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子是靠( )找到灰姑娘的。
A.漂亮的衣服
B.帽子
C.水晶鞋
2、下列哪组词和其他的不同类?( )
A. 封口——风口 B. 上海——海上
C. 牛奶——奶牛 D. 报喜——喜报
3、方帽子店里做的帽子是( )
A.方的 B.圆的 C.各式各样的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去)
B.独在异乡为异客(另外的,别的。)
C.借问酒家何处有(请问)
D.千门万户疃疃日(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5、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孤苦——(___________) 裸露——(__________) 辛勤——(__________) 困难——(__________)
紧急——(___________) 新奇——(__________) 珍贵——(__________) 普通——(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拢——______ 漂亮——______ 发现——______凡是——______
灵敏——______ 讨厌——______ 琢磨——______过去——______
7、补充词语,并按要求作答。
津津(______) (______)不断 (______)态各(______)
守株(______) (______)身求(______) (______)闯北
琴(______)书(______) (______)忧无(______) 争(______)斗(______)
(1)画“ ”的句子属于AABC式结构,我还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2)画“﹏﹏﹏”的词语出自寓言故事,这样的词语我知道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我能用其中一个词造句:_____________
(3)他小时候跟着父亲(______),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因此眼界很开阔。
8、比一比,看谁写得棒。
xī lǐng ài lián cuì liǔ
chūn cháo dōng wú huáng lí
9、课内阅读
裁缝点点头:“剪袖子,只要咔嚓咔嚓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 ”
又过了一天,那顾客再来的时候,裁缝笑着问他:“怎么, 您那件短袖衬衫还能改成什么?”
顾客说:“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
裁缝这回摇头了:“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
“那您别管,只要能让我早些在春天穿上。您别忘了,我可是个急性子顾客啊。”
裁缝说:“亲爱的顾客,我要对您负责。我不会让您穿上这样难看的衣裳,这也坏了我的名声啊。”
顾客泄气了。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顾客感动极了:“那太谢谢啦。您真的不用接袖子?”
□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1】这是一篇_______,选自_______
【2】请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3】照样子写词语。
咔嚓咔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这位顾客是怎么想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来赞美荷花的诗句不计其数,荷 花固然值得赞美,但我更爱那平凡朴实的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枝枝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 ( )没有荷叶,(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漂亮的荷花。看啊,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般宝贵的雨水,它们一点一滴也不沾唇,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池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被吹翻过来也要保 护荷花。烈日如火,它们静静地展开大手,像二把把凉伞,为嬉戏的鱼虾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荷叶可作药材,去热清火;荷叶可作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 )里。
既然……就 如果……就
【2】把适合的短文题目写在横线上。
【3】用“ ”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4】荷叶还有什么作用,你能接下去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到校园
春到校园,
迎春花绽开笑靥。
光闪闪,金灿灿,
告诉我们,美好的时光黄金不换。
春到校园,
小蜜蜂飞舞花丛间。
嘤嘤嘤,嗡嗡嗡,
告诉我们,酿造甜蜜要珍惜时间。
春到校园,
微风轻拂我们的耳畔。
柔柔的,悄悄的,
告诉我们,创造未来要珍惜今天。
啊,春到校园,
春天到了我们身边!
【1】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些景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描写和想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就是四川乐山大佛。它修凿在凌云山的临江山岩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乐山大佛高_____米,仅头部就有_____米宽,双肩的距离为_____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_____人。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能感受乐山大佛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1)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修凿大佛________。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请用上划线词语,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关于乐山大佛的句子。________。
13、长河落日扁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zhé shé)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é shé)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为什么呢?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ó báo)。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 和 ,都是光的 造成的。
【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用“ ”在文中标出。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夏天的云
云,是变幻莫测的。夏天的云,最为迷人。
你瞧!早晨,①碧蓝的天上衬着几朵雪白的云朵,好像是一只只活泼的小山羊。几只小鸟从它们的身上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跟它们打招呼,交朋友。
黄昏到了,云儿们都变身成了火烧云,这次不仅仅只有一种 颜色,有黄、红、紫……各种颜色。③啊!那边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杀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忽然转了个弯,就不见了,那只狮子也不知去哪儿了。哇!那边的云变成了紫红色!那条长长的云仿佛一根仙女的紫丝带,我真想用一架高级摄像机给它拍下来。大地一片金灿灿,每一件事物都变成了金色。
暴雨前的云又换了一张脸,变得凶神恶煞。顿时,②天空乌云密布,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忽然,轰隆一声,雷在天空中清晰地闪了一下。过了一会,来了一场倾盆大雨。美丽的云彩顿时消失了,只有一些黑色的云布满了天空,不知是谁把墨汁打翻了,害得白云变成了乌云!
不久,天上又出现了迷人的白云。夏天的云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我爱夏天的云!
【1】画线的句子①和句子②,哪一个是比喻句?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哪几种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③表现了云( )的特点。
A. 形状多 B. 变化快 C. 颜色多
【4】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请你按照这个结构,用“//”给短文分段。
【5】全文突出了云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岛。
机器人的用处真大。当火灾发生时,“机器救火员”得到了警报,便奔赴现场,用它携带的灭火器及时将火扑灭。在机器制造厂,“机器技术工”( )能焊接、喷漆,( )能够装备汽车。在矿山,像坦克一样的“机器矿工”可在井下开采矿藏,人们( )在井上操纵( )行了。1966年,因飞机失事,一颗氢弹掉在海里,这颗氢弹就是用机器人打捞上来的。还有一种“智能机器人”,它有“耳”能听人的口头指令,有“嘴”能答复询问,有“眼”能识别动物,人们可以直接用语言向机器人下达命令。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意思的一句话是: 。
3.作者围绕中心句,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机器人的?
4.读完短文,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机器人的特点?
16、句子练习。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1)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改变说法。
(1)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才能一旦让勤奋支配,它就___________________。
(2)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才能越利用才会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讨论并阅读了《草房子》这本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我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芳的爸爸妈妈在水果市场摆摊卖水果,每天很辛苦,但一个月下来去掉各种费用,几乎没剩下多少钱。于是爸爸妈妈在秤上做了一些手脚,这一切被小芳看到了。她应该怎样劝说爸爸妈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读了《雷锋》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
2.小英雄光荣地献出了。
_______________
3.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
4.爸爸在沙发上认真地。
_______________
5.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军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作文,以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要做到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