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果洛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技   妒忌   逛街

    B.慈详   特殊   故障

    C.板凳   俊马   铃铛

    D.喉咙   吓唬   床垫

  • 2、选出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埋(zànɡ) 布(màn) 泻劲 都督

    B.罚(chén) 名(huì) 水寨 私自

    C.弓(nǔ) 腮(náo) 胸膛 委托

    D.两(jié) 血 (pō) 拳头 粟软

  • 3、柴斯特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他是(   

    A. 有副好嗓子 B. 会拉小提琴

    C. 自身有魔力 D. 用两只翅膀摩擦发音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诗词积累。

    (1)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3)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农民忙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说到君子和小人在修身正已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两句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感情相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___。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

    (3)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

    (4)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

    (5)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

    (6)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

  • 6、填一填。

    作者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去的时间是(______),看到了(______),写出了它(______)、(______)特点,侧重于(______)描写。第二次去的时间是(______),看到了(______),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的特点,侧重于(______)。

  • 7、请你搜集、摘抄一些关于以礼待人的名言、俗语。

     

     

     

     

  • 8、请你为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从中选择一个造句。

    1.她(   )给熟睡的伤病员掖掖被子,(   )为呻吟的伤病员换换药。

    2.南丁格尔(   )帮助伤病员解除肉体上的痛苦,(   )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3.您带着我走的时候,(   )不许唉声叹气,(   )不许闷头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历经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的“秉性”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一共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___________

    第二层是___________

    第三层是___________

    【4】你都知道哪些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呢?请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祖父的园子

    ①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③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④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⑤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⑥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⑦我说:“谷子。”

    ⑧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⑨我说:“是的。”

    ⑩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阅读文章,说一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概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自然段的“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_____的老人。(  )

    A.勤劳、开朗、对孩子教育有耐心、循循善诱

    B.思念祖国,思念家乡,一心想陪伴孙女成长

    C.无人照顾,生活凄惨,和自己孙女相依为命

  • 11、你一直都对《水浒传》很感兴趣,借此机会找来《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进行了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佚名

    ①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②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座了。

    ③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④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⑤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

    ⑥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⑦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⑧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⑨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内容理解)请你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第③段中“依草附木”这里指的是林冲因听从柴进而随便改变立场。

    B.第⑤段中“木枷”指的是用木板制成,套在罪犯脖子上的一种刑具。

    C.第⑦段中“用了浑身的功夫”一句可以替换为“浑身解数”。

    D.第⑧段中“措手不及”指洪教头无法抵挡,表现了林冲的动作敏捷。

    【2】(内容理解)奇奇根据文章内容编写了一个上联,请你帮他续写下联。

    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_______________

    【3】(人物形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体会林冲的性格特点。

    【链接材料】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义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水浒传》第七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旨情感)请你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捅马蜂窝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A、涌出  B、产生  C、出现)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  )(A、迟疑  B、紧张  C、害怕),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1在括号在选填恰当的词语。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打上“√”

    ①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②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③我开始有些(  ),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④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3想一想,下列语句是怎样生动地描绘了马蜂与马蜂窝的。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线的那多有趣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对、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

     

     妹妹:

     马蜂:

    6在众多的马蜂中,作者只重点写了其中一只,为什么?

    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生灵,所以就有了一种沉重的罪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结社赋诗

    自元妃归省之后,贾政到外地做官去了。贾政一走,宝玉每天就在园中游荡。这天他正觉无聊,忽见探春下帖说要大家一起结一个诗社。宝玉大喜,刚走到沁芳亭,正好碰上贾芸派人送来两盆白海棠。到了秋爽斋,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都已经在那里了。探春笑道:“我不算俗气,偶然起了个念头,写了几个帖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

    这时,李纨也来了。李纨和迎春、惜春三人不善作诗,所以就分别担任诗社的社长和副社长,负责主持、限韵和监场。于是他们便以贾芸送来的白海棠为题,以“门”字为韵,每人各作一首七言律诗。大家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只有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说笑。迎春命人点了一支香。原来这香只有三寸来长,灯草粗细,点起来很快,如果香点完了,诗还没有写成便要受罚。

    探春最先想好了,提笔写出,又修改了一回,递给迎春。她问宝钗写好了没有,宝钗说:“有是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对黛玉说:“你听,她们都有了。”黛玉说:“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经誊写出来,便说:“不得了,香只剩下一寸了!我才有四句。”又对黛玉说:“香要点完了,你还蹲在那潮地上做什么?我可顾不得你了。”说着,走到案前把诗写了出来。

    李纨说:“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要受罚的。”宝玉道:“你虽不善作诗,却善看,又最公道,你的评阅,我们是服的。”众人都点头。

    大家看了诗,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说宝钗的最好,说完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扔给众人。众人看了,都说这首最好。李纨说:“若论风流别致,当然说这首;若论含蓄浑厚,还是宝钗的最好。”探春道:“评得好,黛玉当居第二。”李纨又说:“宝玉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本来就不好,这评得很公平。”又笑道:“只是宝钗和黛玉的两首,还要再斟酌一下。”李纨道:“我是裁判,与你们不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李纨规定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两天开社作诗。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太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是海棠诗开端,就叫‘海棠诗社’吧。”说完,大家又商议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

    1阅读短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填一填。

    起因 经过   结果

    2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出短文中的“下帖”指的是(   )

    A.作诗 B.练字 C.送邀请函 D.扔下帖子

    3人的性格不同,写出的诗的风格也不同。黛玉作的诗的特点是_______,宝钗作的诗的特点则是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用平铺直叙的语言写了大观园内众人写诗结社的雅事,通俗易懂

    B.短文为读者呈现了封建大家族里小姐公子们的悠闲生活

    C.黛玉作诗最为从容,可见她很有才气

    5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十分有特点的人物。短文中有两处正面描写她与众不同的举动的地方,请你用“______”画出来,并写一写林黛玉给你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短文先写了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性格是______;神情是______;而腰鼓则是_________

    【2】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西北__________

  • 15、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选文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

    A. 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B. 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

    3选文第二自然段写楚王刚见到晏子时的表情时,用的词是“      ”,体现了他               。写晏子的表情时,用的词是“    ”,体现了他   

    4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晏子的话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方志敏逸事

    有一次,方志敏到下面检查工作半个月,在返回省会葛源途经家乡漆工镇时,顺便回家看望母亲。方志敏刚到家,那些受苦受难的婶婶们听说了就来看望他。“呦!正鹄(方志敏的乳名)当大官了,难得转来啰!如今兴苏维埃了,大家都奔好日子,可我们家还常缺钱买盐吃。你在外面又照顾不到我们,唉——”方志敏早领会婶婶们的来意,是向他讨盐钱,便笑着答话:“哈哈,我什么时候成了财主老板,回来就可以照顾你们,帮你开销买盐钱!”

    婶婶们涨红着脸,辩解说:“都说你掌管着苏维埃几十万、几百万呢!你们公家饭碗里撒掉两个饭粒也够我们开销一年半载,还在乎这两角子盐钱!”

    方志敏解释说:“我管的花边(银元)是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却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全部用在苏维埃事业上。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

    有一年寒冬腊月,方志敏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从弋阳去参加贵溪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冷得瑟瑟发抖的方主席,令身穿新棉袍的代表们于心不忍,于是合伙买了新棉袄送来,他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的道理,执意不收。一旁的警卫员实在看不过去了,说:“当个苏维埃主席,穿件破棉袄,人家都看不过,收下了又有什么了不得?”方志敏说:“当苏维埃主席,更得事事注意。一个不留意,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反问句,并将其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方志敏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体现了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尼亚加拉瀑布

    ①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它以其( )的气势,( )的水量而著称,是北美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②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尼亚加拉河仅长56公里,却从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横亘着一道石灰岩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因而( ),声震如雷。

    ③瀑布以河床绝壁上的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与美国瀑布两部分。其中尤以加拿大瀑布最为( ),加拿大瀑布又称为马蹄瀑布,形状有如马蹄。瀑布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马蹄瀑布丰沛浩瀚的河水从50米的高处直冲而下。

    ④站在尼亚加拉瀑布的马蹄瀑布下面,①仰头向上望,只看见白练滔天,直泻而下,那一片倒悬的碧波,浩浩渺渺,纵翻横出。这跌落的水练,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气势雷霆万钧。②远处,葱茏的树木,停止了树梢的摇动,它们被这瀑布的雄浑震撼得静立不动了。

    ⑤尼亚加拉瀑布在白天看波澜壮阔,入夜后则是另一番景象。为了方便观看尼亚加拉瀑布的全景,加拿大境内离瀑布不远处设有几个高塔,其中一座塔楼高达160米,通往塔顶的电梯半镶着玻璃,游人可以在电棒升降的同时欣赏风景。

    ⑥当华灯初上,各种颜色的灯光映照着尼亚加拉瀑布。人们纷纷登上塔顶,透过玻璃,望向尼亚加拉瀑布。惊叹声、欢呼声,随着瀑布的飞落而起伏。直至深夜,人们的赞叹声、车流的喧嚣声才渐渐散去,塔顶进入夜的宁静,只有尼亚加拉的马蹄瀑布还在奔腾、咆哮。

    ⑦在美国境内的美国瀑布又称为婚纱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腻,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而得名。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呈漩涡状落下,与垂直而下的加拿大瀑布大不相同,这也便成就了尼亚加拉瀑布的独特的美。

    【1】结合语境,选择下面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雄伟壮观 B.水势澎湃 C.丰沛浩瀚 D.雄浑磅礴

    【2】下面关于“尼亚加拉瀑布”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

    B.尼亚加拉瀑布入夜后的景象,与白天的景象大不相同。

    C.加拿大瀑布分为两部分:美国瀑布和加拿大瀑布。

    D.“马蹄瀑布”宽广细腻,“婚纱瀑布”雄浑磅礴,成就了独特的美。

    【3】本文③—⑥自然段,作者描绘了两幅怎样的图景?给两幅画面各取一个标题。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4】细读第四自然段,句子①运用______描写,句子②运用______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短文第⑥自然段的写法,选择下面的一个情景,写出静态之美。

    放学后的校园 散场的游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写景状物散文。

    晋祠

    ①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米,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②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③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④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⑤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1根据原文填空。

    (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 

    (2)晋祠的美,在____,在____,在____ 

    (3)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认真阅读第②到⑤自然段,第②自然段和第③④⑤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承接 B.总起——分述 C.并列 D.转折

    3在描写晋祠的风光时,作者详写了晋祠的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5认真阅读画“  ”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打“√”,错误的选项后面打“×”。 

    (1)第一个画“   ”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的造型奇特。____ 

    (2)“晋祠流水如碧玉”是李白引用别人的话,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更体现出晋祠水的清澈。____

    (3)“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采用的修辞手法是疑问。____

    (4)“晋祠流水如碧玉”是引用,引用的就是李白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连大诗人都这样称赞晋祠的水,可见晋祠的水清、水美了。____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清热败火  ______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普通      依然   

     惦记    顽强      用途   

    4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花美得   ,美得   。野菊花的 很强,有 的功能,还能    

    5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意。

     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班在三月八日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祝妈妈节日快乐的班队活动。(换个说法)

    【3】红日升起。(扩句)

    【4】蝴蝶飞舞。(扩句)

    【5】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仿写拟人句

     

  • 21、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朋友正陷入困境,有些灰心丧气,我用雪莱的名言来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正如歌德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要学习处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澈见底的小溪从脚下慢慢地流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的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人的感情是细腻的、美好的、高尚的。我们之所以过得快乐,是因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你写下心中最美的画面,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