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B.“呜——”火车出发了。
C.不久,我们就看见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D.“哗——哗——”从远处传来扫地的声音。
2、《草船借箭》一文中,借箭过程中,下列最能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⑥布置周密、准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翻书页 蘸药末 掏耳朵
B.抹鼻涕 拉胡琴 打算盘
C.拧电铃 扳机枪 揿螺丝
4、看拼音,写词语。
chénɡ fá(__________) shuǐ zhài(__________) sū ruǎn(__________)
ɡuǐ jì(__________) xiōnɡ tánɡ(__________) quán tóu(__________)
5、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生活 ( )的夜空
( )的诗情 ( )的歌谣
( )的音韵 ( )的童心
( )的神话 ( )的谜语
( )的世界
6、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①花园里边明晃晃________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阳光下斑驳的影子在微微晃________动。
②严监________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临终之前仍然不忘监________督家人挑掉灯芯。
③他们俩躲在屏________风后面,敛声屏________气,生怕被人发现。
④武松绰________起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对付大虫绰绰________有余。”
⑤能力薄________弱的无名指轻轻蘸了胭脂在脸上涂了薄薄________的一层。
7、看拼音,写词语。
jiā qín wǔ rǔ xī hā
( ) ( ) ( )
huái nán qiú láo wéi nán
( ) ( ) ( )
8、补充下列词语,并从中选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若有( )( ) 情( )自( )
不由( )( ) ( )( )之躯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扑来 ______ 虎尾倒竖、剪 | 武松______ 躲在一边 ______ |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选自《水浒传》,写出你知道的《水浒传》的其他故事名称。(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A.在__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B.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1】将下面的词语填在语段A合适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巍峨雄奇 ②风光旖旎 ③碧波万顷 ④无边无垠
【2】语段A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语段B中“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是个_________句,我可以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先写了世界各地的月亮,又写了朗润园的月亮,联系全文,我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后来有人给富商出了个主意,让富商请人为茶楼题了一条向顾客征求下联的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并夸下海口,如有能对出下联者,到茶楼白喝茶一年,还赠特等好茶十斤。悬挂的上联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这条上联挂出后,果然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但始终没有妙句对出,不过,茶楼的生意确实红火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海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人墨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始终(互为反义词):______ _______ ______
【3】“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的下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提高题。
(1)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抠开湿地上的小洞,把手指伸进去。蛰居在小洞中的蝉的幼虫不知是计,张开前爪,把手指紧紧抱住,结果,便被孩子们拖出来,放进了知了笼中。
⑵蝉的幼虫身上裹着一层角质的铠甲,就像一团黄泥,在笼中笨拙地爬行着。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这可真是一个谜!
⑶苏格拉底同孩子们商量,请他们把知了笼交给他,让他保管一夜,答应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它还给他们。
⑷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
⑸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⑹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⑺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⑻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⑼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⑽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⑾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⑿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⒀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⒁第二天,孩子们看见爬满笼子的美丽的蝉,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实在不忍心让这些美丽的小东西再关在笼子里。他们打开笼门,让它们恢复自由。蝉儿们鸣叫着从笼中飞出,飞进了绿阴。末了,笼中只剩下了一只蝉,一只缩着翅膀瘸着腿的蝉。
阅读问题:
1、文章第⑵段中“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⑸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3、文章第⑽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4、试体会第⑾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5、文章第⒀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6、从苏格拉底的做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13、课内阅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1】在短文方框内加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从短文中找出描写凡卡“挨打”的至少四个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含义。
挨了一顿打: 打发: 打酒:
【4】下面这句话,应该在什么地方作语气停顿?请用∥在句中标示出来。
只 有 老 板 自 己 才 大 吃 大 喝
【5】下面这句话,哪些词语应该重读?请在重读的词语下面画上圆点。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6】短文已经用∥划分为三层,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或者句子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A.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了鸡雏们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母鸡的________。
【2】指出选文中的句子所表现的母鸡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慈爱 勇敢
A.(____) B.(____)
【3】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它还半蹲着”体现了母鸡的温顺可爱。
B.选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勇敢和辛苦。
C.选文暗含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解码汉字“行
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
“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它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中说“置彼周行”,“周行”就是大道。《诗经》中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行”字构成的字也多和道路有关。如“街”“衢(qú)”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可见一斑。
【1】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解码汉字“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对短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A.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引出了下文中对汉字“行”的解码。
B.短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两边做买卖的好地方。
C.短文画“____”的句子中“唯一”一词去掉后意思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使语言更加简练。
【3】请你仿照短文中对“行”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解码,也来解码个汉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卖东西只要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甚至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的东西。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放心吧,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计划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
唯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符合“我”在买鱼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意外——疑惑——震撼
B.疑惑——震撼——意外
C.疑惑——意外——震撼
D.震撼——疑惑——意外
【3】第七小节中,“我”疑惑的原因是( )
A.他不肯卖这条鱼。
B.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C.他不像其他的卖鱼人。
D.他对生命的尊重超乎常人。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本文对卖鱼人进行了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
C.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这个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提示文章主题买下伏笔。
【5】读了文章你感受到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十三小节画线句“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文章中包含了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开心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你说说选文中最后一句, 诸葛亮为什么要“ 仍旧擂鼓呐喊, 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去借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耐磨的人生》(18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shùn sùn)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sànɡ shànɡ)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笨拙( ) 不幸( ) 平静( )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用“﹋﹋”画出有关句子。(3分)
(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功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功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有改动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繁盛——( ) 记挂——( )
【2】短文中划“ ”部分,作者不厌其烦地细数祖父的年龄,你读出了什么意味?请填序号。( )
A.作者对数字感兴趣;
B.作者对祖父的熟悉、爱和依恋;
C.强调祖父长寿
【3】仿照文中划“ ”的句子,用“那……那……那……”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改变语序,不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略了。(修改病句)
给句子治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2、按要求写句
(1)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缩句)
(2)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反问句)
23、平时,你是否注意到汽车后面常贴一些字条,上面写的内容很有意思,诸如,“如果你看清了这行字,就是离我太近了”,“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等等。如果你是一名司机,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