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一诗选自《____________》。这首诗借____________的神话故事来抒发女子离别相思之苦。这首诗既写了牵牛星,也写了________;表面上写的是天上的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其实写的是___________对丈夫的思念。
这首诗用了很多叠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使整首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整幅的布帛,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流下的泪零落成雨,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情景。
2、将古诗、名句补充完整
(1)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4)_____________________,戒奢以俭。
(5)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AABC”式的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大火 ________无为 ________待哺
________于怀 ________私语 ________有礼
________道来 ________不休 ________如生
4、《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地球是一个半径的为6400千米的星球。______
②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成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______
③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______
6、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____ ”和结句中的“__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是运用了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词语。
故人:________
下:__________
尽:__________
惟:__________
【2】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3】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写送别的诗很多,请你再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欣赏。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 dà jīng shēn (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10、年糕
新年食品当中,我独爱年糕。
它们圆滚滚、亮晃晃,一看到它们,我心中便自然而然地生出喜庆之意、圆满之感。
小时候,我曾有一段时间,寄居在祖母家。每年岁暮,喧喧腾腾地准备过年的当儿,我最爱的,便是看祖母做年糕。
尽管市面上有现成的糯米粉出售,可是,祖母担心那些糯米粉掺进别的杂质,所以,每年总买大包大包的糯米回来,自己磨。她一面转着那古老质朴的小石磨,一面虔诚地喃喃自语:“年糕年糕年年高。”
把感望寄托在传统食品里的这种美好的情愫,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
磨好了的糯米粉,像白雪一样,高高地堆着。祖母在糯米粉中加入水、糖,搅匀;
然后,在圆形的铁罐里妥妥帖帖地铺上剪成圆形的蕉叶,小心翼翼地倒入拌好了的糯米,再把铁罐一只一只地搁在炭炉上面的蒸笼里,蒸上几个小时。
蒸好的年糕,软滑如水,不黏牙,不滞齿,切片而食,幽香绕舌,那股适口的甜味,晃荡晃荡地由喉头轻飘飘地流进了胃囊里,通体舒畅。
别人做年糕,做不出同样的水准,登门讨教,祖母在倾囊相授之余,总会加上这两句话:“磨粉的时候,心一定要诚。年糕小气,你心不诚,便做不成。”
祖母已去世多年了,然而,每逢新年吃年糕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祖母磨粉时那一张虔诚至极的脸。而这些年来,“你心不诚,便做不成”这句话,也成了我重要的处世哲学。
【1】年糕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详细写的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六步完成。
【3】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在介绍饮食的时候,要抓住它的______和_______等来写。
【4】试着运用本文中学习的方法介绍一款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 | ↓ |
材料二:
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的小学(节选)
在这个(词 祠)堂内,我们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她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儿。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
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什么,每一堂却被她的声音(淘 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小瞧起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姆 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就打过几次架。娘后来狠狠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作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下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一下嘴。她笑了,我也笑了。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说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鸡蛋吃。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能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 䚡)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地笑。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
【2】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说说老师有哪些特点让“我”印象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先后3次写到了女老师的“笑”,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这些“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4】老师为什么寻到“我”家向“我”和娘检讨?你从中体会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下岗了,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儿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也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旅途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jīng zhàn)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盒,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盒里投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响声,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的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我听来,他的吹奏已达到大师级的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达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盒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小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盒里。这一切几乎是悄(qiāo qiǎo)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sù mù)的气氛之中。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读短文中的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出对应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 ) 知晓 ——( )
振奋 ——( ) 挫折 ——( )
【3】按要求写句子。
(1)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20路电车的座位上。(缩写句子,只留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改为陈述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一句中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在正确答案上打“√”。
①“我”脚下的人行道比过去真的变宽敞了。( )
②“我”从双目失明的中年人身上得到了启发,决定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
③“我”有急事要赶紧去办,不能拖拖拉拉。( )
【6】第一段中“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乞讨者的乞讨是“庄重”的呢?请你具体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最后一头战象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 竞) _________。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_________的吼叫。这时,他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_________,吼声激越悲(壮 状) _________,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填空
究(竟 竞)________ 悲(壮 状) 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词
________ 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①“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
②嘎羧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
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中,你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作文、妙笔生花。
同学们,请写一个科幻故事,如: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将怎样应对?乘坐时间机器,穿越到几十万年以后,环境、人类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拥有一台能读懂人想法的电脑,会发生什么呢……
要求:
1.题目自拟。
2.展开想象,写一个奇特而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