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浸入(qīn jìn) 乳白(lǔ rǔ)
膝盖(xī qī) 诱人(yòu ròu)
2、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B.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C.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
D. 牲口没了,官府岂能息事宁人。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放纵(zòng) 绸褂(chóu) 携手(xié)
B.缝补(féng) 疲倦(zuàn) 胶水(jiāo)
C.电缆(lǎn) 栅栏(cè) 跪下(guì)
4、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愁:为烦恼或焦虑的事情所折磨。
B.牢固:牢牢地固定住了。
C.浓密:茂密,稠密的意思。
5、近义词。
皎洁——_______ 神秘——_______ 新鲜——_______
功能——_______ 到底——_______ 收拾——_______
防止——_______ 周围——_______ 平等——_______
6、填空。
(1)妈妈总是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是这样,常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我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了。
(2)大家不要轻信谣言,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嘛!
(3)遇事不要惊慌失措,“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__”,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4)“______________,焉得虎子”。面对困难,我们不要畏惧退缩哟!
7、比一比,再组词。
栽( ) 级( ) 编( ) 捂( )
载( ) 圾( ) 遍( ) 语( )
8、看拼音写汉字。
zhì huì qiān xū ǒu ěr hén jì
pí juàn là zhú shǒu zhū dài tù
zhēng qí dòu yàn
9、阅读,每个问题后面有A、B、C三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适当的答案,把它找出来。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这篇短文最后一段应加的标点符号为:
A. :“ , , ! ” B. ,“ , , 。 ” C. :“ , , ” 。
【2】春风把一粒花种带到了大墙的 。
A. 墙顶上 B. 阴影里 C. 墙缝里
【3】花苗最后站在了阳光下,是因为 。
A. 蜜蜂推倒了墙。 B. 蜗牛把花苗拉上了墙顶。
C. 花苗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手脚爬上了墙顶。
【4】花苗认为自己又瘦又小的原因是
A. 因为生长的土地不肥沃。
B. 因为它见不到阳光。
C. 因为它站的地方太矮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 我们要相信自己,鼓足勇气,与困难作斗争,实现人生理想。
B.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手去帮助,做个助人为乐的人。
C. 阳光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
10、我读我做。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我从这句话中的 、 体会到了“料峭的春寒”。(4分)
(2)我从“ 、 、 ”这三个动词体会到当时气候与环境的 ,以及人们 。(5分)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 ),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 )地吹起,吹起一个( )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 )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 )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 )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是写(_____)肥皂泡和(_____)肥皂泡的过程。
【3】用“ ”画出做肥皂水方法的句子。
【4】用“先……然后……再……”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中华世纪坛
( )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中华世纪坛。中华世纪坛坐北朝南,东临军事博物馆,西接中央广播电视塔,南望( )的西客站,北依( )的玉渊潭公园。
我们从南门进去,来到圆形的圣火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弧形的石阶,石阶上各有一道清水缓缓流下,分别象征着黄河、长江永远流淌。广场中心的“中华圣火”跃动着永不熄灭的火苗,爸爸告诉我,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永不停息。
圣火广场的北边是一条长270米、宽15米的甬道,甬道正中由3米宽的青铜板铺成,上面刻着从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甬道两侧的绿化带葱翠碧绿,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我们沿着甬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到了世纪坛下。
踏着石阶上去,气势雄浑的圆形坛体展现在我们眼前。坛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面部分的斜面上,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探针”,坛体外周墙上刻着56个民族的图案浮雕,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我惊奇地发现,这部分坛体正在转动。下面部分的坛体是不动的,它内部的环形回廊里,摆放着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
沿着回廊,我们进入世纪坛内。这里共分三层,由世纪大厅、东西方艺术馆、现代艺术馆和多媒体数字艺术馆组成。世纪大厅内环形的浮雕壁画,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看着壁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的心里又激动又自豪。
中华世纪坛,是首都又一处壮丽景观,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1】将“风景秀丽、风和日丽、车水马龙”这三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2】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从南门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廊→进入世纪坛内。
【3】世纪坛的坛体是______形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面部分的斜面上耸立着_____________,下面部分的坛体内部的回廊里,摆放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永不停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
【5】为什么说中华世纪坛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我们在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城堡。一个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地道。我们比赛看谁先挖到城堡下面。我挖呀,挖呀,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把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轰塌了。我们欢呼胜利,欢呼炸死了魔王,欢呼救出了公主。
【1】仿写词语。
四面八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方法”指:________________。
【3】用“终于”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是一组________句,表现了孩子们炸死魔王,救出公主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4、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问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人很有学问。他的屋里有一块匾(biǎn),上面写着“学问”两个大字。老人死了以后,两个儿子把匾一分为二。
哥哥拿了一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不提问。
弟弟拿了一个“问”字,专门提问,却从不读书。日子长了,两个人都学得稀里糊涂。
后来哥俩想起父亲的教导,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于是,他们俩开始勤学好问,结果也像父亲一样,都成了有学问的人。
【1】下列句中“学问”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请选择。
A. 学识 B. 既读书又提问
【2】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学习的词我还想写几个。
勤学好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类文阅读。
曾 子 杀 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
(2)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
(3)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4)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鹿把角挣脱出来。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造句。
聪明能干
19、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进行小组讨论时,发言很积极。
(2)我来到卢沟桥,终于看到了课文中提到的石狮子,兴奋高兴地跳了起来,
21、习作百花园
请你任选本组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条理清晰,感受真实。也可以综合自己的感受,联系课外读到的一些有关革命题材的文章或书籍,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