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驶进港口 宣布喜讯 拆除围墙
B.接受祝福 维持次序 踏过积雪
C.冰雪覆盖 旗帜飘扬 哭声瞭亮
D.轮船沉没 神情沮丧 步调从容
2、下面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弥漫(mǐ) 砚台(yàn) 乾坤(kūn) 气囊(náng)
B.恭敬(gōng) 机械(xiè) 剖开(pāo) 可卑(bēi)
C.主宰(zǎi) 践行(jiàn) 洛阳(luò) 卒业(zú)
D.酣睡(hān) 芙蓉(fú) 焉得(yān) 窟窿(qū)
3、下列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叶,晒上几个太阳,收在铁盒里,就可以泡茶了。
B.一只小苍蝇展开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C.父亲提起我的书包,牵着我的手,快步跳进校门,直接把我放到教室里。
D.为了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拿起手雷,冒着浓烟和烈火,勇敢地向前爬去。
4、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 巡戈 模模糊糊 B. 呻呤 深情 聚精会神
C. 梦幻 征衣 飘飘悠悠 D. 弥慢 阻挡 杂草丛生
5、下列句子中,冒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增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C.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D.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6、下列诗句没有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①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②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关于上面两句话中加点的两组关联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凭”的意思是无论不管,“任凭……也……”写出了猫极其贪玩,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B.“无论”表示假设的让步,“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
C.这两组关联词在表达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猫古怪性格的不满。
8、比一比,组词语。
搂(______) 吼(______) 折(______) 协(______)
缕(______) 孔(______) 拆(______) 谐(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溪东,中儿。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1】把上面的词补充完整。
【2】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相互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_________。最后一句中“_____”字用得很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 ;句②形象地说明 。
【2】联系上下文,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儿童和平条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
我们再也不要(憎恨 厌恶)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 )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保持它的(整洁 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 改造)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惊慌 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1】给加点字注音。
【2】用“/”画去文中搭配不当的词语。
【3】用“ ”画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
【4】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未来世界应该是________的,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5】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儿童联欢会上,儿童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全世界儿童渴望________的美好愿望。
12、会变色的鱼
①除了乔装,有些鱼还有更惊人的本领,例如变色。
②生活在我国海南岛一带的石斑鱼,能很快地从黑色变为白色,从黄色变为绯红色,从红色变为淡绿色。还有比目鱼,它背部的斑点一般情况下是橘红色的,如果它游到有白色卵石的水底,斑点就变成白色。生活在污泥沙石中的海底菱鲆鱼,身体是灰色的,如果把它放到铺满沙子的水箱中,它就会变为黄色。还有生活在亚马逊河的叶鱼,能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颜色。它漂浮在水面上,像一片枯树叶。它就凭着自己独特的伪装术麻痹敌人。∥
③鱼类的变色,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隐蔽自己。但也不全是这些缘故。像雄斗鱼在打架前,身体颜色会改变。这和我们人类被激怒时脸色发生改变有点相似。∥
1.短文分为两个部分(已用“∥”标出),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第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2)第二部分写了鱼类变色的目的。大部分鱼类变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的鱼变色是因为_________,如雄斗鱼。
2.联系上下文理解填空。
(1)第②节中加点词语“独特”的意思是_________,叶鱼“独特的伪装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节画线句子中“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雄斗鱼在打架前,身体颜色会变红,就像人生气时脸会涨红一样。( )
(2)背部斑点能从橘红色变成白色的鱼是比目鱼。(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问?请写下来。
13、阅读
化石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种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是这样保留下来的。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称为化石。
从生物体本身来说,要使遗体成为化石,一般要具有利于保存的生物体结构,主要是生物体中的硬体。无脊椎动物的外壳、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特别是牙齿,植物的树干、纤维和孢子等,这些都容易形成化石。从外部环境来说,必须有掩盖物将遗体迅速掩埋起来,免遭生物、环境和化学的破坏。
一般说来,掩盖物质粒度越小(如淤泥、细砂等)、越多,沉积作用越快,再加上保存时没有外部破坏,就容易形成完整而精美的化石。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但在火山岩、熔岩中有时也有发现。经过变质和地壳变形,多数化石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死亡留下遗体(包括落叶、蜕壳等未死亡的生物留下的) ,经沉积物的埋葬、成岩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最终形成化石。
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人是英国南部小镇萨西克斯的医生曼特尔。1822 年他在一次出诊时,在一个山丘的崖壁上发现一块化石,后经伦敦汉得利安博物馆鉴定为古代爬行动物的牙齿化石。1824 年,这块化石被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命名为“恐龙”。
【1】比一比,造个句。
遗体:________________。
遗迹:________________。
痕迹: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文中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最早的恐龙化石是 1822 年被英国人发现的。
B.化石一般保存在火山岩、熔岩中。
C.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是化石。
【4】要想成为化石,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你认为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景如画的果子沟
天山公路像一条银色的飘带,飘过了陡峭的山峰,飘过了幽深的峡谷,飘过了茫茫的戈壁,飘过了牛羊成群的大草原,飘进了霍城县境内天山丛林中的一条峡谷。这条峡谷长28千米,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果子沟。//
果子沟是个险要的地方,自古就是我国中原人民通往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现在还是新疆各地通往伊犁地区和霍尔果斯边境口岸的要道。据说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走过这里,见山势峥嵘,怪石拦路,他命令二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48座,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过,也为后人在天山丛林开辟了一条坦途。现在,光滑平坦的柏油路,奔驰着各种车辆,果子沟已成为名传中外的旅游风景区。那漫山遍野密密层层高大的塔松,用它青色的大伞拨开白云,覆盖着青山;山谷中,无数小溪缓缓地流淌着;英俊矫健的伊犁马、高大沉稳的骆驼、洁白的新疆细毛羊,安详地在谷底吃草,到小溪里喝水,在山坡上晒着太阳;三五个毡房散落在绿草中、小溪旁,像碧海上飘着几朵洁白的雪莲。//
沟的深处,春夏开满了万紫千红的山花,秋天结满了金黄、殷红的果实。果实无人采摘,任它飘落在地,成熟的种子孕育着第二代秧苗。这里,彩蝶纷飞,蜜蜂欢唱,连风也是香甜的。//
美丽的果子沟,风景如画的果子沟!你是镶嵌在天山公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在果子沟风景中,作者写到的景物有柏油路、车辆、塔松、青山、小溪、伊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文中找出一组排比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文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短文用咽喉比喻_________ ,说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雪莲比喻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章已经用“//”分为三部分,这是按_____________ 的结构划分的,第二部分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介绍了果子沟的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们欢欣鼓舞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请修改好的句子写在向下面的横线上。
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视机看小品和音乐。演员的精致表演,使他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对他说这个节目演的正好!”亮亮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题目:我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勇敢,有些人勤快,有些人活泼,有些人内向……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请通过事例,写出自己的特点,使用不少于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