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这则文言文写了两个______不同,所以导致_________不同的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里的生物》作者是_________,这是一篇回忆式____________,作者用小孩子的视角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小孩形象。
(4)“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有进步。同样,我们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日新。”才能有真发展。
(5)通过六年的学习,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请至少写出4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含义。
泥沙俱下:_________________。
奔走相告:_________________。
(7)毕业在即,请你用充满文采的语言,为你最好的朋友写一段临别赠言。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一文中,“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__,被初阳蒸融了”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古诗《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也告诉我们时间的宝贵。
(2)午饭时,涛涛严重浪费,生活委员提醒他:“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涛涛不以为然,还嫌人家多管闲事,班长正色说道:“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涛涛听了,面露愧色。
(3)“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描绘出了古代边疆战场的典型环境。
(4)读“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这句古诗时,我不由得想到一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
(5)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写出对联所歌咏的作家的名字。
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________
②千古诗人,蓬菜文章建安骨;一身做骨,青莲居土谪仙人。________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________
④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________
4、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省: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血: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殷: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涨: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晕: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huí yì yǒng yuǎn fù qìn chūn tiān
6、阅读理解
竹石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________。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7、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
,南望王师又一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____)。
A.长江 B.黄河 C.黄山 D.华山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字则突出了山的 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
【4】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文章《炎黄子孙的情意结——中国结》
炎黄子孙的情意结——中国结
①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古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绳纽,可以系上绳饰,方便手持。后来,窗帘、帐钩、笛箫、香袋等下方常系有美观的装饰结。几千年来,这些美丽的绳结代代流传,它们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天精致的艺术品。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从《红楼梦》第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描写来看,中国结在清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品,而且已经不局限于女性服饰之中。只不过那时不叫“中国结”,而叫“络子”。
②中国结包含着非常多变且丰富的结绳工艺,有同心结、团锦结、双钱结、十字结、吉祥结等,其工艺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中国结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丰富多样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③中国结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它们具有共通的编结原理,可归纳为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基本技法是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运用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而组合技法是利用线头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连的方法,灵活地将各种结组合起来,完成一组组变化万千的结饰。
④一件结饰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还要搭配协调。选线时要注意色彩,若为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会使整个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除了用线,一件结饰还包括镶嵌的圆珠、管珠等坠子,以及各种金银、玉石、珐琅等饰物,如果选配得当,整件结饰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⑤中国结丰富多样的图案样式常常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见的同心结寓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团锦结寓意花团锦簇、前程似锦,如意结寓意万事称心、吉祥如意,桂花结寓意高贵清雅、富贵无疆,双喜结寓意双喜临门,双钱结寓意财源广进……那车前窗上挂着的红红的平安结寄托着家人温馨的祈愿,吉字结、磬结、鱼结合成“吉庆有余”的意思。在新婚仪式上装饰的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烟袋上的蝴蝶结因“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一根长长的丝线,曲曲折折中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串中国结就是一串代代相传的祝愿。
⑥中国结所展现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审美内涵,对炎黄子孙而言更有着独特的寓意。绳线曲折回环、紧密相连,正如炎黄子孙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如今,中国结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我国传统佳节,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驻守乡土的亲人,对所有炎黄子孙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1】下列不属于中国结编制分类的一项是( )
A.基本结 B.装饰结 C.变化结 D.组合结
【2】下列关于中国结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结为我国所特有,它是上古时期就已出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历史悠久。
B.中国结得名的原因与其外观对称精致有关,它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
C.中国结在编结原理相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技法编结出类型不一、各具特色的结饰。
D.中国结在《红楼梦》中有记载,清代称其为“络子”,是专门用于女性服饰的装饰品。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结以其独特的神韵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唯一象征,北京申奥时深得各国的青睐。
B.为达到整体美的效果,古玉一类的物件应配编含蓄色调的结,要讲究搭配的协调性。
C.中国结变化万千只能靠组合技法,利用线头并行、耳翼延展及勾连,将各种结灵活组合。
D.中国结蕴含炎黄子孙团结一心的独特寓意,所以,挂有中国结的地方就一定是华人家庭。
【4】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中国结与炎黄子孙的关联,富有吸引力。
B.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表示绳纽出现的频率,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结图案寓意丰富美好。
D.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得名、工艺、编制、搭配及图案寓意等相关内容。
【5】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疫情期间,许多医护人员为抗疫作出了贡献。中国结样式丰富,寓意美好,很适合作为礼物给医护人员送上一份祝福。如果是你,会做什么样的中国结?结合文本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节选)
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拉起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接着,他庄重地说道:“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地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
“‘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了这里,为您立下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慝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续陪伴我们。希望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我不能’先生,您安息吧,从今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1】联系课文想一想“我不能”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娜老师说这些话是为了告诉学生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警醒与激励自己,请你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学类阅读。
记忆中的相思树
①又见相思树,在这个萧索的深秋里。每每遇见相思树,总会忆起外婆,忆起外婆家那片浓郁的相思树林。留在记忆深处的永远是最初的美丽。
②外婆家临溪而建,门前溪水潺瀑,清澈见底。一条溪岸左右延伸,岸的下边栽种着许多相思树,粗壮的枝干,刀形的叶子,葱郁成林。屋后,一条水渠依着墙脚,欢快地流淌着。水,明镜透彻,清晰可见底下的沙石。小鱼、小虾肆无忌惮,时不时轻咬你一口,软糯的小脚丫常常来不及感受这蜻蜓点水式的亲吻,便“倏地”一声,向前游去了。沙螺与沙石为伍,安静地养在闺中,只待抹去青涩,再准备出嫁。边上的相思树永远是这个舞台的观众。
③这些高大粗壮的相思树静静地挺立着,成了这条水渠忠实的守护者。其中一株醉卧在清清的渠上,仿佛为孩子们量身定做。闲暇时,这里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爬树、捉鱼、游泳、淘沙螺……天然的游乐场所,野趣十足。倦了,困了,便爬上醉卧树,看天空一抹湛蓝,听枝间鸟雀欢唱。阳光,透过细碎的树影筛落;树叶,跳起了窸窣的舞步。枕着相思树的粗枝,仿佛睡在母亲的臂弯里,温暖、踏实。
④童年时代,外婆家成了我牵挂的远方。小溪、水渠、相思树,还有广阔的天空,为我编织着五彩的梦。只记得那时候,特别喜欢上外婆家。
⑤多少次放学后,我和同龄的堂姐互相怂恿,而后,背着书包,踩着搭石,悄悄地来到溪岸底。两个小脑袋时不时偷偷地探出来,透过相思树的枝干,看看门前有没有晃动的身影,期盼有人及时发现我们,然后自然而然“请”我们到家做客,享受外婆给我们的额外福利——一碗长寿面。
⑥儿时的心思总是这样阴晴不定,总是在矛盾纠结中度过。一天,我又开始想念外婆,想念那片绿绿的相思树林,便吵着闹着要去外婆家。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并约法三章:今晚必须留宿外婆家。这次,我想也不想,竟爽然答应了。
⑦像每次一样,一到那儿,我便和表哥表姐表弟绕房前屋后玩个遍,那片相思树林也因为我们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玩疯了。从太阳初升到日落西山,时间如沙,滑落指缝,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吃过晚饭,看着薄冥的夜色,我的心又开始无从寄托了。于是,一个人悄悄地来到相思树下,偎着树干,开始拼命地想母亲,想着想着,眼泪就夺眶而出。当做完家务的外婆找到我时,我早已泪流满面。但我不敢出声,因为清晨许下的诺言。外婆看出我的心思,一声“阿狗,怎么啦?”勾起我多少委屈,终于转无声为抽泣,再转抽泣为嚎鸣,那哭声在暗夜里显得格外凄惨。相思树静立着,发出同情的声响,树梢上的月儿也显得薄凉。外婆惊慌失措,慈祥的脸上挂满了焦急。最后,连哄带骗把我带回屋里。
⑧我坐在煤油灯前,拨弄着火苗,想家,想母亲,脸上依旧挂着泪珠,不说一句话,也迟迟不肯去睡觉。外婆默默地陪着我,绞尽脑汁挽留我。时间一分一秒艰涩地流动着,犹如沙漏坠入我惶惶不安的心房。夜,出奇的静。这样僵持了很长时间,外婆又开始劝说。这一次,我声泪俱下,爆发力比上次更猛。我不顾形象地大哭起来,哭声让人听出了绝望。此时,外婆也陪着我,泪水滑然。最终,我的眼泪软化了外婆,她找来舅舅,苦口婆心地说服舅舅连夜送我回家。
⑨时过境迁,再次去外婆家,那片相思树林已经不见了,只留下几个寂寞的树桩。那天,我呆站在那片空地上,不知为何,心里空落落的,有点失魂落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回不到最初的样子。我怅然若失,因为埋葬了的相思树,因为逝去的快乐时光。从此,我把相思树的影子刻进我的骨血里。
⑩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相思树,想起那个与外婆泪雨湾沦的夜晚。不得不说,相思树是一首思念极致的诗词。它赋予我的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一段天真;烂漫无知的童年。
⑪外婆去了,相思树不在了,惟有美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1】童年时代,“我”特别喜欢上外婆家,是因为( )
A.欣赏乡下人家晚景美。
B.外婆会给我们的一碗长寿面。
C.能够与表哥表姐表弟相处玩耍。
D.能够给“我”编织着五彩的梦。
【2】时过境迁,再次去外婆家,我怅然若失的原因是( )
A.童年天真烂漫。
B.快乐时光逝去了。
C.相思树是孩子快乐的天堂。
D.那片相思树林充满勃勃生机。
【3】“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并约法三章”指的是( )
A.到外婆家不再贪玩。
B.晚上必须留宿外婆家。
C.在外婆家不准哭闹。
D.晚上陪伴母亲回家。
【4】文章第三自然段环境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孩子们欢乐的心情。
D.写出了乡下的美丽景色。
【5】“相思树是一首思念极致的诗词”中的“思念极致的诗词”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文章以《记忆中的相思树》为题目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尾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喜爱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此时,当你伫立于窗前,观赏着窗外纷扬的雨,呼吸着廷院中湿润的空气,你会暂且遗忘那夏日的灼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番舒畅心肺的清凉!
【1】下面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暂(zhàn)且 疾(jí)风骤雨
B.暂(zhàn)且 疾(jī)风骤雨
C.暂(zàn)且 疾(jí)风骤雨
D.暂(zàn)且 疾(jī)风骤雨
【2】下面词语中,划线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浩荡
B.廷院
C.纷扬
D.舒畅
【3】“清凉”中“清”的意思是( )
A.明白,不混乱。
B.清除不纯成分以纯洁组织。
C.一点儿不留,净尽。
D.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
【4】下面词语中的“征”,与“踏上征途”中的“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征程
B.征求
C.征集
D.特征
【5】文中画线字“肺”的第五笔是( )
A.?
B.丨
C.丶
D.一
【6】下面诗句中,能用于描写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的一项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3、妙笔生花
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迹的人是英雄,在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人是英雄……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请以“震撼”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1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歇时,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③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⑤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呼唤“生命”,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B. 写小飞蛾,是为了告诉人们:小飞娥是一条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C. 心脏的跳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了“我”,让“我”严肃地思考人生。
D. 文章呼唤人们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得光彩而有价值。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擎天撼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忍不住放了小飞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②③自然段的作文例,分别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三个方面是:
① ;
② ;
③ 。
【6】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分为三个层次。仿照下面对第一层次要点的概括,归纳第二,三层次思考的要点。
第一层次:要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有意义。
第二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瓜苗才存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将怎样应对?乘坐时间机器,穿越到几十万年以后,环境、人类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拥有一台能读懂人类想法的电脑,会发生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个奇特而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合理、丰富;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