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组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清香 母亲 怀抱 翻了
B.谈绿 出奇 挤在 突然
C.节柏 白华 雪花 晶亮
D.一层 垠色 朝霞 徜徉
2、下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迟钝)
B.立刻、一下子。(顿时)
C.反应迅速快捷。(敏捷)
D.演变。(繁衍)
3、下面四个词语中,“厌”的意思表示“满足”的一个是( )。
A. 十分讨厌 B. 喜新厌旧 C. 不厌其详 D. 贪得无厌
4、下列同学自我介绍时对外貌的表述,最能抓住特点的是( )
A.我有一张可爱的脸,不大不小的眼睛,不长不短的头发,不大不小的嘴巴。
B.我有黑黑的眼球,圆圆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长长的头发,尖尖的鼻子。
C.我的脸很白,可惜的是白净的脸蛋上长了些讨厌的小黑痣,妈妈说我破相了。
D.我是个可爱的小女孩,身材不胖也不瘦,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5、最坚固又不坚固的材料是( )
A.铜
B.铝
C.铁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努力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B. 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C.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我们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7、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对号
气喘吁吁(xū yù) 晶莹剔透(tì tī)
点缀(zhuì zhuī) 恶劣(liè liě)
8、按要求写句子。
(1)不是我们,这些海龟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在句子中使用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不是我们让幼龟受到伤害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幼龟爬向大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他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垂柳(liǔ niǔ) 染绿(ruǎn rǎn) 扑腾(téng teng)
钓竿(gān gǎn) 膝盖(xī qī ) 蹦跳(bèng bèn)
【2】“黑旋风”指《水浒传》里的_______,“浪里白条”指_______。
【3】用“﹏﹏”画出诗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______比喻_______。
【4】“人影”为什么会突然“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峡之秋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了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满山的橘柚树上仿佛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如同一条明亮的小溪。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使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然驶过的赶路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读短文,填一填,画一画。
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三峡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景色的变化。我们能读出作者对三峡美好风光的______________之情。
【2】请用“ ”画出点明三峡的秋天总的特点的词句。
【3】短文中描写的三峡中午的特点是( )
A.朦胧 B.平静 C.热烈 D.明丽
【4】“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鱗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所描写的景物不能体现出“三峡之秋”的特点,只是写出了三峡景色的优美。
B.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所描写的景物富有生机活力。
C.“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跳跃”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气息
D.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金鳞巨蟒,生动形象。
【5】第④段中“长江如同一条明亮的小溪”是因为( )
A.长江到这里变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
溪。
【6】第⑥段中( )像一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A.长江 B.月光 C.阴影
【7】第②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出三峡的秋天明丽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句话说雾是青色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经验,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____)
(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____)
【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利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待(dài dāi)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响了。秘书不耐(lài nài)烦地拿起了听筒。“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电话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fènɡ fèn)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回家时,却又忘记了自己家的地址(zǐ zhǐ)。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把思想全部集中在科学研究的探索上了。
【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_____ 直率——_____ 熟悉——_____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文中最后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具体指的是什么?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鸡
我家买了九只小鸡,毛茸茸的就像九个小绒球。它们都长着一张粉红色的小尖嘴和一对淡黄色的脚。
小鸡怕冷,妈妈把电灯开着放在盒子里,它们就安静了。中午,我把盒子搬到院子里,让它们晒太阳。一打开盒盖子,它们立刻欢乐起来,发出悦耳的叫声。小鸡有各式各样的姿态:有的抬起头,睁着小眼睛向外望,好像在说:“这是哪里呀?”有的扑棱着那对还没长齐羽毛的小翅膀,向上蹦;有的眯着小眼睛,让四月温暖的阳光晒着,像在休息;有的在梳理羽毛。
小鸡要是饿了,就“叽叽叽”地叫。这时把米碟放进盒里,它们就会一窝蜂似的围上来,一边啄米,一边发出悦耳的叫声。一只小鸡啄了一口食,仰起头,小嘴一张一合地吃了起来;一只小鸡啄得太多了,怎么也咽不下去,直眨眼;一只小鸡只顾埋头啄食,不小心踩了另一只小鸡,被踩的小鸡就“叽”地尖叫一声,不问青红皂白地和它“打”了起来;一只小鸡为了半粒米,被别的小鸡包围住,出不去,就想出了好办法,从包围它的小鸡肚子底下,吃力地拱出来,把米吃了。小鸡没有妈妈,但很合群。要是有淘气的小鸡跳出来了,它们就会拼命地叫,呼唤它们的伙伴。这时我把它送回盒里,另外八只小鸡就马上围上来,显出亲热的样子。
【1】用“ ”画出描写小鸡外形的句子。
【2】文中第二自然段有个排比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来写的。
【3】这篇短文详写了(____)和(____),略写了(____)。
A.小鸡的外形 B.小鸡吃食的情形
C.小鸡晒太阳时活动的场面
【4】作者把小鸡当成人来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几乎和长脖子一般粗了。①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两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的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miáo)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②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
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丹顶鹤真有意思!
【1】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本文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赏析。
(1)句①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句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下面是你们学校发出的通知,请把通知的内容转述给你的爸爸或妈妈: 学校将于5月4日下午两点半在操场上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请同学们放学后转告家长,务必准时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请你去观察大自然的某一种现象,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发现。请你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清楚,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