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______代________写的;诗中抒发了诗人在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红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1.这位老爷爷一点也不jù pà_____晚年的生活,他会在qī liáng______而jì mò_____的晚上,用shū jí ______来充实fá wèi ______的生活,会在zhà lán_______边种上喜欢的花草,会邀请好友来参加在花园里举办的wǎn yàn______。
2.小丁这次考试很不理想,他沮丧极了,我kuān wèi_______他:“塞翁失马,yān zhī fēi fú____________,只要你认真总结教训,下次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3)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4、读拼音,写同音字。
[què] 忘_______ 喜_______
的_______ 麻_______
[chán] _______鸣 _______绕
嘴_______ _______联
[dé] 品_______ _______到
_______行 _______分
5、按意思写词语
①迅猛地奔跑。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当。________
②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________
③拥护推戴。________
④(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________
⑤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________
⑥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________
⑦来势迅猛,不可阻挡。________
⑧形容走路不稳。________
6、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C.“七八个”和“两三点”两句中,七八个写出“星”的稀疏,“两三点"写出雨的细微。
D.“旧时”和“路转”两句表现出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7、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的资料,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为什么?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 古 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 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 )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 )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字填入选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吼 瞪 揪 推
【2】文中画“-”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
A.设置悬念
B.埋下伏笔
C.前后照应
【3】“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丈夫”指__________“儿子”指_________。
【4】为什么课文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老汉崇高精神的赞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舍己为人
B.团结友爱
C.无私无畏
D.忠于职守
10、选择恰当的名言、警句填写在横线上。(4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每逢佳节倍思亲。
(1)从此以后,小军不再沉迷于各种游戏,不再浪费时间,而_____________,也成为他的座右铭,用来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
(2)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齐聚广州____________参加第十六届亚运会,羊城人民喜迎四方宾朋。
(3)老人后悔年轻时的努力不够,以至事业无成,这正印证了中国的警句:_________________。
(4)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读多练,正如古人说的: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30米,体重100吨左右,相当于30头大象或1000头公牛。
谁能想到,如此庞大的大鲸,竟是海洋中最优秀的游泳健将之一。“海上霸王”虎鲸,每小时可游55公里;上百吨的抹香鲸还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呢!另
外,大鲸还有这样一些本领:从静止不动,能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马上“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这些本领,是任何舰水艇都望尘莫及的。
鲸的体型特殊。硕大的头部,能急速伸缩的尾部,前肢演变成不大的鳍,后肢已经退化,整个身体像一颗拉长的“水滴”。这类体型能大大减少水的阻力,十分适合在水中活动。
舰船设计师们由大鲸的体型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型船。以往一些客轮、货轮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型,现在都改成鲸型,有的超级油轮设计也模仿鲸的体型,因而加快了航速。
原先的核潜艇是雪茄型的,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滴型的现代化水下核潜艇。与雪茄型的核潜艇相比,水滴型核潜艇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可以减少20%至30%,再加上核动力装置,功率有所增加,在水下航行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这些本领,是任何舰水艇都望尘莫及的。”这句话中“这些本领”指哪些本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尘莫及”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鲸是一种哺乳动物。( )
(2)鲸是鱼类的一种。( )
(3)鲸有蓝鲸、大鲸、虎鲸、抹香鲸等种类。( )
【3】为什么说鲸“十分适合在水中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舰船设计师从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曲沃县××小学六(1)班开展“了解家乡历史”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山西简称“晋”,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曲沃及其周边就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宗庙社稷之所在,是晋之源头。
晋国博物馆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陪祀车马坑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而且是真车真马,它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作战的实物。
车马坑为东西走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深4.8米,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一道0.45米宽的隔梁。
马坑中的马匹放置凌乱,相互叠压,据统计至少有105匹马,马骨呈现出剧烈挣扎的迹象,有些马腿有捆绑的痕迹,有些马身有箭头,可以判断是活马殉葬。这些马体格小,耐力强,适合长途跋涉、作战,专家考证为蒙古马。车坑共出土48辆车,分六列摆放,共四种类型,前两列为战车,称之为“装甲车”。其中有几辆车厢外围带有青铜甲片,铜甲片像古代戎服的铠甲一样整齐密集的编排在车厢左、右和后栏上。中间两列是彩绘车,是晋侯的礼仪用车。车舆的厢板和车门外,用黑、红、绿三种髹漆,绘出精美图案,再现西周时期贵族的奢华生活。还有辎重车,车厢较大,用以运送武器粮草。生活用车,是贵族出门乘坐的普通车型。两周时期,车是一种特权,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阶层能享受到乘车的待遇。车均为木质结构,经过2800多年在地下的腐蚀,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轮廓,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晋国时期车辆再现于人们眼前。
(材料二)
景点地址
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疫情期间开始售票、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3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现时票价
门票:每张50元/人
讲解费:60元起/批
订票电话:0357-4385388
优待政策
老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门票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免门票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门票
军人:凭军官证,免门票
补充说明:本地游客凭曲沃身份证、户口本享受优惠票价10元。
【1】在活动中,小明负责在本组同学参观博物馆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晋献侯陪祀车马坑”遗址,他重点阅读了材料_______,计划从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他们小组同学们计划1月10日(周日)午饭后,乘车去参观晋国博物馆,
李龙负责订票,他需要阅读材料________,每位同学需要准备门票钱_____元,同时需要带上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母亲·儿子
满仓娘眼睛看不见,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满仓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了他身上。据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
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
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满仓出事那天的________(自然 社会)环境,表现当时的天气_______________为下文满仓出事做了铺垫。
【2】用“ ”画出母亲和儿子临死前说的话,这两句话表现了母子俩怎样的心理。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念信人_______________的复杂心情。
【4】满仓去世后,连队战士为何学习满仓的字体?这一情节和第3自然段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少年闰土(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这个片段出自鲁迅的小说 《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_顺序,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颜色的词,生动形象。
【2】这里主要通过对闰土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形象。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
_____
(3)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伤写一个感叹句)
_____
(4)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安全和事故就有了保障。(修改病句)
_____
(5)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熙样子,写句子)
春雨中的竹笋,昨天 _____,今天 _____,明天 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18、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假如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你最想变成什么?发挥想象,写写你的变形记。
要求:题目自拟,不低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