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8年,英法联军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沙俄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钳住清王朝。沙俄“向南推进”的结果是( )
A.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得到了大量赔款
C.占领了北京 D.镇压了农民运动
2、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 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的时期是在( )
A.甲午战后
B.一战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的是
A. 叶挺独立团 B. 国民革命军 C. 黄埔学生军 D. 中国工农红军
5、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C.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
6、“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其标志性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如下图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由此可以推知,“红色”一般用来表示
A.忠勇侠义 B.阴险狡诈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9、下面的历史年代标尺展现了党百年奋4的部分历程,与1992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填写( )
A.工业化起步
B.乡镇企业
C.对外开放
D.南巡讲话
10、十四年抗战并不像抗日神剧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军民浴血奋战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④国民党始终如一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此战役为(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 C.《天朝田亩制度》 D.《原道醒世训》
1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主要工业品有很大的增长,尤为突出的是( )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14、习近平书记在纪念某事件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某事件是指(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15、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6、义和团初期的活动范围包括 (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江苏 ④直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7、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1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正确的是( )
A.①段,主要任务是走向社会主义制度
B.②段,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③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
D.④段,优先发展重工业
19、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时段,哪一段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
A.A
B.B
C.C
D.D
20、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开始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1、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______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2、远去歌声弥凝重,再唱经典更撼心。
(1)1931年“ ”事变之后,东北逐渐沦陷。《松花江上》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是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
(2)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 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办,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23、三个改造是农业改造 、 ______ 、 ______。
24、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其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发展迅速,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________的思想,开办大生纱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5、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返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____
2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10月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7、孙中山创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________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28、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_______
29、《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事件名称。
(1)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事件——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31、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2、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什么?创立人是谁?机关报是什么?在这个政党的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哪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鞋,日戒谕将士虚心受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威立。李鸿章给轮船招商局的定位是:“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栽接兵军火,藉商民之国,而作自强之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兴办的企业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洋务运动前期兴办的企业有何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初期就开始仿造(西方)轮船,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成本。造船技术大权旁落洋人之手,成绩不佳。1885年后停止造船,成为单纯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于1868年设翻译官,次年又设方言官,招请“通晓中国语言文字”的外籍译员与徐寿、华衡芳等中国科技人员一起翻译书籍和培训外语人才,至90年代末共翻译西方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120多种,在传播西学方面起了先锋作用。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材料一反映的是由清王朝内部的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说出这场自救运动的名称和口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说说这场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变法”事件名称,并说说这次变法向西方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