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3.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僧也叫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3、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运筹帷幄之中,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
⑥子曰:“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⑦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人生旅途中,难免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大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概括。而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1)万不得____ (2) ____知非福 (3)心平气_____ (4) _____精会神
(5)____然不同 (6)死得_____所 (7)行善积____ (8)能歌_____舞
5、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2)(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
6、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和《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和(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8、阅读词句,并完成练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B.唤取:呼唤,询问。
C.啭:鸟婉转地鸣叫。
D.因风:因为风势。
【3】词的上阕,一个“_______”字直接道出了词人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来与自己同住。词的下阕,通过黄鹂“___________”,写出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之情。
【4】在这首词中,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将______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
【5】美好春光的流逝总是让人感到无限惋惜和伤感,请你再写出两句类似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狼王梦
梗概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绝境分娩
第二章 培养黑仔
第三章 魂断捕兽夹
第四章 重塑王者品性
第五章 寄望后代
第六章 血洒碧空
(内容简介)《狼王梦》是一部以自然主义观点写的动物小说。它以尕玛尔草原和日曲卡雪山为背景,讲述了母狼紫岚为了狼王梦,把希望一次又一次寄予后代,却一次又一次梦想破灭的故事。她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梦,最后无奈地把希望寄托在女儿的孩子身上……
精彩片段
紫岚在老雕尖利的嘴壳啄中自己右眼的一瞬间,趁势将两条前腿钩住了老雕的脖颈,另一条后腿也钩住了老雕的脊背;它一只眼珠子虽然被老雕啄出眼窝了,疼得它浑身抽搐,但它以超凡的毅力忍住了,紧紧地用四肢钩抱住老雕。
老雕这才想起应当在空中做一些惊险的特技飞行,摆脱掉紫岚的纠缠。老雕一会儿敛紧双翅,从几十丈高空直坠地面,在临近地面两丈来高的时候才又突然展开翅膀,掠过岩石飞升天空;一会儿收敛一只翅膀展开一只翅膀,摆动舵一样的尾羽让身体像陀螺似的在天空中旋转;一会儿上下翻飞左右摇晃……但已经迟了,紫岚将自己的身体和老雕的身体紧贴在一起,就像在热情地拥抱的情侣,任凭老雕怎样折腾,再也不放松了。
老雕又朝紫岚的左眼啄去,紫岚的左眼窝迸出一汪鲜血,湛蓝的天空消失了,飘飞的白云消失了,世界变得漆黑一团。它疼极了,趁老雕啄它左眼时相对平稳的飞行姿势,张开狼嘴狠狠朝上咬去;它的眼瞎了,它没咬中老雕的脖颈,它咬偏了方向,咬住了老雕的一只翅膀。老雕猛烈扑扇翅膀,朝紫岚的脸上、头上狂啄滥戳,紫岚的鼻子、耳朵和两颊被啄得稀烂,衰老的狼牙也被老雕强有力的翅膀摇落了两颗,嘴角豁裂了,但它紧闭着颌骨,拼命噬咬,只听得“咔嗒”一声脆响,老雕那只翅膀被咬断了。老雕靠一只左翅膀无法在空中保持平衡,歪歪斜斜向地面坠落。“砰”的一声巨响,紫岚紧抱着老雕坠落在阴暗而又荒凉的乱石滩上。紫岚处在老雕的下方,它的脊背先落地,正好砸在尖尖的岩石角上,所有的肋骨都被折断了,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但四条狼爪仍紧紧地抱着老雕。
老雕也摔死了,它那只左翅膀最后扑棱了两下,便停止了挣扎。
火红的夕阳下,那只金色的翅膀直直地僵硬地伸向天空,犹如一块金色的墓碑。这是老母狼紫岚的墓碑。
这时,山麓那个冬暖夏凉的石洞里,在媚媚幸福而又痛苦的嚎叫声中,五只狼崽呱呱落地了。其中有两只是公狼崽,一只毛色漆黑,一只毛色呈紫黛色,长得特别像黑桑和紫岚。但愿这其中一只将来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狼王。
【1】读一读“章节目录”和“精彩片段”,“精彩片段”可能选自《狼王梦》的哪一章?( )
A.第三章《魂断捕兽夹》 B.第四章《重塑王者品性》
C.第五章《寄望后代》 D.第六章《血洒碧空》
【2】下列插图和片段内容相关的一项是(______),请写出你的理由。
A B C D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片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情节对照表。
情节对照表 | |
老雕 | 紫岚 |
啄中紫岚右眼 | (1)_______ |
惊险的特技飞行,想摆脱掉紫岚的纠缠 | 任凭老雕怎样折腾,再也不放松了 |
先啄紫岚左眼,然后狂啄滥戳紫岚的脸和头 | (2)________ |
(3)__________ | 心脏停止了跳动 |
【4】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金色的墓碑”是为老雕而立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雕殊死拼搏的赞美之情。
B.“金色的墓碑”铭记了紫岚的悲壮,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紫岚无故牺牲的愤恨之情。
C.“金色的墓碑”映射了紫岚的艰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无比赞叹之情。
D.“金色的墓碑”是后代为紫岚立的,表达狼孙们对它的无比怀念之情。
【5】关于片段内容,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交叉描写老雕和紫岚的动作,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场面。
B.片段结尾充满了温暖、幸福、希望,与前面的厮杀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C.通过片段我们可以感受到紫岚身上所散发出的坚韧、勇敢、机智的美好品质。
D.片段结局很悲惨,紫岚不仅伤害了它自己,也伤害了媚媚和它的孩子们。
【6】有人说,紫岚虽然死了,但是它的“狼王梦”一直在延续。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章节目录、内容简介和精彩片段,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下列各题。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一一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的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 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 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儿子回到家里,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 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 ,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他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的,甚至以为那些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了。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刷卡,只管欢畅地啄食、尽情地享用这人间的珍馐吧。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给短文加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
【2】“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儿子吃到了饺子,饺子的缺陷也几乎无法察觉。可是,儿子为什么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文章,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智”的?
_____________
【4】下面两个问题,任选一题作答。
(1)文中横线处,“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横线处,“这人间的珍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桃花
桃树枝头上,探出了一个个粉红的小脑袋。
这些小姑娘像刚睡醒一样,睁(zhēng)开眼睛,望(wàng)着这新奇的世界。看!她们慢慢地张开小嘴,笑啊,笑啊,笑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1】根据短文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世界 ________的春天
【2】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________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朦胧的雾
我喜欢温暖的春风轻抚脸庞的温柔,也喜欢柔绵的冬雪降临手心的凉快,更喜欢让我眼前一亮的晚霞。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那朦胧的雾。
小时候,我还住在老家。大清早,房子外还都是一片又一片的雾。一出门,路都感觉消失了,我仿佛来到了仙境。人们都不是很喜欢雾,但我却兴致勃勃地在清晨赏着那十分奇妙的雾。早上五六点钟,正是雾最浓的时刻。一开门,迎面就扑来一阵雾,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雾,它是千姿百态的。
雾有时像一阵波浪,轻抚着花花草草;雾有时像一头老虎,大雾一来吹得你措手不及;雾有时也像一名舞者,让人眼花缭乱;雾像鸟,像鱼,像蝴蝶……雾啊,你是千姿百态的,十分有趣!
在冬天的雾里看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雾会像纱布一样蒙住你的眼睛,让你幻想着自己就是一阵风,与雾为伴观赏着雾的世界。附近的小河都被覆盖了,河水 随着雾如同飞机一般的速度猛地扎进湖里。最后,这阵雾越飞越远,最终消失在了蓝天的边际。
渐渐地,雾淡了下来,阳光从雾里探出了头,这下子,周围的景又变了。阳光穿过雾照在身上,就像活在仙境里一样,久久地不能让人回过神来。最后,阳光完全融化了雾,雾就像谜一样地消失在了田野之外。
雾,有一种朦胧的美,它吸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
【1】请在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增加文字,使句子改写为拟人句,并说说改写为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选段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黃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括号里,再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破课桌,yǎn______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段句子,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二
一世荫凉
我渴望着拥有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种奢望。
第一次穿裙子是在10岁的夏天。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穿上那条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黑裙子是怎样难捺的喜悦,便不顾正午阳光的赤热,风儿一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尽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狗吐着舌头倚在墙角喘息,还有产蝉的聒噪。
当我大汗淋漓、小脸通红地回到家时,看见母亲弯着腰在菜地里拔草,她顾不得拢一拢掉在额前已被汗水沾住的发丝——母亲精心侍弄这块菜地,指望着用它换来油盐酱醋,连同我们的书杂费用。
我只是沉浸在拥有了这条裙子的兴奋里。我没有在意母亲的责怪,更没有觉出母亲那疲惫的、佝偻着的身子是怎样的刺目,是怎样的触痛我,这是我后来想到的。
但很快地,我便没有了当初穿上裙子时的心情。因为同学们穿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裙子,一个个花枝招展,小公主似的。只有我的裙子黑乎乎的,怎么跑,怎么跳,都像个“老小人儿”,全没有了活泼的气息。同学们的眼光怪怪的,有的指手画脚,有的嗤嗤地笑。我涨红着脸,逃也似的跑回家,把裙子扔在母亲的怀里,不管母亲满脸的惊愕,哭喊着要花裙子。
母亲抱着裙子的手有些发抖,黑瘦的脸上就有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裙子也被泪水浸湿了一片。我慌了,母亲从来没有哭过,他一定是生我的气了。我赶忙扑到母亲怀里,央求道:妈,你别哭了,我再也不要花裙子了。母亲搂着我哽咽着说,慧儿,等我把这茬儿菜卖了,妈一定给你做条花裙子。
那一年,由于贫困,我没能穿上花裙子。那条黑裙子,母亲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包袱里,宝贝似的锁了起来。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我终于有了一套又一套美丽的裙子,渐渐地就把黑裙子淡忘了,自然,还有黑裙子带给我的不愉快。
后来,我发现商店的柜台上赫然摆挂着黑色的长裙、短裙,非常引人注目:大街小巷,姑娘们身着黑色裙装居然是那么端庄,那么飘逸。我不禁对黑色偏爱起来,蓦然想起母亲为我缝制的裙子,便求母亲拿出来,母亲不解地看了我一眼,就开了锁,把它找了递给我。我捧着这小小的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难道是沧桑的往事使得它如此沉重吗?
母亲说,我何尝不想让你穿得漂亮些?那时候家里实在没有一分闲钱。给你做裙子的那块布是你外婆留给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外婆是怎样一分一厘地攒下了两块钱,买了那块布。奔向你能高兴,却不料你嫌它丑。
我看着这条给过我短暂快乐,凝结着外婆的汗水,洒满着母亲泪水的裙子,感觉它是那么亲切。我愧对母亲,由于我的无知,无端地伤害了母亲,她本想送给我一个清凉的夏天,我却不加掩饰地把母亲心中的美好掠夺得一干二净。那条裙子在母亲眼里胜过多少绫罗绸缎,她把最珍贵的东西毫不吝惜地给了我,我却幼稚地否定了它的价值。
如今,这条黑裙子挂在了我的衣橱里。看见它,我便想起那个夏天,母亲在烈日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情景;还有她在灯下一针一线地把母爱注入细密的针脚,为我撑起一世荫凉。
(一)比较词语,正确选择。5
希望 渴望 盼望 奢望 期望
⑴能到九寨沟游玩是我( )已久的事情,今天才如愿以偿。
⑵对于改变家乡面貌我们满怀( )
⑶我( )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 )祖国早日统一。
⑷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贫穷的我来说是一种( )。
(二)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我”捧着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是因为母亲把对外婆的 和对女儿 的缝入了这条裙子中。
(四)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15、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8、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陪伴,是谁陪伴你左右,是什么陪伴你至今……其间,有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并尝试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之中。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