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诗句中,哪一句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和”是_______,“镜”指的是_______。( )
A.相安、和谐的意思; 一面铜镜
B.连词,跟‘同“相同;洞庭湖的湖面
C.相安、和谐的意思;洞庭湖的湖面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舒展 自毫 B. 堪探 矿物 C. 收缴 应邀 D. 嚣张 气焰
4、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迟日江山丽( )
A.迟到的太阳
B.春日
C.太阳升得晚
5、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鸟语( )( ) ( )昏( )暗 背( )离( )
手舞( )( ) 铺( )盖( )
6、了诗意。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__________,将山溪比作________,突出了山溪____________的特点。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第一句诗是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其中一“______”一“______”,使画面充满色彩的美感;第二句诗是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这一静一动,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
(3)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诗把孩子们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孩子______________的样子,表现了孩子们戏水时的____________。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加引号,引号的作用是(____)(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讽刺或否定),“水葫芦”是指______________。“两排银牙”表现了_____________。
(5)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②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①句中的“斗笠”是指____________;
②句中的“斗笠”是指____________。
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裁缝( ) 夹住( ) 嚷嚷( ) 打折( )
门缝( ) 夹袄( ) 嚷叫( ) 折腾( )
涨潮( ) 脸涨红了( ) 一溜烟 ( ) 酸溜溜( )
8、看拼音,写词语。
kuā jiǎng jì xù qí jì shuì yī
qīng shuǎng mù chǎng zhì huì xīn shǎng
9、离开海洋的鱼
①一条生活在大海里的鱼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
②一天,这条鱼被渔夫打捞了上来,它高兴地在网里摇头摆尾。但当它听到渔夫与他的儿子讨论用什么方法吃它的时候,它吓得昏了过去。当它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待在一口装满水的破旧水缸中。原来,是它那身漂亮斑纹救了它。
③每天,渔夫都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地晃动着身子,展示着它漂亮的外表,讨渔夫的喜欢。
④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鱼儿一天一天地在水缸里游,每天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回到大海了。
⑤渔夫要出海了,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留下儿子看家和照顾那条鱼。第一天,鱼儿没按时吃到鱼虫。第二天,它没有吃到任何东西,开始抱怨渔夫的儿 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一条漂亮的鱼。第三天,它饿得头昏眼花,渐渐支持不住。 这时,它想到以前在大海里,虽然有时十多天找不到食物,但自己依然行动敏捷, 和伙伴们漫游觅食,可现在身子发了福,而且游水的本领也大不如从前了。第四 天,鱼儿终于有吃的了,但不是鱼虫,而是渔夫儿子吃剩的饭。鱼顾不上讲究这 些了,大吃起来,它饿得实在不行了,再不吃,也许会饿死。渔夫的儿子总是隔 三岔五地送些剩饭,鱼儿不停地抱怨,但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⑥终于,有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的儿子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什么都带上了,只是忘了那条漂亮的鱼儿。
⑦鱼又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没有吃的,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太无 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只是忘了抱怨自己。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 处,发现一条漂亮的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自己家中的大水缸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⑧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悄悄的,在那口破旧水缸里,一条漂亮的鱼漂了起来,它已经死了。
【1】这条鱼一心想离开大海是因为:( )
A. 它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 B. 大海中其它的鱼让它感到讨厌。
C. 它想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 D. 它觉得自己生活乏味,想过一种新生活。
【2】第②自然段渔夫和他的儿子没有吃掉这条鱼是因为:( )
A. 这条鱼救了渔夫。 B. 鱼吓得昏了过去。
C. 他们不喜欢吃鱼。 D. 鱼漂亮,舍不得吃。
【3】第⑤自然段的“这样对待”指的是:( )
A. 给它鱼虫吃。 B. 不给它食物吃。
C. 给它剩饭吃。 D. 渔夫出海了不管它。
【4】下列选项能表现出第④自然段中鱼的心情的是:( )
A. 安于现状 B. 后悔莫及 C. 力争上游 D. 无可奈何
【5】以下各项是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一条鱼觉得生活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过一种新的生活。
B. 一条鱼总是抱怨别人,大海中其它的鱼都不喜欢它。
C. 一条鱼离开大海到渔夫家,在渔夫出海前它过着幸福的生活。
D. 一条鱼被渔夫收养,渔夫遇难了,他的儿子走了,鱼死了。
10、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出生于_____________ 时代,他_____________ 了造纸术。
【2】蔡伦造纸的原料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3】简要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段阅读。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1】写出反义词。
容易——( ) 永久——( )
粗壮——( ) 存在——( )
【2】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词。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樟树长得啥样?在文中用直线划出描写樟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樟树的可贵之处是什么?用波浪线划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照样子,写词语。
哀哀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匆匆忙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清澈又新鲜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这只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首先,在小姑娘把水施舍给小狗后,木头做的水罐变成了________;接着,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那一瞬间,水罐变成了________;当小姑娘再次把水罐递给过路讨水人时,水罐里跳出了_____________,
并从里面涌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A.爱心 B.魔法
13、阅读
肥皂泡(节选)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做与希望。
【1】选文中“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艳丽——(__________) 期望——(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反问
【4】选文主要写了( )
A.“我们”吹起来的肥皂泡非常美丽。
B.“我们”在欣赏美丽的肥皂泡。
C.“我们”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时产生的美好想象。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四月,是蔷薇花开得烂漫的时候。
每天清晨,在我上学的路旁,都能看见一簇簇美丽的蔷薇花。
蔷薇花大多于春末夏初开放。蔷薇花的枝条长得很茂盛,从院里伸出头来,爬满了整个墙头,远远望去整片墙都是绿的。靠近看,枝条细长细长的,是深绿色的,枝条上还有一些小刺儿。蔷薇花的叶子是椭圆形对称的,有深绿的、浅绿的、翠绿的,叶子周围有密密麻麻的锯齿,摸上去很扎手,当年鲁班发明锯或许就是从这儿得到的启示吧。就在这些定密的叶子中间,有着许多蔷薇花,花是一簇一簇,三五朵在一起,陆续开放。开了的花儿,粉红粉红的,有许多层花瓣,中间是鹅黄色的花蕊。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儿,也都鼓鼓囊(nāng)囊的,一副迫不及待要开放的样子,可爱极了。一阵微风吹过,蔷薇花随风摇曳(yè),像一个个穿着粉红色纱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香气也随之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感叹一句:“好香呀!”
【1】用“○”在文中圈出3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_____”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填空。
作者看到了_____________,摸到了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蔷薇的。
【4】用“﹏﹏”在文段中画出一处你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
15、课内阅读。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加——( ) 缩小——( ) 出现——( )
【2】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种形式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到一个,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山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4】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的钢琴考试通过十级了!”姐姐___________。(补充句子)
(2)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我轻轻地点了小虾一下用一根小木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共工撞倒了不周山。(改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又恼又羞,像头发了疯的狮子,一头对着不周山撞去。(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这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可有些同学说:“这不关我的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对下面的语段进行修改。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刘强端正了学习态度,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儿童节联欢会上扮演节日,朗读了作者是著名诗人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20、修改病句。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同学们,你曾经做过什么实验?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在实验中有怎样有趣的发现?请你写一写,注意要把实验的经过介绍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