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A.面积单位。
B.重量单位。
C.长度单位。
D.量词
2、这个小偷屡次逃脱,这次终于抓住了,警察严肃地说:“ 。”( )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熟炼 审视 麻醉剂
B.忍爱 颤抖 肃然起敬
C.吩咐 勉强 神机秒算
D.慈祥 端坐 从容镇定
4、照样子写词语。
玫瑰色 天蓝色 ———— —————
江山似锦 风景如画 ———— —————
5、把成语补充完整。
程(_____)立(_____) 深(_____)厚(______) 绞尽(_____)(______)
运转(_____)(____) (_____)(_____)及待 (_____)中(_____)炭
6、看拼音,写词语
kuài jié bēng tā xī ní
(______) (______) (______)
líng (_____)晨 (______)墓 (_____)角 (_____)罗绸缎
tā (_____)实 糟(____) 崩(____) (____)拉
7、积累运用。
1.《论语》中对君子的品行这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国忧民的陆游也是君子,他为国担忧,为民哀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藏着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江南绿色的山,注满水的稻田,如烟的细雨里飘来声声杜鹃啼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边关黄河奔腾着涌向天边,是一片孤城屹立在高山之巅;“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静静的夜里,飞出的山鸟仿佛惊醒了月亮的静谧。
8、品味句子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1.孙膑的话要读出___的语气,田忌的话要读出____的语气。
2.田忌以为孙膑要通过换马的方法取胜,说明他是一个____的人,孙膑说不用换马就能取胜,说明他是一个___的人。
9、阅读理解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个“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产,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六千年闪,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一千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五百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两百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一百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地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是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么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2】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
“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_) 贡献——(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_______) 黑暗——(_______)
【3】用“ ”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4】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5】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B.这句话是说为人类做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C.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6】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
蜡烛:
11、阅读加油站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有一次,他为了练习作一首描写海洋上狂风暴雨的曲子,冥思苦想了很久。写了好多首,都不满意,最后求助于方子春老师。
俞伯牙来到蓬莱岛上的方子春老师家,苦恼地说:“老师,这首曲子的创作太难了。你能告诉我一些作曲的秘诀吗?”我可以把作曲的秘诀告诉你方老师说但我要到城里办点事等半月之后回来告诉你俞伯牙从海滨散步回家,忽然乌云密布,狂成呼啸,闪电直窜,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往海面上直泼。雷声、雨声、风声、浪声,还有山上的松涛声,混成一片,猛烈地震撼着天地。
俞伯牙听到宏伟的大自然的交响乐,他兴奋地跑回房中。等到风平浪静,一支描写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完成了。
当俞伯牙弹完了自己作的曲子时,才发现老师已站在身后。俞伯牙站起来紧握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我知道作曲的秘诀了,亲身体验,,细心观察,才能写出感情丰富的乐曲来啊!”
1.给第二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给短文选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大自然的交响乐”是指什么?请用“﹏”画出来。
4.俞伯牙弹完自己创作的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后非常激动,那么他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12、微群阅读
(文段一)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文段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í)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文段比较)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这两段话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来展现景物的美。文段二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叶。
(2)文段一写了云雾的________、________,将云雾比作________。文段二写了荷叶的形状________,荷花的姿态是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两个文段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选择一个生活中你喜欢的情景进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的优势
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汉字,在它成为现今世上仅存的象形表意文字系统后,“汉字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一结论,就被名正言顺地载入典籍,并广为流传。
②1977年,钱伟长教授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汉字影响你们现代化。”外国教授对中国教授说,“ _____拼音文字____能救你们, _____你们的文字是无法进入计算机的。当今,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也是脑袋!”
③然而,外国教授说错了,中国人能在6000年前创造汉字,并且使它成为世界众多文字中现今独存的象形表意文字,说明这种文字具有别的文字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今天,中国人已经成功地把这种外国教授断言不能输入计算机的方块字敲进了计算机。
④表意文字形、音、义的多码性,使汉字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像英文这样的拉丁化文字,是采用全息输入的方法(按字符逐个输入),只能靠熟练程度来提高速度,因此太有限了。汉字通过音码、形码、义码几个途径的结合,采用非全息编码输入的方法,计算机的智能化又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同样内容的英汉对照短文,汉字161个,英文字符(字母)778个。汉字以每分钟203.3个的速度输入,输入一个汉字平均击键1.5次—2.5次,161个汉字击键371次,用了48秒。英文以每分钟500键的速度键入,778个字符击键778次,用了1分30秒,汉字比英文将快了近一倍。
⑤20世纪称之为科学奇迹的计算机,有史以来头一次证明: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凝聚了高度智慧的、科学而又实用的文字。当古老的象形表意文字进入计算机神奇的时刻,“汉字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个被外国人、某些中国人重复了无数次的“结论”,竟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1】在第2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关联词语,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就…… 那么…… B.只有……才…… 因为……
C.如果……就…… 否则…… D.除非……才…… 因此……
【2】对汉字输入计算机显示的拼音文字无法相比的优势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有6000年悠久的历史
B.汉字是世界众多文字中现今独存的象形表意文字
C.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形、音、义的多码性
D.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速度比英文快一倍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将加点词语“将近”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全息输入”?什么是“非全息编码输入”?请根据相关语句完成下列句子。
①全息输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全息编码输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拼音文字的全息输入使提高输入速度受到局限
B.表意文字的多码性使汉字显示出别的文字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
C.汉字的多码性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
D.汉字成功地进入计算机证明了汉字的优越性、外国教授“结论”的荒谬性
1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sì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面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 ”。(2分)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3分)
(3)用“ ”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4分)他也许会对( )说: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 、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2分)
15、按课文内容天空。(10分)
(1)《再见了,亲人》课文中志愿军的亲人有 、 、 ,从她们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情中,你感受到了朝中人民的 。
(2)《桥》课文中的老汉是个 的人。
16、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hú dù( ),仍然是那样熟悉。我久久地望着,啊,没变,没变!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啊,kuò bié( )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
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甬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常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我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操场地面用六角形的石板铺成。老槐树、老榆树、松柏、海棠,紧紧地护卫着它,给它一分翠绿,给它一分清新。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淡黄色的墙,红的瓦,绿的檐,长长的走廊,颇有古典风味。我漫步在操场上,xīn shǎng( )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lǎng lǎng shū shēng( ),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铃……”多么熟悉的铃声啊!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有的爬绳,有的拍球,有的滑滑梯,玩得兴高采烈,个个脸蛋红扑扑的。
看,操场中间在举行长绳比赛,十几个精神抖擞的小男孩正在作准备,身上的运动服特别显眼。长绳刚一摆动,中间的一个男孩的腿就绊住了绳,周围的小学生善意地哄笑起来。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又重新跳起来。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当年,为了集体的róng yù( ),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记得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我们全班同学拼命为那十个运动员加油,老师也在一旁助威。有几次红绸差点过了线,急得我们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恨不得跑上去帮着拉一把。最后,我们终于胜利了,捧着那金光闪闪的奖状,大家高兴得蹦啊,跳哇,虽然嗓子喊哑了,心里却甜蜜蜜的。
眼前的情景和我们当年是多么的相似啊!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 ) 忧伤——( ) 垂头丧气——( )
狭窄——( ) 现代——( ) 萎靡不振——( )
3.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该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再次回到母校,走进校门,“我”不禁深情地说了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看着教学大楼、花草树木,听着读书声,“我”回忆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听着“铃……”的铃声,“我”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跳长绳比赛,“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岭素有“国家中央公园”和“中国绿肺”之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秦岭北麓地区不断出现大量违规建设的别墅。自2018年7月至今,一场雷厉风行的专项整治行动在秦岭北麓西安境内展开,大量违规建设在青山绿水间的私人别墅被拆除。
【1】读了上面材料,你读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材料我是从《新闻联播》中看到的。”这句话让你想到了哪一句名联?
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上面材料画线句子中哪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8、课本梳理。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话。
【1】威尼斯在哪里你知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船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窄( ) 快( ) 拥挤( ) 倒退( )
【3】用一个成语代替文中划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6】选文侧重地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7】下列哪个方面不是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少
20、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高塔上,浮云遮住了我的视线。
改为“被”字句: 。
(2)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缩句: 。
(3)看不清山的样子,是因为人在山中。
改为反问句: 。
21、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2、扩写句子。
1.埃及人想出了办法。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3.古埃及有金字塔。
23、小练笔(5分)
学习了《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后,我们明白了,只要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留心,细细观察,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用一段话把你的发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