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填空。
(翻)高山 (______)黄河 (______)燕山
(_____)骏马 (______)足球 (______)前线
2、比一比,再组词。
季(_______) 站(_______) 敌(_______) 拾(_______)
秀(_______) 战(_______) 故(_______) 抬(_______)
3、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目光 ( )的大伞 ( )的教诲 ( )的秋风
4、我的积累
【1】沿着(__________)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2】顺着(__________)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3】乘着(__________)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拂面 引人(_____)(_____) (_____)(_____)不舍
(_____)颜(_____)色 (_____)空如(_____) 万(_____)无(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zhí rì rén lèi jiān nán yán rè
hài pà cóng cǐ chóng xīn guāng míng
7、判断题
【1】小布头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后,被两只老鹰当成食物抢夺,结果掉到土丘上摔昏了。(__________)
【2】苹苹的爸爸下乡开工厂,就住在二娃家旁边。(_________)
【3】小布头、小布猴、小黑熊和小老虎被四只老鼠打败了。(_________)
【4】小布头又被二娃送给了苹苹,苹苹一下子就认出了小布头。(________)
【5】小布头最后变得勇敢,也知道爱惜粮食了。(_______)
8、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背”的第二笔不是横,是点。(____)
【2】“暖”的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是“爱”。(____)
【3】“味”的右边是“未”,不是“末”。(____)
【4】“具”字里面是三横,是文具的具。(____)
【5】“匹”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____)
【6】“恋”字是上下结构,下面的“心”,是斜钩。(____)
9、生活中,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气,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把下面句子中你认为语气恰当的画上√,不恰当画上×。
(1) 我又不是故意的。 (____)
(2)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____)
(3) 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 (____)
(4) 请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好吗? (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太空中,只要把脚固定住就能洗澡;用普通杯子一样可以喝水。( )
【2】农夫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虽然它们都高了一大截,但是都枯死了。( )
【3】小马向老牛和松鼠请教,但他们都向小马撒了谎,因此小马完全弄不清楚河水的深浅。( )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诗人杨万里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看到的景色。( )
【5】“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中的“教诲”是指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___)(___)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___)。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___)。
【4】读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葡萄种在山坡上。茂密的枝叶(向 像)四面展开,就(向 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晾房修在山坡上,样子有点儿像碉堡。晾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有许多木架子。人们把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空气,使水分蒸发,晾成葡萄干。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葡萄沟( ) 热情好客( ) 水分( )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3.将文中画线词语“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4.选文中第( )自然段描写了葡萄沟,着重写了它的( );第( )自然段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干,它的特点是( )。
5.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13、课外阅读。
找春天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爸爸来到公园找春天。
找呀,找呀,找到了!春天在树上,在公园一角的几棵桃树上,长出了红色的花蕾(lěi)。爸爸告诉我:不久,桃花要开啦!
春天也在柳枝上。我发现一排柳树上,都挂着鹅黄色的枝条,风一吹,就飘起来,像是披上了一层半透明的薄纱。
春天,还在树林中。那冬青树暗绿色的叶子中间,长出了黄绿色的新叶。更有趣的是,梧桐树的枝头,吐出了半透明的青里带红的芽,就跟小小的佛手一样。
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心里想,我们的祖国就像这春天的花园。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春天在 、 、 。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心里想,我们的祖国就像 。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 )
A. 我和爸爸去找春天。
B. 描写春天的美景,赞美我们的祖国。
14、快乐阅读。
小老鼠赏花
春天到了,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小老鼠哼着歌儿去赏花。
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对不起!”小老鼠连忙说。
蒲公英那长长的茎都被踩弯了,可它还是摇着头说:“没关系,我不会倒下,我要坚持到花开的那一天,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小老鼠感动了□冲着太阳喊道□太阳公公□快让蒲公英开花吧□太阳听了它的话,把温暖的阳光洒在蒲公英的身上,蒲公英开出了美丽的花儿来。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______ 感激______ 保持______ 暖和______
【3】在“□”里填人正确的标点符号。
【4】“着”字是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
【5】小老鼠为什么而感动呢?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15、阅读。
(甲)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黃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甲)文按_______顺序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景色的变化。(乙)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选段中画出来。
【2】(甲)文描写的雨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写了秋天里的银杏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这些景物。
【3】(乙)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把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句。我能把(甲)文中的画线句改成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1)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 (2)田野像_______。
(3)洁白柔软的云朵像______________。
16、想象一下妹妹骑“马”回家的情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句子,并写下来。
(1)很 中国 的 有趣 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体 保护 用 一些 自己 的 贝壳 生活 的 水里 动物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词成句。
(1)山坡上 我们 在 春天 找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爷爷 笑容 的脸上 满意的 露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公主 美丽的 抢去 魔王 了(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很多小伙伴,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修好了羊圈。(换一种说法,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