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
(2)《大象的耳朵》一课中,大象最后说:“我还是_____。人家是人家,_____。”
(3)《蜘蛛开店》一文中,蜘蛛最后决定卖____,但是看到___这个顾客后,吓得匆忙回到网上。
(4)《青蛙卖泥塘》一文中,青蛙最后决定(卖 不卖 ____)泥塘。
2、读拼音,写词语。
jīnɡ línɡ(_____) cǎi sè(_____) mènɡ xiǎnɡ(_____)
pínɡ ɡuǒ(_____) sēn lín(_____)
3、给多音字组词。
教jiào(_____) jiāo(_____) 量 liánɡ(_____)liànɡ(_____)
泡pāo(_____) pào(_____) 便 biàn(_____)pián(______)
4、根据拼音写词语。
1.即使他只是一个六岁的儿tóng(______),他也yuàn yì(______)把自己的食物和水bēi(______)里的水分给别人。
2.奶奶为我们做了一zhuō(______)特别美wèi(______)的饭菜,还为弟弟gé wài(______)准备了小龙虾。
3.老师通过一个小小的hēi bǎn(______)向我们展示了奇妙的yǔ zhòu(______)。
5、 区别字组词。
值(_______) 劝(_______) 刻(_______) 般(_______)
植(_______) 功(_______) 该(_______) 搬(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的春天,liǔ
树gū niang yíng
着春风,和小燕子做yóu xì
。河水dàng
起层层bō wén
。孩子们在bì lǜ
的草地sài
跑,玩得jīn pí
力尽,躺在草地上xiū xi
。
7、我能判断。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___
【2】“炒、烤、蒸、煮”带偏旁“火”,多与“火”有关。___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___
【4】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错”。
1.《我必须去》中的李丹是一个对同学失信的女孩子。(______)
2.《小山羊和小灰兔》中,小灰兔总是失信。(________)
3.写请假条的时候,要写上请假人的名字和请假的时间。(________)
9、判断对错。
【1】《蜘蛛开店》里,蜘蛛老板经常换商品是因为他的编织水平不高。( )
【2】“遇”的第八画是竖。( )
【3】《青蛙卖泥塘》里,青蛙不再卖池塘是因为他把烂泥塘改造成了美丽家园。( )
【4】《小毛虫》的作者就是世界著名的画家达·芬奇。( )
10、判断下面句子的表达,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煎、烤、煮、蒸、炖、爆”这些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______)
【2】“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这句话写出了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______)
【3】过中秋,吃月饼,大街小巷人如潮。(______)
【4】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做饰品戴在身上。(______)
【5】“与”字共3画,第二画是“横”。 (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花园里美丽的花儿盛开,它们露出笑脸,好像欢迎春天。
树枝上有一条小毛虫,静静地躺着,它的样子很难看,小鸟和蜜蜂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过了几天,小毛虫的身体起了变化,它不吃也不喝,身上披了一件薄薄的衣裳。后来,它睡醒了,脱下了那件薄衣裳,飞了出来,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间飞舞,十分快乐。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全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你最喜欢第_______自然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毛虫睡醒后怎么做的?它变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之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正月歌
新春正月过大年,
吃点喝点解了馋。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团团转。
初五饺子要素馅,
初七吃碗打卤面。
十五家家闹元宵,
白白的汤圆锅里转。
【1】“正月”指的是( )
A.一月
B.农历一月
C.十二月
【2】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吃饺子。
【3】“十五”这一天是____________节,这一天家家都要煮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习俗?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每天早上五六点的时候,鸟儿们就会准时地开起“演唱会”。“唧——唧”那是雏鸟在呼唤母亲,委婉中带着娇气。“唧唧啾啾”那是画眉鸟婉转悦耳的叫声,听起来多像歌唱家在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又像演奏家在吹奏悠扬悦耳的笛子。“喳喳……”那是麻雀一刻不停地欢愉声,似乎在招呼同伴连飞带跃地飘下树来。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文中多处运用像“叽叽喳喳”这样的象声词,我还能再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飘”字的好处是( )。
A.写出了鸟飞时的动作特点,不是一下子落下,而是一点一点地飘落。
B.写出了鸟的轻盈。
【4】由“唧——唧”作者想到___________;由“唧唧啾啾”作者想到歌唱家在唱歌,演奏家在吹笛子;由“喳喳……”作者想到_________,作者的想象真丰富。
【5】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请你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标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zhē)遮掩(yǎn)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2)从“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中,我体会到( )
15、快乐阅读。
回声
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1】这篇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有____句话。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回答问题。
这个句子把__ 比作__ 。
【3】文中的回声是怎样产生的?正确的说法有( )
A.是声音的波纹碰到物体返回来。
B.是另一只小青蛙在学这只小青蛙说话。
C.是水的波纹碰到河岸返回来的。
【4】下面的这些地方能产生回音吗?在括号里画“√”。
操场上( ) 山洞里( ) 空旷的大房子( )
16、问答题。
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用什么来辨别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我喜欢_________的爸爸。(把句子补充完整)
2.已经 柏树 的 邓小平爷爷 长大了 亲手 栽种(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1.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时候,人们喜欢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词句。
(1)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被我们当成了公主。(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用加点词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想一想)春天来了,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请仔细观察图中小朋友的动作,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用一用)风筝(zhēng) 鸟语花香 柳树 跑 拉 举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