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北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会查字典。

    (1)“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最后一笔是______;这个字是______结构。

    (2)“晃”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用它们分别组词:____________

  • 2、文学常识、文化知识活学活用。

    1.丽丽取得了好成绩,便认为自己是最努力的人了,老师对她说,其实别人也许更勤奋,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都已离去了才想起。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__________________、西岳__________________、中岳__________________、北岳__________________、南岳__________________

    6.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现在应该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那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

  •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句“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像这样的诗句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 ,日子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_____;默默时,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_______的特点。

    (3)元宵节猜灯谜 ,端午节吃粽子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 ,重阳节___________。这些节日习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悠久的文化传统。

    (4)《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的人,《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5)通过半学期的学习 ,我们积累了“__________ ,老大徒伤悲”的诗句 ,还知道“路遥知马力,________”“近水知鱼性,_______”等名句,还明白了过年吃年糕寓意________

  • 4、我会按要求填空。

    “穷”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穷”在字典里的解释:①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②达到极点;③尽,完。“穷凶极恶 ”中的“穷”应选解释_____,这个词是______。(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填序号)

  • 5、形近字组词。

    _____  灌_____  绞_____

    _____  罐_____  饺_____

    _____  澡_____  络_____

    _____  操_____  洛_____

    _____  稍_____

    _____  梢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①立根      。②

         还坚劲,③任尔东南西北风。④

    注:①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②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③坚劲:坚韧刚劲。④尔:你。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

  • 7、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几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首先提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的目标;后来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其实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吗?”丁肇中继续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对于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的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程度。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1用波浪线画出你感觉写得好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其实谁心里都明白”中的“答案”的含义是________

    3丁肇中回答“不知道”的原因是(    

    A.他不会回答

    B.他不能回答

    C.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 10、   奇妙的人体

    ①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人体,其构造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②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它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人脑平均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仅在10瓦左右。如果用与脑神经元数目相同的相应半导体器件制造一台计算机,其体积将有1万立方米,是人大脑体积的600多万倍,需要电能1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7—1010比特的信息,而人脑的信息容量可达1015 比特。

    ③人的心脏像一部有双重功能的水泵,通过压力将血液注入循环系统。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9000多公里长的血管永不停息地流动着。血液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人体细胞来发挥的。血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输送给细胞,然后再提取细胞排出的废物。血液从心脏流出再返回,一次完整的循环连一分钟也用不了。血液流动的血管粗细不一,粗的直径约2.5厘米,有自来水管那么粗;细的如毛细血管,细到血球必须排成一行才能依次通过。血液中有红血球和白血球。圆饼形的红血球数量约有25兆,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白血球约有250亿,它是卫士,一旦发现外敌入侵,就会迎上去攻击;同时它也是清洁工,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④心脏由粗壮而坚韧的肌肉构成,大小仅相当于一个拳头,但它的机械性十分惊人。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动10万次。它每天排出血液9000多升,在人的一生中排出的血液总量大约2亿公斤。心脏的瓣膜类似阀门,使血液顺着单一方向流动,避免倒流。现在,心脏已不再被认为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但是它那优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能仍然使人赞叹不已。

    ⑤随着科学向自然奥秘的进军,人们不断发现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现象。譬如,从心脏上取下的一个细胞,在脱离心脏后仍能继续跳动。科学家还发现,在培养皿中的两个心脏细胞,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跳动,但是当它们接触到一起时,便同步按照相同节奏一起跳动。

    ⑥呼吸几乎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的。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我们每分钟呼吸18次,每次吸进0.5升空气。我们体内的呼吸系统很像一个风箱,隔膜向下压,胸膛壁随之向外扩张,使空气流进,填补因体积变大后出现的真空。气管向下分成两个支气管,各与左肺右肺相通。两个支气管又分出许多小的支气管与肺连成许多小通道。从结构上看,肺的外形很像一棵树。因此有人把肺的结构称为支气管树。支气管树上最小的枝叉分别与肺泡相连。一个肺泡只有一粒米的1/10,人肺共有3亿个肺泡。肺泡之间是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网,肺泡与血管中间有透明的薄膜相隔,通过这种薄膜,红血球可以提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随着人体运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肺和心脏可提供的空气和血液是实际需要的10倍。

    ⑦人体还是一座复杂的工厂,能够把原材料加工成能量和身体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消化系统是这座奇特工厂的主要车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人体所需要的物质,除氧是从呼吸获得以外,其他都必须从食品中提取。我们吃东西之前,口内就准备好了唾液。唾液中主要是水以及各种消化酶,唾液的功能是帮助咀嚼和吞咽食物。食道一直通到胃,是一根长20多厘米、直径不到2.5厘米的管子,食道壁布满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使食物慢慢往下移动。胃壁可以蠕动食物,并可分泌酶和胃酸,使之与食物混合。胃在正常消化时所产生的胃酸能把地毯烧穿,胃壁上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着胃壁不受胃酸的腐蚀。整个消化过程大部分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胃主要起原料堆积站的作用。小肠的内壁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绒毛,绒毛的作用是促使营养变得更能使人体吸收。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需要一天时间,全程9米多。

    ⑧人的骨骼既结实又轻便,仅占体重的18%。健康的骨关节表面都有一层光滑的软骨组织和起润滑作用的粘状液体。据说,这种液体的润滑作用是迄今为止任何人造的润滑剂都无法与之媲美的。人体共有206块骨头,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固定肌肉与骨骼的腱极为坚韧,能承受每平方英寸8吨的压力。全身的骨头有一半以上分布在手和脚上。在跑步时,人的腿和脚每平方厘米平均要承受350公斤的压力,跳高时所承受的压力是跑步时的4倍。手是人体构造的精华,是大脑的得力侍从,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手还是世界上最多能的工具,每只手共有25个关节,可以做出58种截然不同的动作。

    ⑨人的所有这些奇妙而又复杂的自然结构,都包在一层类似外衣、有弹性又不透水的皮肤里。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一个人普通的皮肤将近2平方米,重量约2.9公斤,厚度不到1.5毫米。皮肤上有汗孔,人体共有200万个汗孔,这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一部分。人在剧烈活动时,体内温度可以比平时高出7度;这些余热就是靠出汗来散发掉的。我们的肌肉伸缩时产生的能量,1/4是有用的,剩余的3/4则转化成热量。表面看来,人只有在剧烈活动时及在高温条件下才出汗,其实不然,人始终处于出汗状态,每天要出0.5升以上的汗。

    ⑩今天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所创造的奇迹是他的祖先做梦也想不到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多么好的艺术品,他的外形美妙奇特,它的动作又像天使。人是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的化身。

    1第②段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了人脑体积小、容量大、耗能低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先后从人体的哪些方面来说明人体“奇妙”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的骨骼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学过的生理知识,谈谈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健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一)梦话

    满分5 manfen5.com你睡着了你不知道

    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

    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

    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

    你在梦中呼唤我呼唤我

    孩子你是要我和你一起到公园去

    我守候你从滑梯上一次次摔下

    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

    如果有一天你梦中不再呼唤妈妈

    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

    啊,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

    妈妈的期待是惊喜和忧伤

    (1)阅读诗歌第一节,简要说说妈妈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有什么不同。(2分)

     

     

    (2)妈妈的期待为什么既是惊喜的,又是忧伤的?(2)

     

     

    (3)请对诗中妈妈的形象作点评价。(2)

     

     

     

  • 12、现代文阅读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chǔ  chù)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了珍稀动物经常出méi )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颗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cuàn  chuàn)出来,还没等你完全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 )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在照境子。

    1用“√”找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文中写了哪四种珍稀动物?

    _________________

    3给划线字选择恰当的义项。

    ________①看  ②看待  ③观察,视察

    镜子________①照相,摄影   ②按着,依着   ③对着能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他人的影像。

    4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________你去九寨沟,________会看到神奇的景观。

  • 13、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1)读上面这段话,你领悟到该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子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向学生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有意义的问题?并希望学生怎么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

     

     

  • 14、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填空。

    “五一” 小长假期间,小明同学报名参加“庐山一日游”。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

    杭州

    4月30日

    多云,21℃-15℃

    5月1日

    阴,25℃-17℃

    5月2日

    阴转多云,25℃-19℃

    庐山

    4月30日

    晴到多云,21℃-13℃

    5月1日

    小雨,15℃-11℃

    5月2日

    小雨,20℃-12℃

     

     

    1l.小明同学旅游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____。从两地的天气预报中我们至少可以提取到两个信息,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根据天气预报向游客作出什么温馨提醒呢?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句子改成字句和字句。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回忆教过你的老师,

    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写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事。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