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迎客松________,枝干遒劲,虽然________,却仍然郁郁苍苍,________。
(2)富兰克林坚持做“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________;谈迁面对________的打击,毫不气馁,写出了《国榷》;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写出了药学巨著________,这些事例都给予我们启示:目标专一而不________,持之以恒而不 ________,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这几句话用诗句来表示是________。表达友情的诗句你知道的还有:________。
(4)“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出自古典小说《________》。由这部小说你还想到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联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改编题)
(1) 古诗词中抒发了作者情怀的语句很多,如“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________ ,_________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总称。
(2) 满招损___________。知过必改___________。户枢不蠹,___________。从善如流,___________。钟不敲不响,_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
(3)吴国少年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卢沟桥烽火发生在___________时候,你从大刀队员们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聂荣臻将军救下两个孤女对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你认为这部作品吸引读者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___的聂将军,____________的杰克,游览了____________的三亚,____________的烟台的海,课后我还读了《西游记》中的小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本单元学过的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七八(___) 哄(____)(___)笑
万(___)得(_____) 能(___)善舞
两(___)三(____) 张(____)结(____)
一(_____)所(_____) 师传身(_____)
(1)类似画“ ”的含有数字的词语,我还能再仿写一个:______
(2)画“﹏﹏”的词语含有一对(___),我还能再写出一个类似的词语:______
(3)元宵佳节到了,村里处处______,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选词填空)
4、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写一句话。
(_______)头(_______)气见(_______)知(_______)(_______)尽(_______)舌
(_______)空(_______)惯头(_______)目(_______)(_______)知(_______)福
(_______)箱(_______)柜天(_______)海(_______)(_______)兵(_______)政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拼音小魔术。看例子填空。(8分)
xiān xī’ān
例: 鲜 → 西安
piǎo pí’ǎo jiè ( )
漂 → ( ) 界 → 饥饿
fā nàn ( ) dàn gàn ( )
发难 → 翻案 单干 → 档案
6、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草色 B.鲜花
【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和(______)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 ”和“ __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1】“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o”,意思是_______。
【2】诗的前两句营造了______的环境,从“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A. 稀疏 B. 密集 C. 疏远、生疏 D. 开通
【2】“残酒”指的是( )
A. 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 B. 别人喝后剩下的酒
C. 质量低劣的酒 D. 还未消尽的醉意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A. 浓睡人 教训语气 B. 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
C. 卷帘人 不耐烦的语气 D. 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A. 初春 B. 暮春 C. 盛夏 D. 金秋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很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很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公园里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以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深沉安慰的小小的错误。
我实在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本文选自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的散文集。其散文文字清新、质朴,带着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1】如果把文章分成两部分,你打算怎么分?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和“我”的“美丽的错误”各指的是什么?
父亲的“美丽的错误”:________。
“我”的“美丽的错误”: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些错误是“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片段,回答问题。
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kōng kòng)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quān juàn)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1】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让鲁演逊感到恐惧,担心的是________。他为自己的住所建造的防御设施是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为什么要“将羊群分几个地方圈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结合语段想想鲁滨逊为什么会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长大,意味着……
(1)“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2)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3)终于有一天,我考进了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4)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5)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后,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6)渐渐,“长大”也在繁重的学业中被淡忘。
(7)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8)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9)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
(10)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不但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而且很信任我。她告诉我她的生活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能做到的事。
(11)我并不是敷衍她,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
(12)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3)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
(14)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15)吃饭时,我边吃边小心地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暴风骤雨”,但父亲却只是盘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并嘱咐我不能只是表面应付,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6)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17)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敷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从小到大“我”对“长大”的三种理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自然段画横线的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在短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4)自然段中“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_____________。
【5】“许多人围过来,我有些惭愧”,“我”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父母说“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勤杂工到数学家的华罗庚
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真是天有不测风雨。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但是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身残疾。华罗庚一瘸一跛地又去上工了,做的还是老本勤杂工。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把疼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
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工夫的热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
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睿智识英才的故事。1985年,75岁的华爷爷带着一丝微笑和欣慰离开了他追求一生的数学事业。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
【1】下面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邀请华罗庚去清华工作的是熊庆来。
B.华罗庚18岁时的数学老师是金坛学校的校长。
C.华罗庚直到75岁离开人世时还是一位勤杂工。
D.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后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标出,并说一说这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
【3】年轻的华罗庚有怎样的不幸?他是怎样对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第一自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罗庚年轻时代,在学习生涯中遇到过两位“贵人”,他们分别给了华罗庚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华罗庚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对你有何启示,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一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1、读第三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4、解释下列词义。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①“我”这一类的年轻人( ) ②所有晚辈( )
③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 ④王勃( )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
(3)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7、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8、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最不喜欢的人
我最不喜欢我爸爸,因为他不关心我,简直不像我的爸爸。
爸爸只不过是一名小学教师,可他却比大干部还要忙。上班他比别人提早一小时,下班他比别人推迟一小时。家务事都落在可怜的妈妈身上了。有一次,我实在憋不住了,等爸爸一进门,我就向他开了一炮:“爸,你怎么才回来?”爸爸淡淡一笑:“好孩子,爸爸在学校批改作业呢。”晚上,我们都睡了,只有爸爸还在一个劲地读呀,写呀。我真不明白,老师备课比我们学生背书还难吗?
一天中午,爸爸按时下班了,可是他身后却拖着一条“尾巴”——带了个学生。我和妈妈不解地看着他俩。爸爸又是淡淡一笑:“这孩子父母都出差了,就到我们家当个临时儿子吧。”说着,就把这位学生带到饭桌旁。
别人的家长_______利用星期天为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_______我爸爸一到星期天,_______为生病的学生补课,_______辅导后进生学习。
每当我看见别人的爸爸带自己的孩子逛公园时,就非常羡慕。唉 爸爸要是能带我逛一次公园那该多好啊 可是爸爸始终没有满足我的要求 当我再次向爸爸“抗议”时 爸爸抚摸着我的头 仍然淡淡一笑 孩子 等你懂事了 就会喜欢爸爸了
【1】给短文末尾一自然段补上标点符号。
唉________爸爸要是能带我逛一次公园那该多好啊________可是爸爸始终没有满足我的要求________当我再次向爸爸“抗议”时________爸爸抚摸着我的头________仍然淡淡一笑________孩子________等你懂事了________就会喜欢爸爸了________
【2】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可是、不是、总是、就是”选填到文中横线上。
别人的家长________利用星期天为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________我爸爸一到星期天,________为生病的学生补课,________辅导后进生学习。
【4】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从中选取一个论点,写一篇议论文,用具体事实说明这个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