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历的的时间是
A. 6年
B. 8年
C. 10年
D. 14年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②澳门特别行政区③台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下列各图最能反映我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
B.
C.
D.
4、民主革命时期,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洋务运动
5、下表是淮海、渡江战役期间山东农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类别 | 粮食 | 大车 | 小车 | 木船 | 车夫 |
数量 | 7.12亿斤 | 53万辆 | 2.9万辆 | 1250艘 | 153.3万人 |
A.解放区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B.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解放战争
C.国民党军队军事大溃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6、下列有关中国现代史所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B.中美建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7、这场战役之前,日本的的确确是一个“穷光蛋”,然而之后,却成为了亚洲最成功的“暴发户”,正如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高兴地说:“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那场战役使日本成为了“暴发户”(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8、在参观“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下图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是( )
A.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
C. 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 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成立于北伐战争前夕,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的学校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0、这场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北大是这场运动的基地,《新青年》是最为重要的阵地,“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它的两大口号。这场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大革命
11、“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如今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这两个强盗是( )
A.英国、美国
B.英国、俄国
C.德国、美国
D.英国、法国
13、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是在
A.1927年,八七会议 B.1929年,古田会议
C.1935年,遵义会议 D.1937年,洛川会议
14、1905年,孙中山创建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
A.兴中会 B.强学会 C.中国同盟会 D.光复会
15、201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商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16、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这表明土地改革( )
A.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7、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华
D.中国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9、194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正,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滩上,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我国获得这一成功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袁隆平
D. 詹天佑
20、张华带来了家中的两样物品,从“粮票”到“超市购物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文化生活的丰富
B.市场经济的繁荣
C.消费观念的变化
D.自由择业的观念
21、19世纪60年代创办福州船政局,并于70年代成功收复新疆的清朝官员是______。1894年9月,平壤战役中,率领中国守军奋起反击,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22、中国人民_______的成功召开,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_______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2)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3)祖国大陆空前统一的事件----
(4)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事件——
(5)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
(7)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8)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措施中违背了生产规律的是---
24、广东省的中山市、武汉的中山大道等地名,都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6、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7、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获得了________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
29、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30、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1、列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要代表人物各一位。
32、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使得国家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小历同学认为,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1)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小历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3、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部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总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却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全线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面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1)据材料一,国共两党这次合作后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至此在全国形成了什么局面?
(2)西安事变前,国共两党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二、三,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综上所述,你能从两党关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