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信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剪刀、布匹所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项是(  )

    A. 玻璃、窗户   B. 粉笔、黑板

    C. 缝纫机、衣服   D. 锯子、椅子

  • 2、下列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拟人)

    B.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排比)

    C.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反问)

    D.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比喻)

  • 3、下列情节不能表现童话故事“想象奇妙”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A.张三想要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出现

    B.巨人生气地叱责,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C.巨人抱起小男孩,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

    D.海公主们没有腿,下身是一条鱼尾

  • 4、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下面画横线。

    nku.屋檐(yián yán) 捣(dào   dǎo )鬼   冠(ɡuāɡuàn)军

     

  • 5、根据诗文选择。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刘寺中两相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 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 雍诗中是湖色,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 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 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 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 6、“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出神地盯着打开的书。”缩句正确的是( )

    A.大眼睛出神地盯着书。

    B.大眼睛盯着书。

    C.大眼睛盯着打开的书。

    D.出神地盯着打开的书。

  • 7、( )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A.哈巴狗

    B.千里马

    C.应声虫

    D.铁公鸡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qián  kūn   qín láo kū lo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zhì xù zhǔ zǎi   chuān suō   pài  qiǎ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并将第一、二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尽: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漆黑一团。匡衡想读书,可晩上室内又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透过洞口的微微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后来终于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

    1根据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这段话的内容,想想过去听到的故事,用四个字给这个故事命名: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围绕下面哪一句的意思写的?( )

    A.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

    B.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

    C.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后来终于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

    3匡衡为了学习而将人家的墙壁悄悄地凿了一个洞,你赞同他的做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古人好学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试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孝心教育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选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

    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9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基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的……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的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选自互联网)

    (材料三)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家庭收入

    外出和父母打招呼

    主动做家务

    不与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

    35%

    10%

    60%

    10%

    30%

    5%

    5%

    否定

    65%

    90%

    40%

    80%

    70%

    70%

    90%

    从不

     

     

     

    10%

     

    25%

    5%

     

    (选自互联网)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触动你?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知道父母生日”“否定”的占65%,说明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父母生日。

    B.“主动做家务”中“否定”的占80%,说明大部分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辛苦。

    C.“不与父母顶嘴”“从不”的为0,说明所有的孩子都很有个性,很有思想。

    D.“与父母谈心”“吃饭为父母夹菜”中“否定”的比例很大,说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疏远。

    4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孝”的名言警句,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吧,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选文通过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在正确的选项后画“√”。

    A.纳米技术可以杀死全部癌细胞。(  )

    B.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预防疾病。(  )

    C.纳米机器人治疗癌症。(  )

    D.纳米缓释技术缓慢释放药力。(  )

    【3】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谈你对选文第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1结合内容,猜一猜选文选自《宝葫芦的秘密》中哪个章节。

    2关于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中的人物得到宝葫芦的过程都很神奇

    B.奶奶讲的故事充满奇幻的色彩,并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

    C.故事中的李四到龙宫旅游,得到了宝葫芦,想要大花狗,就有大花狗

    D.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凭借自己非凡的能力、真善美的品质,过上了好日子

    3结合画“________”的句子,可以体会到王葆对宝葫芦的情感态度是(   )

    A.得意 B.烦恼 C.羡慕、渴望 D.焦虑不安

    4联系目录,预测王葆得到宝葫芦后会有什么举动或变化,并写出依据。

    预测的举动(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床。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想一想:“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第2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1】加点部分写出了黄继光爬得____________,表现出了黄继光的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黄继光为什么要向前“爬”,而不是“冲”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几年的学习生活,你是不是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是不是懂得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含义?是不是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爱身边的一切……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目写一篇习作,留下你最珍贵的回忆。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