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中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环保小卡片。

    1)世界湿地日是   日。

    2)世界地球日是   日。

    3)世界环境日是   日。

    4)世界动物日是   日。

     

  • 2、先解释加点词再写出诗句意思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乃: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补充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思索      

    神志______

  • 4、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4人颁授勋章奖章。请用两个词语表达当你看到这一隆重场面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要查的字

    音序

    部首

    再查

    几画

    应选的解释

    勤克俭

    ____

    ____

    ____

    能够( ) 严格限定( )

    战胜( ) 重量单位( )

    情绪

    ____

    ____

    ____

    发生( ) 发泄( )

    搞弄( ) 不安静(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后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_

    ③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 7、牛刀小试。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_______

    【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_______

  • 8、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这里指革命武装。诗歌写于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之时。

    【1】想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坚定红军长征必胜的信念。

    B.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C.说明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敢于勇攀长城才能算是好汉。

    D.长城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好汉都应该去攀登一下。

    【3】《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写的是群山,而后者写的是一座山。

    B.前者赞颂了红军的革命乐观精神,后者表达了要热爱运动的感情。

    C.前者写山是为了描绘祖国河山的美好,后者写山则是突出山的高而陡。

    D.前者写山是为了突出山多而翻山越岭的艰难,后者写山则是为了突出它是长征途中的一个里程碑。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填空。

    (1)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   和沈括小时候都非常喜欢提问,他们对这个

      (均填成语)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写的《大林寺桃花》中的名句,其中芳菲的意思是   始盛开的意思是   。后两句诗是    

    (3) 本文列举了中外两个名人的事例,哥白尼的事例告诉我们要 ;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将   解决问题。这样说理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4)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 ;另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 。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互相  

     

  • 10、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 画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 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 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支配自己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我爱秋天

    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便顿生了几丝惬意。“秋天来了!”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我要高呼:“我爱秋天!”

    秋天,极富绚丽色彩的季节;秋天,极富累累果实的季节。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田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予大地的新装。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头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天是那么( ),那么( );流水是那么( ),那么( )。还有路边的排排杨树,这会儿也洋洋洒洒地飘落下片片叶子,宛如只只飞旋的黄蝴蝶,翻转着、抖动着,伴着优美的舞姿停落在地面之上,流水之间……加之“一”字排开,或是“人”字排开的南飞大雁,呵,这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卷哪!天色渐渐晚了,再看着那边的山坡,一棵棵的红枫树,红的多好看啊!像少女羞红的脸庞,像醉汉涨红的面颊,跟天边的红霞连在一起,简直是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烧得我心中暖意融融,烧得我甚至忘记了将要到来的寒冬。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总是要伴着飒飒的秋风,挟着柔长的秋雨。秋雨淅沥,连绵不断,像串串珍珠,在天地之间织起了一层层迷蒙的雨帘。每每这时,我总是抛开雨伞,就在这样的雨中行走。任雨水吻着我,拥着我,任烦恼与忧愁,一切的猜忌与狐疑,都在雨水的轻抚下逃走了,留下的,是一个纯粹的我,一个美丽的我。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会怀着一颗充满希冀的心走进花园。瞧,那株株菊花,一夜过后,便一团团、一簇簇地zhàn开了笑脸。有红的、白的、黄的,艳丽多姿,香气宜人,在凉凉的秋风之中,不畏寒霜,尽展着花之优美。我的心,也会随之而激动不已,从未有过的信心,从未有过的勇气,此时也都一chù即发,让我决心要像菊花那样傲然吐蕊。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田间垄上,果园之间,到处都是忙碌收割的人们,到处都是笑语声声。看,地里的那亩亩庄稼,都结满了饱满的果实;瞧,果园里的株株果树,也同样是硕果累累。“春华秋实”,丰收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农田里,那沉甸甸的稻谷笑弯了腰,麦子甩出了大穗子,一棵棵的大白菜像卫士一样站在田地里,还有那香气扑鼻的苹果……真是数不胜数。农民们可是乐坏了,他们从早到晚地忙着收割,还一边唱着小曲:“大玉米哎大高粱,收割完了送回家……”农家人秋收的喜悦,在这个迷人的季节里传向了祖国大地……

    我爱秋天——它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如画的秋色!

    我爱秋天——它给我勇气,给我力量!

    我爱秋天——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我爱秋天!

    1根据文中内容注音或写汉字。

    飒(   )  zhàn(   )开   硕(   )果   一chù(   )即发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里的一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蓝急清 B.高蓝清柔

    C.晴净清柔 D.高晴缓清

    3写出近义词。

    惬意——___________   赐予——_____

    4写出本文运用的两处修辞手法,并分别写出语句加以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秋天给“我勇气和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和诗句有多少?请分别写出两个和两句。

    (1)有关“秋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1)字用音序查字法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在字典里的意思有:财务短缺;完;用尽;彻底。在文中应选第 种意思。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素:

    单:

    如许:

    希奇: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取之不尽——( )

    以前——(   )

    (4)文中闰土告诉哪些新鲜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

    (5)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用   这个成语来概括。

    2.用“√”选择正确的字和音节。

    (1)正太郎(费 废)力地睁开眼睛,看见一只大狐狸不停地(添 舔)着他的脸.

    (2)这只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贮(chǔ zhù)存冬粮。

    (3)叔叔在倒(dǎo dào )车,请你到别处玩,以免被撞倒(dǎo dào)。

    (4)狐狸在屋里轻松自在地踱(dù duó)来踱去.

    (5)女娲补天从不停(歇 喝 渴)。

     

  • 13、阅读。

    大江保卫战(节选)

    ①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   )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迅 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得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③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④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lěi   lèi)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 振)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⑤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在文中( )里给正确的注音和汉字上打“√”。

    【2】为了表现洪水的凶猛,下列句中哪些词要重读?用着重号标出来。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3】短文写了抗洪将士奋力保堤的场景,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其中“面”描写是第_________段,侧重是写_________(A.个体   B.群体)形象,“点”的描写是第__________段,侧重于写______(A.个体 B.群体)形象;在这些场面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句网络流行语是这样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对人民子弟兵说点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检阅台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mǒ mò)      (sǎn sàn)开

    2.在诗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停止(    )

    3.诗中的“它”指的是      

    4.关于诗中的“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坚强不屈,笑对苦难,有着一种坚强不屈、傲视苦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B.它热爱生活,心胸广阔,面对大海的责难,毫不畏惧。

    5.由“礁石”你想到了哪些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 16、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 17、 改成比喻句

    晨雾飘浮在黄海滩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3.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改为反问句)

    4.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5.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作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在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请你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题目自拟,注意格式哦,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