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少年闰土》一文中,鲁迅笔下的闰土正值十一二岁,他“________,手捏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多么勇敢无畏的少年啊!
2.臧克家在《有的人》中用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两种本质截然不同的人:一种是虽死犹生的人,这种人的代表就是________; 另一种是________的人。
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了大批“硬核战士”,他们的表现应验了鲁迅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我会写漂亮的字。
lín shī zāo gāo zhòu méi
______ ______ ______
qiū yǐn gē da wǎn jiù
______ ______ ______
3、用所给的字组词,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虑____ ____ ____
他的脸变得严肃、____,是因为他在____问题。的确,自己的生活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如今又加上两个孩子,他不得不有所____。
4、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望着火箭升腾而起的huǒ yàn( ),亿万中国人脸上dàng yàng( )着灿烂的笑容,又挂满了jīng yíng( )的泪花,心中升腾起péng pài( )的激情。星空浩瀚无边,探索永无止境。我国空间站的建设,níng jù( )着几代航天人的心血,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奋勇拼搏,pān dēng( )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5、课文内容回顾。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__,诗中“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两句话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这样写说明雨___________。
2.《穷人》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叙了一个________的夜晚,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
6、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7、阅读《约客》,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间是______(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
【2】“黄梅时节”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季节特征( )
A.江南地区
B.东北地区宗
C.华北地区
【3】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写出了诗人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所表现的画面。
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和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持之以恒
元朝,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考进士落榜,并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他在下地劳作间隙时,总是读书。田野里没有纸,他就把心得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装进瓦罐里,十几年时间装满了十几个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说:“学习就应持之以恒。”后来,他整理树叶,编了本《南村辍耕录》的书,很受欢迎。
【1】通过文中划线句子,可以看出陶宗仪的性格特点是( )
A.勤奋刻苦
B.聪明绝顶
C.勤俭朴素
【2】陶宗仪后来受人欢迎的原因是( )
A.考上了进士,受到人们的爱戴。
B.心得装满了十几个瓦罐
C.编了《南村辍耕录》的书。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身边的资源。
B.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C.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
10、快乐阅读。
卖烤白薯的老人
伫立在凛冽的北风中——没有一片挡风的棚,也没有一片瓦檐。
大自然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犁满了深深的沟;两只手,被炭火熏成像树皮的颜色;粗长白眉的眼睛里,流动着朦胧的黄浊。
但那和善的招呼人的微笑,还是充满了生气,一点也没有衰老。
简陋的泥糊的铁筒,烤得松软喷香的白薯,给冬天的大地,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他伫立在风中,没有丝毫冷的样子,他吆喝着:“热乎的烤白薯啊!
在冬天,在花的飘落中,这老人的和善的微笑,这憨厚的吆喝声,时时在我梦中出现。
有一次,孩子问我:“那老爷爷卖的是什么?”我说:“是温暖!”
【1】用“ ”画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再在下面的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这是一位( )的老人。
【2】文中说“他伫立在风中,没有丝毫冷的样子”,老人真的不冷吗?他为什么“没有丝毫冷的样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次,孩子问我:‘那老爷爷卖的是什么?’我说:‘是温暖!”句中的“温暖”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卢沟桥烽火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短文是按照_______顺序记叙的,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可以看出来。
【2】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侵略的本性?用“_______”画出来。
【3】从第3、4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中国守军抗击日寇时的动作和语言的词句,体会它们表现了中国士兵怎样的精神。
描写方法 | 描写的词句 | 人物的精神 |
动作 | ||
语言 |
【4】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既关注了日寇人物群体,也写了一个日本军官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A.yòng B.yōng)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被吓(A.xià B.hè)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A.jiǎ B.jià )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有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A.zhèn B.zhèng)定。
【1】涂去文中加点的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镇定:⑴压 ⑵安定 ⑶较大的市集 ⑷把守 (___)
佩服:⑴佩带 ⑵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 ⑶敬服,服气 (___)
【3】写出近义词。
吩咐(______) 慌乱(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答。
A.女主人忽然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你能想出女主人怎样吩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能不知道吗?”这句话中“我”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
A.知道 B.不知道
【7】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 )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 )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 )了书,欠身( )手去( )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抛 捏 伸 取 追
【2】“我”睁开眼看到了什么景色?用“____”在文段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3】作者笔下“好的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开头作者提到“昏沉的夜”,结尾处再次提到“昏沉的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往里走,景色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 )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 )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 )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更增添了密林的( )。在这临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密林中却难见天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崎岖 B、茂密 C、蜿蜒 D、密密E、幽静
F、安静 G 重重叠叠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 ) 偶尔---(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把( )比作( ),二者的相似点是:
(4)在这段话中作者为了突出森林的“寂静,又写“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和“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种写法属于( );为了突出森林的“幽静”,写林外的“阳光灿烂”和密林中的“难见天日”这种描写属于( )
A 侧面描写 B 对比描写
(5)选择上述描写方法中的一种,描写一处景物。突出这的特点吧。
15、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8、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表示不小气: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不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他学棋不够专心。(用关联词语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困难他_________,面对失败他________ ,面对欺辱他_________。(填写近义词)
(5)在老师的教育下,王强端正了学习目的,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愉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联欢会上扮演了节目,有详有略的朗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大厨赫师傅》中,赫师傅嘱附徒弟:“做每一道菜都讲究个‘用心’”。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用心感受身边的美好。请你以“用心”为题,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一定很丰富多彩吧!难忘的升旗仪式、趣味运动会、课间小游戏……这些活动中会有很多难忘的场面,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活动写一篇习作。注意:把活动过程写具体,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写出个别同学的表现,并写出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