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一句中“阴”的意思是树荫。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一句中“方”的意思是方向。
C.“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一句中“骑”的意思是骑兵。
D.“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中“平明”是指天刚亮。
2、每次回到乡下,我都很羡慕家乡人那种 的生活态度。
A.步态从容 B.镇定自若 C.漫不经心 D.从容不迫
3、“我国正式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转折 D.表示声音延长
4、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行使 混乱 调遣 辛福
B.既将 譬如 分辨 尸首
C.忠厚 预备 饭馆 气势
D.脱离 隐型 奇幼 疏菜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堙于东海(填塞)
B.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C.炎帝之少女 (小女儿)
D.尝与诸小儿游(常常)
6、下列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响动 满月 整齐 讨厌
B.啤气 侍候 朝霞 糟殃
C.藤萝 教炼 呼唤 优虑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表善良内心凶恶的人叫“笑面虎”。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C.《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车胤。
D.《“诺曼底号”遇难记》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好船长。
8、品析诗句。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①这两句诗用_______的寒冷衬托将士们________的热情,表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情怀。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清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这两句诗赞美了墨梅的高风亮节,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②。
注释:①村居:住在农村。②纸鸢:风筝。
【1】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A.放学 B.解散学生
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A.寒冷的风 B.春风
【2】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后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
【3】诗中的“拂”和“醉”写的是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最能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雨过天睛,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自古以来,庐山瀑布以它无穷的魅力赢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青睐啊!的确,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根据文章内容,给短文加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词意,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___________
(2)形容纷乱扰攘、热闹欢腾的情景。 ___________
【3】庐山瀑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因为________
A.有许多文人墨客青睐它。
B.雨过天晴,庐山瀑布那儿经常会出现彩虹。
C.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响彻天空的声响。
D.雨中的瀑布壮观,雨过天晴的瀑布更动人。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作者游庐山瀑布时,先写它的声音________,再写它的_____像白绸带,接着写雨中的瀑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雨过天晴,________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11、阅读。
在200年前英国与西班牙交战的岁月里,直布罗陀要塞掌握在英国军队手中。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却只驻守着少量的英国军人。
一个夜晚,要塞司令独自一人到各个炮台进行观察,看看有无防备方面的疏漏。
走到一处,他看见一个士兵在自己的岗位值勤。
看到将军来到,哨兵本应举起长枪向他致敬。然而,这个哨兵却纹丝不动。
将军觉得有点反常,他大声地问:“哨兵,你难道不认识我吗?为什么不敬个礼呢?”
战士答到:“将军,我当然认识您。可是我腾不出手来,因为几分钟之前,敌人的子弹打断了我右手的两个手指头,我举不起枪了。”
“那么,为什么不赶紧去把伤口包扎一下?”
“因为”,哨兵说:“一个值勤的士兵在有人接替之前是不能擅离岗位的。”
将军立即跳下马来。
“喂,朋友,把枪给我,让我替你值班,快去包扎伤口!”
那名士兵服从了。但他先奔回营地,请另一名哨兵跑去把将军替换下来,然后才跑向战地医院。由于失去两个手指,这名士兵再也不能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武器,他被送回了英国本土。
英王乔治亲自接见了这名战士,为表彰他的忠诚尽职,破格升任他为军官。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要塞(sāi sài) 升任(rèn rén) 包扎(zā zhā) 立即(jì jí)
(3)这篇短文讲的是一名哨兵在值勤时手指被打断了,但是在 ,他没有擅离岗位,表现了哨兵 的精神。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哨兵说些什么呢?
12、课外阅读
孔子学琴
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精通音乐。如弹琴、鼓瑟(sè)、吹笙(shēng)、击磬(qìng),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他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xiāng)学弹琴。
②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望。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师襄轻轻地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③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首新的曲子了。”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④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⑤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⑥师襄一听,惊叹不已。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1】孔子是怎样学琴的?在师襄与孔子的对话中找出关键词,按顺序填入括号中。
(学会弹奏曲谱)→(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②自然段画“_______”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_______)的孔子。
【3】《孔子学琴》这个故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可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鹅的叫声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狗的叫声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做气十足又有趣可笑。
B.高傲,不可一世,令人讨厌。
C.这样写,更突出了鹅的傲慢。
【4】作者写鹅的步调,为什么还要写鸭的步调?( )
A.为了说明的步调更加优雅。
B.通过对比,突出鹅的步调更加“从容不迫”。
C.通过对比,说明鸭走路步调要快,鹅走路步调稍慢。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半边钱
大学学费每年要五千元。
“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
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妈心疼地说。
“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妈商量,但那语气又不像是在和谁商量。
说完,爹扔下筷子,放下碗,径自出去了。
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材。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材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材。
爹的寿材因为木料好,做工好,油漆好,在方圆几十里数第一。听说爹要卖,穷的富的都争着要买。
当天下午,一位穷得叮当响的本房叔叔以一千五百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材——爹最后的归宿。
“不反悔?”叔叔又一次喜滋滋地问。
“不反悔。”爹咬着牙说。
当我离家上学时,加上叮当作响的十来个硬币和写给别人的两三张欠条,竟有“巨款”四千五百元!另外,三亲六戚这个十元,那个二十,学费算勉强凑齐了。
爹送我,一瘸一瘸的——在悬崖烧炭摔的。
四天过后,我们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给我报了到。于是,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他脱下鞋,拿出剩钱,挑没人的地方数了三遍,三百二十六元零三分,他全给了我。我老蜷在床上,像只冬眠的动物。生活费还差一大截儿,大学还有四年,我没心思闲逛。
八月的南京,三四十度,很“暖和”。爹和我挤在窄窄的单人床上,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好像一整夜都没睡着。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爹早已出去了。
中午爹才回来。尽管他满头大汗,脸上却没有一点血色。
“给,生活费。”爹推推躺在床上的我,递给我一叠百元纸币。
我困惑地看着他。
“今早在街上遇到一个打工的老乡,问他借的。”
爹解释:“给你六百,我留了二百块作路费。我现在去买车票,下午回去。”说完,又一瘸一瘸地、笨拙地出去了。
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爹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里见了他。”
我明白了:爹在卖血!
下午,我默默地跟在爹后面送他上车。
买完车票,他身上仅剩下三十块。
列车缓缓启动了。这时爹从上衣口袋中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十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
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着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仅过了半个月,我便收到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半截儿钱,只一句话:“粘后再用。”
【1】当爹递给“我”一叠百元纸币时,“我”为什么会困惑地看着他?( )
A.爹为什么要给我一叠百元纸币?
B.爹把钱都给了我,这钱是哪来的?
C.钱是找打工的老乡借的?
D.爹满头大汗地回来,钱是打工赚来的?
【2】文中画线句子写出了父亲满怀心事,那么父亲为什么会“傻愣愣地坐着”?( )
A.因为母亲说他的魂掉了。
B.因为他想着“去那边也住茅草屋”。
C.因为“我”的学费没着落而发愁走神。
D.因为烧炭摔伤身体,感到不适。
【3】短文最后一段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
A.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长了文章的篇幅。
B.强调了“那半截儿钱”可以改善“我”的生活。
C.与题目相呼应,交代了半边钱的来历。
D.体现了“全给了我”,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4】“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我”是怎么理解父亲这句话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月的南京,三四十度,很‘暖和’。”这句话中的“暖和”用上了引号,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在“我”收信后戛然而止,“我”当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根据故事情节,在故事的结尾处补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琥珀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7、修改病句。
(1)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金奎叔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千万万数不清的小学生参加了“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但要改造世界,而且要认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阿姨从超市买回了芹菜、菠菜、莴苣、菠萝、茄子……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猫》第二自然段把看似矛盾的事情列举出来,写出了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特点。你喜欢的小动物或某个人有没有这样看似矛盾的特点?比如,小乌龟既迟钝又敏捷,妈妈既严厉又慈爱。请尝试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将这一特点写出来。(选做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