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
(2)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3)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行》)
(4)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
(7)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马诗》)
2、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语。
令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语言综合实践
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等,请写出一个成语典故_____,一句名言或诗句“_____”。
4、形近字组词
将________ 膀________
锵________ 榜________
5、根据课文《七律•长征》内容填空。
(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使红军感到欣喜的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岷山被自己踩在脚下,红军翻越岷山后,人人笑逐颜开。这句话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七律长征》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万水千山只等闲”,其中五岭山脉和_________山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2】读“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语气要_________一些;以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
【3】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___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这从诗中的“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颔联和颈联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细浪”“磅礴”“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字包含了越过岷山就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来是“悬崖”,后来才改成“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色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欣赏。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
。
江畔独步寻花
,
。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_______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_______》。
【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9、文学类阅读。
名碑荟萃
①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共两千三百多块。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②被人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立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很快在南方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③唐初的书法家,首推欧阳询。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才觉出妙处。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细观摩学习。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④盛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革新家。他年轻时考中科举。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跑到洛阳,向大书法家张旭学习。张旭见他有志学书,就把不肯轻易告人的作书方法传授给他。在张旭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颜体”。颜体的楷书端正雄伟,行书遒劲郁勃。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碑林中的《颜勤礼碑》就是他的作品。
⑤颜真卿之后,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是柳公权。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最好,就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⑥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艺术大师们留下的杰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写在横线上。
①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_________
②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_________
【2】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换成意思相近的词。
①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 _______
②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_____
【3】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ㅤㅤ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是 _________,它在我国的 _______省 _______市。碑林收藏了从 _______至 _______历代的碑石、墓志,共 __________块。
【4】这篇文章依次向我们介绍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5】我国各个朝代的书法家各有特点,自成一家,请把他们各自的书法特点填在相对应的人名后面。
A.端正雄伟
B.潇洒清秀
C.结构严谨
D.骨气劲峭
①王羲之 _____
②欧阳询 _____
③颜真卿 _____
④柳公权 _____
【6】在文中找出下面书法家在碑文中的著名作品。
①欧阳询《_________》
②颜真卿《__________
③柳公权《_________》
【7】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些书法家成功的主要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彩片段:
第九章 药寮(节选)
①也是在这一时节,油麻地来了一个外地的郎中。当有人向他说起桑桑的病后,他来到了油麻地小学。看了桑桑的病,他说:“我是看不了这个病,但我知道有一个人能看。他是看这个病的高手。”于是,留了那个高手的姓名与地址。桑乔决定再带着桑桑去试一下。
②那个地方已出了本省。父子俩日夜兼程,三天后才找到那个地方。那个高手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已不能站立,只是瘫坐在椅子上,脑袋稳不住似地直晃悠。他颤颤抖抖地摸了摸桑桑脖子上的肿块,说:“不过就是鼠疮。”桑乔唯恐听错了:“您说是鼠疮?”“鼠疮。”老人口授,让一个年轻姑娘开了处方,“把这药吃下去,一日都不能间断。七天后,这孩子若是尿出棕色的尿来,就说明药已有效应了。带孩子回去吧。”
③桑乔凭他的直觉,从老人的风骨、气质和那番泰然处之的样子上,认定这一回真的遇上高手了。他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并让桑桑也深深鞠了一躬。‖
④此后,一连几个月,桑桑有许多时间是在温幼菊的“药寮”里度过的。温幼菊对桑桑的父母说:“我已熬了十多年的药,我知道药该怎么熬。让我来帮你们看着桑桑喝药吧。”她又去买了一只瓦罐,作为桑桑的药罐。红泥小炉几乎整天燃烧着。温幼菊轮番熬着桑桑的药和她自己的药,那间小屋整天往外飘着药香。
⑤一张桌子,一头放了一张椅子。在一定的时刻,就会端上两只大碗,碗中装了几乎满满一下子熬好的中药。温幼菊坐一头,桑桑坐一头。未喝之前十几分钟,他们就各自坐好,守着自己的那一碗药,等它们凉下来好喝。整个喝药的过程,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⑥桑桑的药奇苦。那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但是,当他在椅子坐定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丝恐怖感。他望着那碗棕色的苦药,耳畔响着的是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此时此刻,他把喝药看成了一件悲壮而优美的事情。‖
⑦七天后,桑乔亲自跟着桑桑走进厕所。他要亲眼观察桑桑的小便。当他看到一股棕色的尿从桑桑的两腿间细而有力地冲射出来时,他舒出一口在半年多时间里一直压抑于心底的浊气,顿时变得轻松了许多。
⑧桑乔对温幼菊说:“拜托了。”温幼菊说:“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你们,包括纸月在内的孩子们,让桑桑看到了许多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他没有理由不好好吃药。”
⑨一个月后,桑桑的脖子上的肿块开始变软并开始消退。
⑩就在桑桑临近考初中之前,他脖子上的肿块居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1】“精彩片段”已经用“‖”分成了三层,请仿照示例,简要概括后两层的内容。
第一层:求医问药;第二层:_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桑乔“认定这一回真的遇上高手了”,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桑乔在半年里多次求医未果后,对老人满心期待与喜悦的心情。
B. 文中仔细描写桑桑和温幼菊“喝药的过程,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是为了渲染气氛,表现他们与病魔的对抗、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C. 桑桑“把喝药看成了一件悲壮而优美的事情”,从“悲壮”一词可以体会到桑桑对治好自己的病没有信心,他自己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3】下面是“百度百科”中介绍桑桑所患的“鼠疮”这种病症的部分资料,请在“药寮”这一章中找一找,作者写到桑桑的哪些症状和下面的介绍是吻合的?
鼠疮,也叫颈部淋巴结核。是结核菌由龋齿、扁桃体侵入人体颈部,出现一侧或双侧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伴长期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本病大多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请联系原著中相关的故事情节,说说桑桑看到的“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书屋。(15分)
(1)《三国演义》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 ), “小霸王”是( ),“常胜将军”是( )。
(2)红门(一)象征什么?( )A、富有B、喜事 C、革命D、没意义
(3)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 )?A、黑鞭B、猎枪C、装奖状的小木箱D、二胡
(4)( )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
(5)安妮最终还是参加了音乐会。他没有为( )的朗诵鼓掌。
(6)《绿山墙的安妮》故事发生在( )一个偏僻的农村阿丰利的一所叫( )的农家。农村的主人是一对孤身卡思伯特兄妹,哥哥叫( ),妹妹叫玛丽 。
(7)“义释严颜”的人物是( ) “刮骨疗毒”的人物是(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是( )
(8)安妮毫不犹豫地随便采了一大棒,编了个沉甸甸的大花环,套在帽子上。 不管人家对这事的后果可能有什么想法,安妮却心满意足地走着。她轻快地走在路上,骄傲地昂起她那有粉红色和黄色花朵的装饰而显得红润的小脑袋。(2分)
读片段,想一想安妮为什么心满意足。
。
12、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给短文中缺标点地方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要求给这段话拟小标题。从内容角度拟:__________;从思想角度拟: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表面上是说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说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举例说明。
方法一: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
观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黄河“几”字形河道凸起部分右侧中部,以气势雄伟、景象壮观享誉天下。
,我们从陕西黄陵北上,车至富县转头东行,沿着群山脚下蜿蜒曲(qū qǔ)折的公路,伴着深谷间淙淙的溪流,穿宜川县、越十里坪,一会儿,就见一条由北向南静静流淌的大河横卧在眼前的山脚之下。啊!这就是黄河,这就是发源于青藏雪山、流经黄土高原、一路千回百转(zhuǎn zhuàn)而奔流不息的黄河,这就是孕育和发展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顿时,车厢内的人们激动起来。
,车向北渐渐驶入河谷。嗬,只见两岸雄峰对峙,宽阔的河道宛如天工掘成的千里走廊,裸露(lù lòu)的河床仿佛是天神用一整块巨大无比的岩石铺成。抬头远望,好似从天而来的黄河水流至脚下却奇妙地隐去了身形,满耳只听得隆隆的波涛声。前方不远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但见三四百米宽的河面突然紧缩收束,挤入只有四五十米宽的壶口处。黄褐色的河水至此顿时犹如千万匹脱缰的野马,以气吞山河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猛然砸入河床中间三四十米深的峡谷。巨浪滔天,似翻江倒海;涛声震耳,如奔雷轰鸣;水雾排空,若团团烟尘。这景象令人震撼,让人激动、热血沸腾。再看跌入深谷中的河水,卷着一圈圈漩(xuán xuàn)涡,涌动着不可阻挡的暗流,沿着十里龙槽湍急而下,一泻千里。
,人们怎能不被“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所感染,怎能不联想到华夏民族自强不息、不具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又怎能不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倔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力量来!
【1】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字音。
【2】给句子中带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上画“∨”。
(1)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黄河“几”字形河道凸起部分右侧中部,以气势雄伟、景象壮观享誉天下。(①在全中国都享有声誉。②在全世界都享有声誉。)
(2)再看跌入深谷中的河水,卷着一圈圈漩涡,涌动着不可阻挡的暗流,沿着十里龙槽湍急而下,一泻千里。(①形容河水流得很远很远。②形容河水流速极快。)
【3】从下面语句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①拐过山弯儿 ②望着眼前这壮丽的奇观
③走到近前 ④二○○七年八月的一天
【4】本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给选段起小标题:________。
【2】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描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事。
【3】找出战士们痛击敌人场面描写中表示“面”的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勾画战士们痛击敌人场面描写中表示“点”的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中画“ ”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试着描写一个活动场面,注意点面结合,如果能够用上其他的写作方法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被”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下了决心,非要登上山顶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众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这句话改写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跳舞、唱歌、画画、变魔术、前纸,捍泥人……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是怎样练成的?关于你的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注意详略得当,表述清楚。题目自拟。45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