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宁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辨字组词。

    ______   拌______   猜______

    ______   伴______   睛______

    ______   绊______   晴______

  • 2、比一比,再组词。

    绵 ( )   婉(   )   烘 ( )

    棉 ( )   碗(   )   哄 ( )

    锦 ( )   惋(   )   洪 ( )

     

  • 3、看图完成练习。

    读完《十五夜望月》,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我不由得联想起含“月”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把下面的毕业赠言补充完整。

    (1)给老师:老师!人们常说“十年树木,__________”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2)给同学: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 5、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体裁是___,“卜算子”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又送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的深情。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

  • 7、古诗阅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提取信息)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情感。

    2(品词析句)下面选项中,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处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B.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此处运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词析句)“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__________,这里借指__________

    4(整体感知)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乱时期收到家书时的喜悦之情。

  • 8、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喜欢跳舞的“舞草”

    如今,跳舞已是一种时尚活动,而在植物界,也有一种喜欢跳舞的“舞草”。

    在睛朗的上午支者怪意的午后,如果你走近舞草,它那小小的叶片就像灵敏的耳朵,听见你的脚步声便开始跳舞。您看它们左右摇摆,动感十足,上下弹跳,时快时慢,令人百看不厌,如痴如酔。而当夜幕降临时,叶片又赶快坚贴于枝干,紧紧依偎起来。

    舞草也叫电信草、鸡毛草,属多年生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叶灌木,大多生长在西南、华南地区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或山沟中,是一种濒临绝迹的珍稀植物。它的主叶片两侧生有小叶,我们感到它在现舞其实是两片侧生小叶在运动。在一定的温度和声音条件下,两片小叶会自行运动。它们或交又旋转,或上下摆动。时而同时向上含拢,然后慢慢地分开展平;时而一片向上,另一片朝下。同一植林上的小叶在运动时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翩相起舞”的它们很有节奏,很有韵律。当夕阳西下夜色渐浓,舞草便开始休息了,此时叶柄上举靠向枝条,顶生小叶下垂,进入梦乡。但舞草睡梦中并不安稳老实,它的两侧小叶仍在转动,只是比白天慢很多而已。

    舞草为什么喜欢跳舞呢?有人认为舞草跳舞是为了自我保护,当它跳舞时,有的昆虫没见过能动的植物,所以就不敢轻易冒犯了;也有人认为舞草一般生长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方,为了不被强烈的阳光灼伤,两枚侧生的小叶就不停地运动,起到躲避酷热的作用。

    另外,它还是一种草药,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等功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如痴如醉:____________________

    濒临绝迹: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看它们左右摇摆,动感十足,上下弹跳,时快时慢,令人百看不厌,如痴如醉”中“左右摇摆”“上下弹跳”写出了舞草_________,“百看不厌”“如痴如醉”流露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3本文围绕舞草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简要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舞草是因为什么才跳舞呢?请说说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

    “假币?”妈妈的嗓门足以让全院的人都听得见。原来一个卖菜的找给爸爸一张50元的钞票,等我爸拿着这50元钱去商场买东西时,验钞机验出来是张假币。现在好了,这张麻烦的假币被推到我们家了,看来我们也要想法子“甩掉”它,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被我自告奋勇地揽了下来。

    下午,我便上街溜达了。爸爸先前是在大商场“翻船”的(因为有验钞机),看来得从小店下手了。我选择了一家烟酒小百货店,老板娘这会儿有点忙,我就先站在旁边看着。前面两位顾客是买烟的,他们给了老板娘一张100元的钞票,老板娘拿到钱后,先是对着亮处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揉一揉,最后还甩了两下,确定是真的后才找钱给那两个人。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进了口袋,指尖摸到了那张像草纸一样的50元钱,心里顿时七上八下,怎么办?老板娘太精明了,肯定会识破的。要是识破了,说不准会把我当贩假币的抓起来呢。我越想越害怕,干脆扭头就跑。

    我继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哎,那边有两个卖气球的老人,生意挺兴隆,去那儿花掉这钱吧,反正老人家眼神不太好。“买两个老爷爷转身翻着钱柜找钱给我。看着这对慈祥的老夫妇,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也许他们无儿无女,就靠卖气球为生,也许50元钱他们三天也赚不到,而我却……老爷爷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零钱,转身对我说:“孩子,我这里也没有钱找给你,你就先拿着这两个气球,过两天再把钱还给我们,反正我们一直在这里卖气球。”我内疚地接过钱,放进口袋。

    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力地踢着路上的石子:唉,到底该怎么办?猛然间,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假币,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撕成了碎片。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甩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告奋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七上八下”的形式写出四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画出短文中描写“老板娘太精明了”的语句。

    【5】发挥想象力,将文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而我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回到家,会这样向“父母”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请写出一个你比较熟悉的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写一个广告词,对制假币、贩假币的现象进行谴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下一个问题是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筹莫展。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艺了,更何况没有合适的工具。我费了好几天的工夫,想找一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经不住重锤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和在面粉里。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这要容易得多。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大得我勉强能搬得动。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头砍圆; 当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独木舟那样终于把臼做成了。又用铁树做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杵。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做筛子想想也把我难倒了。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也就是那种有很细很细网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筛出来。这使我停工好几个月,不知怎么办才好。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连一块亚麻布也没有。虽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样纺织,即使知道,这里也没有纺织工具。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我拿了几块出来做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

    ( 有删改)

    【1】分别用三个字概括选文中鲁滨逊所做的两件事,并结合作品的其他情节写出三件以上主人公战胜困难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文段及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简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下面关于充电电池的资料,完成练习。

    由于学习需要,李华要去买充电电池。请根据电池背面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这种电池的容量是( )。

    A.600mAh B.700mAh C.800mAh D.900mAh

    2本电池标准的充电时限是(   )。

    A.6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3请根据“注意事项”中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电池不能放在高温的地方。_______

    (2)电池首次打开包装后即可直接使用。_______

    (3)如果长期搁置,应每三个月给电池充一次电。_______

    (4)李华的妈妈把不同型号的镍氢电池混用,李华告诉妈妈这样做是错误的。_______

  • 13、拓展阅读训练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 ______           喜爱——_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昏暗——______             仔细——______

    3舒服一词中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 )里打“√”

    1)伸展、宽解。( 2)缓解、从容。(

    4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西游记(节选)

    且不说孙悟空与牛魔王相斗难解难分。却表唐僧坐在途中,一则火气蒸人,二来心焦口渴,对火焰山土地道:“敢问(尊 遵)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魔王神通不小,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唐僧道:“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往常二千里路,一刹那便回,如今怎么去了一日?定是与那牛魔王赌斗。”叫:“悟能、悟净!你两个,(那 哪)一个迎你师兄一迎?倘若遇敌,就当用力相助,求得扇子来。解我烦躁,早早过山,赶路去也。”八戒道:“今日天晩,我想着要去接他,但只是不认得积雷山路。”土地道:“小神认得。且叫卷帘将军与你师父做伴,我与你去来。”唐僧大喜道:“有劳土地,功成(再   在)谢。”

    那八戒抖擞精神,与土地纵起云雾,径直向东方而去。正行时,忽听得喊杀声高,狂风滚滚。八戒按住云头看时,原来孙行者与牛魔王撕杀哩。土地道:“天蓬还不上前?”呆子掣钉耙,(厉 历)声高叫道:“师兄,我来也!”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填空。

    (1)这篇短文选自吴承恩的____________。这本书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经的故事。

    (2)文中“卷帘将军”是指___________,他性格_________;“天蓬”是指______,他性格____________

    3“掣”在字典里有下列几种解释:①一闪而过;②拽,拉。在文中应选第____种解释。

    4结合下列解释,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假如;如果。 ___________

    (2)烦闷急躁。 ___________

    (3)振作。 ___________

    (4)直接行动。 ___________

    5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1)讲师徒三人等待孙悟空借得宝扇,翻过火焰山。(   )

    (2)讲唐僧令八戒前去帮助悟空迎战牛魔王。(   )

    (3)讲八戒帮助悟空迎战,结果不敌牛魔王。(   )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探究结束后,请你完成习作。

    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往往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惧怕、追悔莫及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请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运用直接或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将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