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huāng dǎo(_____) qī liáng(_____) jià zhí(_____) lǐ zhì(_____)
gé jué(_____) xí jī(_____) zhà lan(_____) kǒng jù(_____)
3、积累运用。
1.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6.苟利于民,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再开的时候。
8.在课文的引领下,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的鲁滨逊,临危不惧的李大钊,_________的孔子。
4、读拼音,写词语。
魏格纳用qiū yǐn( )的地区分布zhèng shí( )了自己的“大陆漂移学说”。他在科学lǐng yù( )里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荣誉。可见,我们要从一些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不断提出yí wèn( ),不断探索,zhuī ɡēn qiú yuán( ),因为zhēn lǐ ( )并不遥远。
5、句子中划线的词可以换成哪个词?意思不变。
(1)下雨了,我赶紧拿出雨伞。 (_________)
(2)渐渐地,他们成了好朋友。 (_________)
(3)小老鼠美美地吃着。 (_________)
6、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8、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年味是什么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就到了年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的流逝,年味一天天变浓,那么,到底年味是什么味呢?
平时,我们说味道大多指菜肴及水果等物质的味道,无外乎酸甜苦辣咸几种,年味是否也是如此呢?其实并不是。年味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它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味道,它更多地指的是一种气氛或者说状态。
年味是(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不绝于耳的是各种喜庆的音乐与笑声及祝福声。空气中洋溢的是一种欢快与喜悦。
年味是( )。放眼望去,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派慈祥,大家心情都不错。城市里,大街上,路面整洁,到处挂有“新年快乐”的红幅标语,街道两旁,一簇簇鲜艳的花朵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似乎在向人们微笑致意呢!
年味是( )。每与新年接近一天(农历),年味便更为突出,年味也更足,表现之一便是热闹。商场里,超市中,火车站,汽车站,街道上,到处都是来去匆匆的人,有的忙着买年货,有的忙着往家赶,有的忙着和朋友逛街。乡村亦是热闹非凡。这时,热闹不再只是一个词,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形式。
年味是( )。新年将至(农历),人们都想早点与自己的亲人团聚,无论是车站,还是居民家中,几乎随处可见“新年吉祥,平安是福”之类的温馨话语。人们比平时更注意安全,虽然大家都是步伐匆匆,但心中时刻不忘安全。社会环境更是显示出一派平安气象。
说到底,年味是一种特殊的味,年味不是吃出来的,因为吃是吃不出真正的年味的,而是感觉到的。只有用眼睛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切实地体悟出真正的年味。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绝于耳——______
井然有序——______
【2】把“平安、喜庆、热闹、和谐”还原到文中的括号里。
【3】说说短文第三到第六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们知道了“年味”不是指酸甜苦辣,而是指____。它不是吃出来的,而是要用_____和_____去感悟。结合短文内容可知年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们家乡的年味是怎样的?请你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一读,做一做。
迷人的夏天
夏天是多彩的。盛开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墙上
爬满了绿色的植物,街上飘动着五颜六色的衣裙。
如果有朋友来,从冰箱里拿出黑子红瓤的西瓜
招待他们,那感觉真好!
【1】根据短文填空。
盛开的________ 草地
碧绿的________ 鲜花
绿色的________ 衣裙
五颜六色的________ 西瓜
黑子红瓤的________ 植物
【2】短文写夏天是________的,我认为夏天还是________的。
【3】在夏天里,你感觉很好的事是什么?
11、 燕子
①燕子是鸟类大家庭中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它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大约是麻雀飞行速度的2至3倍。燕子的飞行技巧很高:它们一会儿飞快地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突然间来个180度大转弯;它们还能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又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像一把把打开的剪刀,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减轻空气阻力,使它们能够灵活转弯,这些对飞行都是特别重要的。还有,燕子身体轻盈,平均重量为43.5克左右,堪称是轻量级的飞行员。
③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而且四个趾全朝前,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要在飞行中解决许多问题,如在飞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就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它们高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
④燕子还是捕虫能手。燕子主要捕食蚊子、苍蝇等昆虫,一对燕子夫妇每天可以捕8000多只虫,1个月就可以吃掉20多万只害虫。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称得上是人类的朋友。
【1】短文是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来介绍燕子的。
【2】短文第①自然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燕子善于飞翔的?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自然段的表达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短文中找出“燕子老是在飞”的原因并抄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____”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大约”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燕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1)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
(2)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仅仅因为它身体轻盈。
(3)燕子可以在飞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还能悬在空中给孩子喂饭。
(4)燕子能大量地捕食害虫,是人类的朋友。
12、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那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女儿很早就有个心愿,要亲眼看一看大海。
爸爸对女儿说:“你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暑假时我带你去看一看真正的大海。”女儿听爸爸要带她去看大海,脸上当然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不过,我领你去看海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必须得考多少个优秀才行。”
其实女儿学习不错,考好成绩是经常的事。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她考好,爸爸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买个书包或买件新衣服啦。‖
这次女儿考得仍然不错。
爸爸和女儿开始准备行囊去看海。爸爸对女儿说:“你看海可不能白看,带个笔记本记点什么,回来后写看大海的观后感。”没待爸爸说完,女儿就笑了。她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来这套,这是大人们的一贯做法。我们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或每次春游、秋游,不都是让我们完成这个那个作业,然后还要写什么观后感或游记吗?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写。”
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
女儿脸上一片无奈。‖
他们准备好了外出旅游的东西。小到药片大到雨伞,吃的用的样样带齐。深夜,他们走向火车站,爸爸忽然想起要买包烟,就和女儿一起去了一家小店。爸爸的烟瘾很大。这家小店卖烟时,却强行搭给他两盒火柴。
“我只买烟,”爸爸说,“不要火柴。”
“要烟就得要火柴。”
“我有打火机,不要火柴!”爸爸生气地说。
卖烟的也来了气:“这里的烟和火柴一块卖!”
爸爸望四周瞅瞅,夜深了,周围的商店都已关门,他别无选择。
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1、文章的段落已分好,请用学过的方法给各段概括大意。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的“主动权”各指的是什么?
①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好写,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_______________
②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会想什么,请你模仿爸爸的口气,写一段想法。
14、课文精彩回顾。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线句是一句(俗语 歇后语)(二选一,用“√”标出),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的最后一句话把 比喻成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4】理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20、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仔细观察放学时的校门口,写一写同学们的不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