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知识应用。
①我们要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正如范仲淹所说的“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这次拔河比赛没有限定人数,当然是______________(填歇后语)
③爷爷七十大寿,我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说道“夕阳无限好,________”,我赶紧说道:“_________ ”
2、本组课文让我们欣赏到了各种美。从伯牙的琴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与锺子期之间________的纯真友谊;从贝多芬的琴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_________的高尚情怀;从《京剧趣谈》的_____和_____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京剧的_____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
3、用“源”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人们了解了生命( )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 )。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 )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新墙河的水( )地流入洞庭湖。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汉字。
chī jù jiǎo lóng
白________ ________桌腿 打________ 耳________
bì mì tǎng tán
两________ ________密 流________ ________水
5、根据拼音写词语。
jī fū lăn dài dào suì máo dùn
( ) ( ) ( ) ( )
jiāng yìng duō suō yàn qí zhì
( ) ( ) 火( ) ( )
6、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话巧妙运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
D.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描写乡村夏夜风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7、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胜日”的意思是(_____)A.胜利的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
(2)“等闲”的意思是(_____)A.平常、轻易。B.等到闲时。
【3】诗句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我还可以积累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___。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____、____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________、_______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短文
在大体完成这些事情,安顿好我的住处和家具,又为自己做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并将我的一切尽量弄得可观些之后,我便开始写我的日记。这些日记我将尽我所能写下的抄录在下面(虽然它们免不了要将所有情节重述一遍),后来由于墨水用完,我便被迫搁笔。
日记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的.不幸鲁滨逊·克鲁素,在海面上遭遇到了一次可怕的风暴,致使航船失事,来到这凄凉倒霉的岛上。
这天上岸之后,我就一直为我所处的这种倒霉的境遇而苦恼:我既无食物.住所.衣服和武器,又无处可逃脱,没有任何得救之望,前途茫茫,唯有一死,不是被野兽吞食,就是被野人杀害,或是因没有食物而饿死。夜晚来临时,我爬到一棵树上去睡觉,因为我怕野兽。虽然通宵下雨,我仍然酣睡未醒。
10月1日。早晨,我极为惊奇地见到,由于涨潮,我们那条被搁浅的船巳浮了起来,而且漂到离这海岛更近的地方,又搁浅了。这一方面使我感到一些安慰,因为我见到船还安然立在那里没被打或碎片。我希望在风息之后到船上去弄些食物和日常需用品来解我的燃眉之急:而另一方面它又勾起我对于失去伙伴的悲痛,我想,要是我们当时都留在船上,也许可能会保住那条船,或者至少,他们不至于跟现在一样,全被淹死。要是那些人能得救,或许我们可以用那条被毁的船的材料另造一只小船,将我们带到这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去。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为这些事情感到困惑难解。最后我见那条船几乎还没被水浸湿,我便走到沙滩上高它最近的地方,游过去到达船上。这天虽然完全没有风,但还是继续下着雨。
10月1日至24日。这些日子我全部时间都用在接连好多次去大船上。我从船上尽可能地将一切需要的东西弄下来,放在木排上,趁涨潮时运到岸上。这些天雨多,间或也有晴天。看样子这地方目前正是雨季。
10月20日。我的木排翻了,排上所有的东西也都翻到水里去了,卒好是在浅滩上,又主要是些重东西,湖水消退之后我又将它们捞了许多上来。
10月25日。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夹着阵阵的风,到了后来,风刮得更凶了,竟把那大船打得粉碎,只有在退潮的时候,还可看到它的碎片。我费了一整天的工夫,把我所抢救下来的那些东西益了起来,防备它们被雨打坏。
10月26日。我在海边上跑了差不多一整天,希望找一个地方来作为我的住处,我最关心的是不让野兽或野人夜间来袭击我。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小山的下面找到了我的地方,在那里画了一个半圆圈作为宿营的地方,决定沿着那半圆圈安上两层木桩,盘上缆索,外面加上草皮,做成一个坚固的工事.围墙或堡垒。
【1】短文用______顺序来描写鲁滨逊______的生活经历。
【2】鲁滨逊在岛上孤身一人,遇到很多困难,请列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
【3】上面几段文字主要写了几件事?请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 )——( )——( )
【4】鲁滨逊初到荒岛的这些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关于鲁滨逊的什么故事情节?至少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课文,完成练习。
(1)孩子小心翼翼地放好树苗,培好土,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它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母亲复杂的目光所包含的情感。
(2)“一拐一拐”在文中共出现了 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为了突出
。
(3)从全文看,既写了 的经过,又写了
,两条线索交叉进行,突出了文章主旨。
11、课外阅读。
我代表我的祖国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徐悲鸿在欧洲留学。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地位,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一次,许多留学生聚会,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挑衅的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算把他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那人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到学习结业,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
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徐悲鸿到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他一去就是一天,不到闭馆不出来。徐悲鸿的勤奋感动了法国画家达仰,他主动请徐悲鸿到他家做客,在他的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后来,徐悲鸿进入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美术界。徐悲鸿成功了!那个在大家面前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约请_______ 惊动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下面语意的词语。
(1)不平等地看待。 _________
(2)借端生事,想要引起冲突。________
【3】文中讲“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被什么激怒了?用“ ”画出相关句子。
【4】徐悲鸿的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最合适的中心思想,在括号里画“√”。
(1)说明了徐悲鸿刻苦学习,画展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
(2)说明了那个向徐悲鸿挑战的外国学生认输了。( )
(3)赞扬徐悲鸿刻苦学习,为国争光的精神。 ( )
12、趣味故事: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这是________写给_______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个句子以________来打比方,说明只有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许多花”比喻________,“蜜”比喻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 )碰壁( )我说( )您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
( )你想( )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 )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在文中“( )”里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把文中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连一点民主和自由都没有,鲁迅先生在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经常受到迫害。
B.当时社会发展较慢,路灯很少,夜里到处都是黑洞洞的,看不清路,所以容易碰壁。
C.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先生不怕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14、课内阅读
童年的荷塘
春末暖暖的阳光中,我们来到塘边,围着水塘寻找刚刚冒出的荷叶,然后去挖藕。最终总是有眼尖的孩子会发现一个。于是就相随着下到水中,互相帮衬着去挖,一直到所有孩子的手臂都不够长时,如果还是摸不到藕,才会有些不甘心地放弃,但大多时候是能挖到藕的,于是几个孩子一起瓜分战果,每人分到一小截细细的藕,便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于是重重的涩味弥漫整个口腔,甚至会让舌头变得有些麻木,但没一个孩子会吐出来,我们总会比赛吃完它,好像这样才是品出了荷塘的味道。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热,荷塘很快就铺满了如丝绸般柔美的碧绿的荷叶。大多荷叶都是高高地挺出水面,这些挺出水面的荷叶都很大,就如一柄柄被风刮翻的绿色雨伞一样。
这时蝉声已是异常响亮了。
我们踩着蝉声去荷塘,就是为了摘荷叶、看荷花。当然对我们来说,最好的用处是做荷叶帽了。随手采下一片不是太大的荷叶,往头上一扣,就成了一顶名副其实的荷叶帽了。有些爱打扮的小伙伴还会别出心裁,再找一个更小些的荷叶,揪下不是很宽的圆圆的一圈,往帽子上一摆,就让荷叶帽又加了一个荷叶边了。我们顶着荷叶,在塘边戏耍,那稚嫩的笑声,总会惊动藏在塘边草丛中的青蛙,时常会听到一两声青蛙跳水的扑通声。
童年的荷塘啊,你染绿了我的记忆,你丰饶了我的回忆,你永远是我心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1】短文是按( )写的。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由远到近的顺序 D. 事情发展的顺序
【2】本文写了孩子们在荷塘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用“ ”画出表现孩子们“别出心裁”的句子。
【4】对短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正确的是( )
A. 荷塘里绿色的荷叶很多,以至于我每次想起童年的荷叶,便只记得那绿色的荷叶
B. 童年的荷塘不仅美丽,而且承载着很多“我”的童年回忆,让“我”的童年快乐无比,让“我”对童年充满了留恋和难忘之情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7、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仿照例句,写一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
19、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以“忘不了那盘棋”为题,写一篇文章,从中展现你在“下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艺或者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