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
A. 孙悟空 B. 孙行者 C. 美猴王
2、下列词语中,和古人读书求学无关的是( )
A.手不释卷
B.囊萤夜读
C.程门立雪
D.屏息凝视
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B.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C.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D.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4、给五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饮马(yǐn yìn) 稍微(shao shuo) 青螺(luó ló)
即使(jǐ jí ) 围绕(rào rǎo ) 迷蒙(méng měng )
5、黑白分明。(把下面的词语按褒义和贬义归类)
机灵、狡猾、勾结、坚强、残酷、武断、英俊、丢盔弃甲、对答如流、神采奕奕、张牙舞爪、宁死不屈、滥竽充数、果断、从容不迫、阴谋诡计、胸有成竹
褒义词:
贬义词:
6、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出了雪中白桦的颜色美、形态美和光泽美
B.“徜徉、姗姗来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朝霞的动态美
C.从“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可以看出,作者以朝霞衬托冰雪,突出了冰雪的美
D.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踌躇
B.捎微
C.浙江
D.峰峦雄伟
8、查字典。
“隙”字的音节是( ),音序是( ),第三画是( ),部首是( ),去掉部首查( )画。字典的解释有:(1)缝隙,裂缝;(2)空闲;(3)漏洞,机会;(4)裂痕。在“空隙”一词中的解释应选择( )(填序号)。
9、阅读理解。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诗中“和”的意思是( )
A.平和
B.和谐
【3】用自己的话把“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你能再默写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著阅读
水难道是可以吃下去的吗?当然是可以吃下去的。在肉、蔬菜、面包里——在任何一种食物中,水分都要比固体物质多得多。肉里面的水分要比固体物质多一倍,而黄瓜里几乎全都是水分。再来说说你身体里的水分吧,它和新鲜黄瓜里所含的水分几乎一样多。假如你的体重是40千克,那么其中有35千克都是水分,而固体物质只有5千克。成年人的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大约是体重的四分之三。你或许会问:“那为什么人不会淌一地板的水,就像果子冻那样?”奥妙在于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其他的倒并不怎么重要。不错,最重要的就是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假如我们拿一小片肉或者一小片黄瓜放到显微镜下面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饱含汁液的细胞。这些汁液并不是从细胞里流出来的,因为细胞的四面都是封闭起来的。而秘密就在这里。由此可见,水是构成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物质。
(节选自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1】(整体感知)这段选文中,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
A.水是可以吃下去的。
B.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生物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D.水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物质。
【2】(说明方法)除了作假设的说明方法外,画线的句子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3】(探究意图)读画线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进行说明?( )
A.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都是细胞。
B.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的水分含量极大。
D.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成年人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
【4】(思考质疑)文中提到的“细胞”是什么?如果你无法解释清楚,你会怎么解决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牧鹅散记
①我的故乡松江有一句土话—“呆头鹅”,意思就是笨鹅,人们常用来形容人笨,说人家笨得像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笨。
②深秋季节,田里的庄稼收完了,我们每天把鹅群赶到田野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找食吃。我们住的农场,方圆十里地,水塘很多。白鹅常常三三两两地在水塘中闲游,有的喜欢站在塘边洗自己洁白的羽毛。碧水映白鹅,红掌泛清波,如能入画,就是一幅恬静的乡村小景。
③鹅群每天自动回家,十分准时。我看到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时它们也能很准时地回家,可能是所谓的“生物钟”起了作用。
④初春孵(fū)鹅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我们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
⑤母鹅到了繁殖季节,对蛋特别有兴趣。我们定时喂食,给每只母鹅准备了一只小白碗。喂食以后,如果不及时把碗收走,一眨眼工夫,碗就不见了——母鸫把它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上了。
⑥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
⑦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⑧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偷蛋的是机灵鬼,被偷的准是马大哈。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仲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然后拔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⑨鹅并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也许是它们单足静立、侧耳倾听的习惯性动作,让人们觉得鹅总是呆头呆脑的吧?
【1】照样子,给下面的自然段分别加上小标题。
第②自然段:白鹅在水塘中闲游
第③自然段:鹅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⑤自然段“如果……就……”“一眨哏”这几个词语中,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故乡,人们一般以为鹅______,“我”根据观察,认为鹅______。短文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鹅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2、阅读《纪昌学射》后回答问题。(12分)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习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2分)
(2)划线句子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 ),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 )。(2分)
(3)“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中,纪昌是这样练眼力的: ;
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体现在: 。(4分)
(4)我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最根本原因是:
(2分)
(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
(2分)
13、阅读短文。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一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家。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尽管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了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我好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没几个钱。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了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理应由我支付。”
“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说完,他放下了电话。//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知晓——______________后悔——______________
居然——______________信任——______________
【2】文中三个加点的“这”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中“//”分好的层次,写出第二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陌生男子的车的反光镜被“我”的车撞坏了,他打电话来是( )
A.为了追究“我”撞坏他车的责任,想让“我”赔偿修车的费用。
B.感动于“我”主动留字条的行为,想向“我”表达他的谢意。
C.感动于“我”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想知道我是谁。
【5】你是怎样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 )捕捉飞蛾和蚊子( )( )( )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 )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 )能灵巧地避开( )(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1】按原文补充标点并填空。
【2】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试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启发。
【4】人们根据_________的________的特点, 发明了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的_____的特点,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小溪流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1)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气。在教室里,同学们高声地朗读课文。走进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采,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有《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西游记》等杂志,小读者们经常坐在这里津津有味地搏览群书。
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并写一篇习作,写清楚学习的过程。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清楚地写下来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