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当你酣然入睡时,别人或许正在囊萤夜读。
C.雨来在书皮上用铅笔光溜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D.钻进芦苇荡的深处,青铜专门挑那些毛茸茸的芦花捋。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扫帚 扫把 扫除 扫地
B.折腾 折磨 曲折折断
C.鼻塞 边塞 瓶塞塞车
D.苦难 灾难 受难 磨难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dào)翻了,到处是绿的……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lǜ)、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jǐ)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chā)在一起。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4、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表示。(4分)
⑴ 我们有病要去医院扎(zhā zhá )针的时候不要乱挣扎(zhā zhá)。
⑵ 肥沃(wò yuè) 蝙(piān biān)蝠
5、(多义字)下列词语中,“迫”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容不迫 B.迫不得已 C.迫不及待 D.迫切需要
6、下列关于童话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话情节很奇妙,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B.童话里的人物很奇特,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
C.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故事,反映生活,说明某种道理
D.阅读童话时要紧扣故事内容,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不可有自己的幻想与想象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
C.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8、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一( )不( ) ( )( )不惧 心急( )( )
( )不释( ) ( )梁( )股 ( )山傍( )
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阅读。
上李邕(yōnɡ)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能、恒、生”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______)
(2)“假、调、夫、少”这四个字都有两个读音。(______)
(3)“日、九、未、少”这四个字的结构相同。(______)
(4)“父、斧、爷、爹”这四个字都可以查部首“父”。(______)
【2】“扶摇直上”中“扶摇”的意思是( )
A.自下而上的旋风。 B.盘旋而上;腾飞。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简要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停了,大鹏飞下来了,一挥动翅膀就扬起江海里的水。这让你想起了这首诗中的哪两句?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 带)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 篷)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头年的不要,只(摘 采)当年的。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妹妹葵花跟着青铜,一起走进芦苇荡。她仰起头来,不停地寻觅着,见到特别漂亮的一穗,她不采,总是喊□哥□这儿有一穗□青铜闻声,就会赶过来。见到葵花手指着的那一穗真是好花,就会笑眯眯的。
【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2】在“□”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暖和——(____) 寻觅——(____) 漂亮——(____)
【4】用“寻觅”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①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②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春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③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④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学习过后,荡着小船在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⑤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桔树已挂满累累果实,人们正在紧张地收获。
⑥漓江的四季都很美。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我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给文章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中可以看出。
【3】分别用“ ”和“ ˷˷˷˷˷˷˷˷˷˷˷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读了这篇短文后,请你写几句赞美漓江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篇章阅读。
放大你的优点
①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②“数学精通吧?”父亲的朋友问他。
③青年羞涩地摇头。
④“历史、地理怎么样?”
⑤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⑥“那法律呢?”
⑦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⑧“会计怎样?”
⑨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⑩“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⑪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⑫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⑬数年后,青年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⑭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是沿着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⑮许多的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1】读短文,填一填,画一画。
(1)读①至⑦段,作者描写青年与父亲的朋友的对话时,用到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这样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青年越来越______________。
(2)哪句话直接表明了文章要表达的意思?用“______”画出来。
【2】对文中画“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矿”指的是每个人的能量。
B.只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C.只要有一丝优点就能成功。
D.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利用,这样才会成功。
【3】短文中大仲马从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到成为著名作家,你认为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突出的优点是什么?读了短文,你想今后怎样放大自己的优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看谁画的骆驼多。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于是他画了许多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了脑袋和半截脖子。看到画室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他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弟子恍然大悟。
【1】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__________。
【2】如果要我画“花香”,我会画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AABB ___ ___ ABAC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两双鞋,在一家人手里( )地看个没够。
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那柔软的芦花,( )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 )四只鸟窝,( )两对鸟。
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他们编织了一百零一双鞋。第一百零一双是为青铜编的。青铜也应该有一双新的芦花鞋。
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 )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A.又像 B.竟像 C.仅仅 D.传来传去 E.既像
正确的顺序是:( )( )( )( )( )
【2】“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中“倾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为什么全家人都很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芦花鞋的“好看”具体表现在( )
A.那柔软的芦花,是长在上面的。
B.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
C.两双鞋,既像两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仿写句子:美丽的昙花,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我也能仿写这样的句子:春风______________。 “黄色的泪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19、现实生活中、作品中都有你感兴趣的人,写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题目自拟 。要做到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数在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