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阳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形近字组词。

    犷(   )羲(   ) 峭( ) 碑( ) 卿(   )

    旷(   )曦(   ) 鞘( ) 脾( ) 聊(   )

     

     

  • 2、说说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________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语造句。

    跃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见惯 __________

    闻所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_ _____知非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把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

    1.亲身下河知深浅,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3.日日行,______;常常做,______

    4.种瓜得瓜,____________

    5.隔着门缝瞧人——____________

  • 5、根据诗句,猜季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___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丝绦是指________

    2本诗中运用了的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3诗人把_________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 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diān liang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根据拼音写汉字:diān liang  _______

    2阅读全文,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时间

    事件

    父亲的形象

    十岁

    (2)_________

     

    父亲是一个(4)__________的人

    (1)_______

    父亲躲在角落里始终注视颁奖大会

    十九岁

    (3)________

     

     

    3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足足”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

    4“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有什么含义?_______

  • 10、阅读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3对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 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 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4读了短文,我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

    A. 惜时如金 B. 说到做到

    C. 乐于助人 D. 热爱学习

    5读了短文,你想到了哪句描写时间的名言警句或古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句子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讲_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讲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汤姆吃晩饭的时候,总是瞅机会偷糖吃,波莉姨妈这时开始问他,话里充满了诡计,而且非常巧妙——因为她要设点圈套,套他说出实话来。跟其他许多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她很自负,并且相信自己很有点子,会耍弄诡秘狡猾的手腕,把自己极易被人识破的诡计当作最高明的计策。她问:“汤姆,学校里挺热的,对吧?”

    “可不是,姨妈。”

    “热得厉害,对不对?”

    “对,姨妈。”

    “那你是不是特别想去游泳呀,汤姆?”

    汤姆忽然感到有点慌张——一丝不安和疑惑掠过心头。他偷偷察看波莉姨妈的脸色,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没有啊,姨妈,呃,没怎么想去。”

    老太太伸出手来,摸了摸汤姆的衬衫,衬衫是干的,她正准备再摸摸他的头,这时汤姆明白了她的用意,所以避开说道:“不过我和一些人倒是在抽水机旁往头上浇水降暑来着,你瞧,我的头现在还是湿的呢。”

    波莉姨妈不免为自己落后一步深感懊恼。随后,她灵机一动,想出了检验汤姆的新方法。她说:“汤姆,你往头上浇水,用不着拆掉你衬衫领子上缝的线,是吧?你解开上衣纽扣让我瞧瞧!”

    汤姆悠然自得地解开上衣,那领子还是缝得好好的!“真是怪事儿。算了吧。我看你旷课去游泳了。我觉得你就像俗话里所说的烧焦毛的猫一样——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坏。不过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可是,希德这时却开口说道:“我记得姨妈给他缝领子的时候,用的是白线,可是现在却是黑的。”

    “对呀,我确实是用白线缝的呀!汤姆……”

    汤姆已经一溜烟跑到了门口,他回过头说:“希德,我看你是欠揍!”

    1上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为了套出汤姆的实话,波莉姨妈设计了以下几个圈套,把它们补充完整。

    ①问汤姆学校里是不是挺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摸摸汤姆的衬衫是不是干的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悠然自得”写出了汤姆(   )的心理。

    A.紧张害怕 B.自信得意 C.幸灾乐祸 D.迫不及待

    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从文中可知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5你喜欢书中的波莉姨妈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文段

    军 礼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  随着喊声  车后架被拉住了  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  扭头一看  不由气恼地问  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岗哨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样啰?”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防哨兵抢先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喂,爸爸!我进大门没有下车,被岗哨拦住,他还锁住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背略略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前去,好不神气地瞧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并不理睬她,径直朝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张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答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旁若无人——

    羞愧——

    3仔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进出司令部从不愿下车,心里是怎样想的?

     

    (2)陈司令为什么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说明什么?

     

    (3)短文已用“||”分为四段,请写出一、三段的段意。

     

    (4)短文主要讲了   ,赞扬了  

  • 14、祖父的园子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11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12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第⑥~12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________

    ②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幸福、青春、理想、机遇、成功、友谊……有人说过,当你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当懂得珍惜时却已经失去了珍惜的机会。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