里来来回回的跑着。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他在做什么呢?按照我的常识,农村的孩子常捉蚂蚱甚至蜻蜓装到瓶子里玩的。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然后,他一手捂住瓶子,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儿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光线灰暗的屋里,小男孩正在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演示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我注意到床头的盛满清水的罐头瓶子里插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馥郁着一种泼辣的原野气息。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是小男孩在野外拿的那一只。
老人得的是老年偏瘫,常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①他就在每天阳光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发明。真的,说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常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相反,还有些许(明亮 明快)的调子,或许是因那用心收集来的阳光吧。
听朋友说,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症,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男孩还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一瞬间,我感慨万千。
是的,收集一缕灿烂的阳光吧,让它照亮内心的暗室。②收集一缕阳光吧,只要你的心中有爱,生活就永远充满希望。
【1】用“√”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说说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要收集阳光?
_______
【4】用“ ”画出写作者感悟的句子。
【5】文中第①句话中加点的词语“阳光”指____;第②句话中加点的词语“阳光”指____。
【6】读下面的语句,用关键词语写下小男孩的特点。
①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_______
②他就在每天阳光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_____
③几天后,我在朋友那儿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_______
④他和一个长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男孩还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_______
12、阅读理解
回忆鲁迅先生
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热情”。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
【1】把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用“______”画出来。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时弊_________________
②泰然_____________
【3】短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写出来。
____
【4】短文表现了鲁迅的什么思想品质和精神?请结合材料说一说。
__________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长沙逝世。袁隆平曾说过,他一直以来有两个梦想要实现: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促使他不能也不想停下来。
《中国工程院院刊》的研究指出,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超级杂交稻的推广面积目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以上,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
【材料二】
吴孟超:用一生为理想去奋斗
2021年5月22日,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于上海逝世,从医70余载,吴院士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救治2万多名患者,把中国的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每一个数字,都令人惊叹不已。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忧,守望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材料三】
夜空中最亮的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只有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才能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科学家只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才能服务人民、献身祖国,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1】根据内容,做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想要了解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时间和这些年他发表了多少篇和水稻相关的论文,只需要读【材料一】中的(图1)。______
②1997年,“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计划”启动。截至2020年,中国育成各类型杂交水稻品种超过7000个,第二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2000公斤。______
③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______
④从医70余载,吴孟超院士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把中国的胃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______
【2】港区教育杂志(启航)要开辟“风云人物”颁奖词专栏,邀请大家推荐“心中的风云人物”。选择以上材料中的一位人物,填写表格。
“风云人物”颁奖词 颁奖人物:_______________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回忆课本有关内容,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中新社三亚2020年11月28日电28日上午,在马里亚纳海沟结束科考任务的“探索号”科考船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于18天前实现10909米坐底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随船返航。
材料二 珠穆朗玛峰和华山海拔示意图
材料三 马里亚纳海沟的小资料
★马里亚纳海沟,地处北大平洋西部海床,靠近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的东方。 ★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其最深处接近11000米。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的地方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 ★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水压超过110兆帕,这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 |
【1】2020年11月______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______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中新社三亚11月28日电”表示新闻单位由何地何时所发通讯的电头。_______
(2)水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采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______
【3】阅读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和材料三中的小资料,你认为“奋斗者”号潜水器有哪些超强性能?可从哪儿看出来?
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必须马上回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喜欢唱歌。他喜欢跳舞。(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妈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你不能不听我的建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仿照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18、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6)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
21、习作。
以“愿意学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怎么学的过程写具体,表达你的快乐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