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读了《浪淘沙》这首诗,我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不贰过。
3.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5.众皆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___,水迸,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水落石(____) 风调雨(____) 自(____)自(____) 好高(____)远
(___)谋(___)计 万丈深(____) 奄奄一(____) 五(___)四(____)
3、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莺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楼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淡风轻近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淡风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谓偷闲学少年。
将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马诗》这首诗中,描绘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石灰吟》这首诗中,表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保持高洁的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竹石》这首诗中,描写竹子扎根坚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3)燕子____了,有再____的时候;杨柳____了,有再____的时候;桃花____了,有再____的时候。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出生,生长 (_____)
2.脆弱,敏感 (______)
3.奇特怪异 (_____)
6、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9、阅读理解
监狱里的锻炼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王若飞经常采用哪些锻炼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为一个被敌人迫害,甚至可能不久就要离开人世的王若飞为什么要经常锻炼身体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王若飞的故事,我想到了李清照的诗句: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4】你还知道哪些像王若飞一样的英雄呢?请写出两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搜集关于王若飞的资料,来纪念这位革命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②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微笑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文中画“ ”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A. 这是托德在恭维我,因为他认为我是个有钱人。
B. 这句话是反话,托德在挖苦、讽刺我是个穷人,根本没有钱。
【2】语段②描写的是托德的笑容,分号前写的是托德________时的笑容,分号后写的是托德________时的笑容。
【3】托德的笑容为什么凝结了起来?________
A. 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B. 他感到难堪、窘迫,更多的是对钱的贪恋之心使他忘记了继续笑下去。
【4】从语段①和②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________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托德。
11、阅读短文。
孝心
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了女孩一个月饼。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者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模糊了。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她就是女孩的母亲。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它让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这个……”
其实,月饼早已发霉了……小女孩不懂。
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不,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
【1】在本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贫穷______ 模糊______ 生疏______ 镇定______
【2】用“__”画出第2自然段中小女孩由月饼产生联想的句子。
【3】第3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急切、喜悦、关心、爱护、幼稚、可笑)的语气。(用“√”选出,多选)
【4】你认为小女孩的做法对吗?是不是太傻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________,几下就扫得________。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________,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________的乐谱。
【1】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________,几下就扫得________。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________,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________的乐谱。
【2】用“_____”在文段中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从画“_____”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呀!夔(kuí)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呀!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作响。
三峡的船好险哪!江水翻卷,旋涡连旋涡,波浪推波浪。许多小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波浪漂着。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又好像妥沉入江中……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但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着簪(zān)子,身上拖着绿色的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他的妻子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日晒雨淋,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山巅”的“巅”是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画。
【3】这篇短文第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___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峡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
【4】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什么,把水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爸爸戴上眼镜,认真看了起来。我在一旁等着。他看完后瞅了我一眼,说:“挺好,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写的强多了。只有一个地方,要是换了我的话,我是要改一改的。”
1.“强”的意思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认真”这个词语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3.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这个词语不准确,马上改过来”吗?
15、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9、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特殊的日子,总让人记忆犹断。在那一个特殊的日子,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情呢?请以《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②注意细节描写。③不少于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