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
B.李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大家都很尊敬他。
C.牡丹花上,停着一只花蝴蝶,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它。
D.元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左顾右盼。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
B.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C.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
D.经过三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堤 虑弱 余波 挑大梁 志存高远
B.摸仿 奥秘 僵硬 裁跟头 精忠报国
C.触角 疲劳 嫩叶 破天荒 大义凛然
D.砸锅 求绕 辫子 敲边鼓 英勇无畏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京的长安街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
B.每当夜幕降临,整条街道一片灯火辉煌。
C.桃源村风景如画,平日间鸡犬相闻,如世外桃源一般。
D.繁华的都市,到了傍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鹅》一课中,作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十分高傲,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B.①“在这次海岛游中,他体验了一回潜水。”②“群主发话了,潜水的同志也请出来冒个泡。”这两句话中的“潜水”是同一个意思。
C.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丘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小英雄雨来》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供养不周 一丝不局 丰富多腔
B.局促不安 大声叫嚣 生气勃勃
C.屏息凝视 引吭大叫 颤颤微微
D.昂手大叫 架子十足 三眼一板
7、《宝葫芦的秘密》中奶奶给王葆洗脚、剪脚趾甲的时候,王葆总要提出的要求是( )。
A.让奶奶唱歌给他听 B.让奶奶讲故事给他听
C.让奶奶念儿歌给他听 D.让奶奶拿零食给他吃
8、比一比,再组词。
探(_____) 耸(_____) 璃(_____) 烁(_____)
深(_____) 茸(_____) 篱(_____) 砾(_____)
9、阅读理解。
粉笔歌
歌唱教室明丽的阳光,
何曾忘记你粉光,
你洁白、无私,天天都在牺牲自己。
黑板上,你引来知识的小溪,
溪水淙淙流进我们的心里。
你在讲台上化成粉末,
却把浩瀚的知识为我们累积。
你带来党的殷切希望,
带来人民的嘱托,祖国的希冀。
你带来了一串串深邃的思考,
架起了我们成长的阶梯。
谁说你的生命短暂?
在我们心上,你深深地留下足迹。
谁说你的贡献平凡?
未来的捷报,你已描出第一笔。
啊,你笔尖上还有一支歌,
那是一支深情的进行曲,
你鼓励我们攀登高峰,
你盼望我们创造奇迹!
你天天和老师相伴相依,
老师又多么像你,
在讲台上奉献年华,
年过一年,
全心全意!
【1】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溪水淙淙________ 希冀________ 奉献________
深邃________ 短暂________
【2】联系下上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希冀:________________ 深邃:________
【3】粉笔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粉笔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
【5】由粉笔,诗人想到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
10、读下面资料袋中的语段。
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比如,青蛙的眼睛 非常奇怪,它们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可是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人们 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 “电子蛙眼”。机场的指挥人员在“电子蛙眼” 的帮助下,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 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 一门学 科,这就是仿生学。
【1】这是《蝙蝠和雷达》一课后面的“资料袋”。两者结合起来学习,你能明白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人们发明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能再举一个“仿生学”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闪 光 的 扣 花》(17分)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 )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了人群。只见那个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 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我眼前 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 咦 这难道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 我气呼呼地问 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 那人见我发火 嘴里一个劲儿地 啊 啊…… 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 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见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文中有括号的选合适的词填空。(2分)
五颜六色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四下环顾
(2)给第三段有关的句子加标点。(2分)
(3)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4分)
讨人喜欢( ) 宝贵( ) 环视( ) 期望( )
(4)在文章中用“ ”画出描写聋哑人外貌的句子一个。(1分)
(5)我对聋哑人的态度先是: 最后是: (2分)
(6)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3分)
①那个人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他是想告诉我: 。
②“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__ __ 。
(7)想一想,假如“我”后来又恰恰碰到了那位聋哑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3分)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月桃花水(节选)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hè hé)着拖(tuō zuō)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___句。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在文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3、阅读
风景谈(节选)
茅盾
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 正是这样一个桃林。
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盘旧石磨, 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
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 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
【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①A.姿势 B.姿态
体育老师耐心纠正同学们做操的( )。
同学们斗志昂扬,准备以全新的( )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②A.强烈 B.剧烈
他扭伤了脚,感到一阵阵( )疼痛。
( )的光束可能引起烧伤。
【2】隙: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______,再查_____画。
【3】文中描写的茶社里的桌面、几案、凳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4】“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 这个值得什么? 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 这句话运用的是_____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专项训练。
草房子(节选)
桑桑就是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一)__________
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将家中的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用锯子和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朋友们的数次努力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二)_________
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三)_________
夏天的河上到处是喧闹声。桑桑吃完瓜,正想回到河里泡水,却突发奇想:为什么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冰棍反而不融化?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这些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缠住。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见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便走到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立即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
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桑桑经常为人们制造风景。
【1】桑桑做了三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并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结合三个小标题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谁能想到,从这不值钱的野花身上,能酿出那么高营养的蜂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哪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许多美丽的景色。你最喜欢那里的景色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