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过是溪。(这)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习) D.欲作针。(想要)
2、说新闻时,我们应当做到( )(多选)
A.选择最近发生的、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B.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随意更改内容,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C.可以表达自己对所说新闻的看法。
D.语言表达力求清楚、连贯。
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唱和(hè) 芙蓉(yónɡ)
B.即使(jì) 膝盖(xī)
C.杀菌(jùn) 不仅(jǐn)
D.似乎(sì) 砌墙(qì)
4、“循着水声来到溪前,溪水很清,鱼戏水中。”这一句,插入下面语段中哪个位置最合适?( )
进入樱桃沟,便可听得溪水潺潺。溪边怪石林立,抚奇石,观游鱼,其乐无穷。沿溪向前行,山间有野花,溪边有野草,真是美不胜收啊!
A.第1句之前 B.第1-2句中间 C.第2-3句中间 D.第3句之后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hé) 重荷(hè)
B.塞进(sài) 边塞(sài)
C.坚强(qiáng) 勉强(jiàng)
D.钻研(zuān) 钻进(zuàn)
6、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安静,不嘈杂。(清净)
B.过重的负荷。(重荷)
C.光彩鲜明耀眼。(灿烂)
D.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景观)
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星闪烁 北风呼呼 掠过黑影
B.雨滴洒落 打开木窗 仰起笑脸
C.雷声呼啸 伸出脑袋 温柔扫荡
D.云彩奇幻 发明天窗 展开想象
8、按原文填空。
(1)远看长城,像一条( ),在( )之间( )。从东头的( )到西头的( ),有( )多里。
(2)知( )知( ),百战不( )。
(3)听其( )而观其( )。
(4)( )一更,( )一更,聒碎( )梦不成。故园( )。
(5)青( ),绿( ),( )不须归。
(6)水光( )晴( )好,山色( )雨( )奇。
9、课内阅读。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_______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_____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______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__,更突出了将军的__________。
【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1】画线句子可以用( )来形容。
A.大步流星
B.蹑手蹑脚
C.落荒而逃
D.不胫而走
【2】孩子们看到巨人的感受是_______,因为他之前很________。
【3】从“轻轻地”“静悄悄地”这些词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巨人拆除围墙后,会竖立一个怎样的布告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天窗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举例赏析本文语言上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象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而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说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读选文,完成练习。
(1)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作者看到的 小作者想象到的
一粒星 | ________ |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孩子们的想象是________ 的。(填成语) |
________ | ________ | |
________ | 灰色的蝙蝠、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
(2)小作者还有可能看到了_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休息”加了引号,表示孩子们上床休息是 ,这里的引号用来表示(强调 特殊含义)(用“√”选择)。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1】读选段画线的句子,从“越……越……”中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我会用“越……越……”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一历史进程”并填空。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____、____、____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3】这一自然段主要写( )
A.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过程。
B.猎食性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
C.科学家们工作的艰辛。
【4】这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___________。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发现了__________,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筏泛舟九曲溪
“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九曲溪的水,不深,清清的,溪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叮叮咚咚地欢唱着。船公持着青竹,在岸石上轻轻一点,竹筏一下子滑出很远。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环视四周,陡峭的壁崖,直上青天,偶尔在一两座山下能见到努力攀登的人,人在大自然中是那么渺小的一粟,然而能征服自然,也是人的伟大吧!
竹筏上一时寂静无声,艄公却开口道:“我给你们唱个歌吧。”随即自唱起来。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出他对这山水,这土地的眷恋之情,那圆润、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久久飘荡着……
不知不觉中,竹筏已漂到了第九曲,水流变得急了,竹筏禁不住左右摇晃起来,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艄公却不慌不忙,将那根青竹在礁石上左磕右点,绕过急流险滩,最后稳稳地停在岸边。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片,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慕名而来:________________
大惊失色: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哪个是拟人句,哪个是比喻句?(只填序号)
(1) 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2) 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3)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
(4) 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叮叮咚咚地欢唱着。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绘了九曲溪的特点,写出了九曲溪给游人带来了____________。
【4】如果你也和作者一样泛舟九曲溪,会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用加点的词写一句完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技术让生活更方便。纳米技术让人们更健康。(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用同样的方法写一句话,介绍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30分)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的时候,你内心一定是思绪万千吧。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吧。内容不限,题目自己定。不写错别字,至少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