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毕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与_____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_____,门泊东吴_______________。”这句诗选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3)________一粒粟,_________万颗子。
(4)__________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_________。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____________乱闯。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碧空(_______) 引人(_____) 笨(____)笨脚 (_______)勃勃
炎黄(_____) (_____)图强 万里(_____) 尽(____)竭(____)
3、我会填
轻轻地(______) 急急地(______)悄悄地(________)
吹醒了(______) 吹化了(________) 吹红了(________)
4、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恋恋____________ ______人______目
华夏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洗
筋疲____________ 笨______笨______
赏______悦______ 眉开____________
6、看图猜一猜,田字格里应该填什么字?
1.
2.
7、下面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揠苗助长》告诉我们通过拔苗的方法能让禾苗长得更快。____
【2】《画杨桃》让“我”明白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变的。____
【3】《小马过河》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都是对的,我们不用自己去尝试。____
【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太晚。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正确的答案后边画“√”,错误的答案后边画“×”。
(1)“确”字的第六笔是“丿”,(_______)“乙”。(______)
(2)“闯”字的部首是“门”,(______)“马”。(_______)
9、判断题
【1】《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是周恩来。(_______)
【2】《绿野仙踪》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_______)
【3】《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位猎人。(_______)
【4】“士人读书”讲究“三要”:一要有志,二要有识,三要有恒。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_______)
【5】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在农历八月初八。(_______)
10、判断正误,对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11、我会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zàn)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fù)天生的好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miào)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jiān)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huò)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yàng)快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这个故事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怎样才能有一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yàng)怏地飞走了”是因为:( )
A.乌鸦觉得自己没有唱歌的天分。
B.乌鸦害怕困难,不愿意练习。
C.百灵鸟不肯真心帮助乌鸦,不愿意教它唱歌。
12、课外阅读
聪明的野牛(节选)
第二天,城里的牛在一个空场上散步,野牛也在里头。看牛人的屋子里有清脆的磨刀声音。
野牛警告他们说:“听见了吗?时候到了,不能再等了!”
城里的牛都禁不住打哆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话来。
野牛英勇地喊:“要想活,就该拿出勇气来!你们忘了吗?拔起腿来跑!往四面跑!”
他这声音好像给大家灌注了一股勇气,大家立刻胆壮了,拔起腿来就往四面跑。他们跑了一会儿,久住的房子和常到的空场都撇(piē)在后头了。
看牛的人想不到有这么一回事,马上放下手里的刀,跑出来追。但是追哪一头好呢?他正在发愣,厂里空了,一头牛也没有了。
许多牛从好几条路聚集在一块儿,大家说:“离开老地方,原来也没什么困难。”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马上——__________ 集合——__________
【2】读短文,我会填。
(1)野牛说不能再等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牛的人想不到有这么一回事”中的“这么一回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句话准确概括出了短文的内容,在( )里打“√”。
(1)城里的牛给了大家勇气,让大家逃跑。 ( )
(2)这篇短文写的是城里的牛在野牛的帮助下顺利逃脱的故事。( )
【4】你认为这头野牛聪明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乐园。
清晨,在花丛里,一群蜜(mì)蜂又舞(wǔ)动着金色的翅(chì) 膀(bǎng),唱起来愉(yú)快的歌儿:“嗡嗡嗡!嗡嗡嗡!”
有只小蜜蜂落在一朵小红花上,发现花瓣(bàn)上有一颗颗亮晶晶的水珠儿。她好奇地问:“小红花姐姐,这是什么?是您哭了吗?是您流的眼泪吗?”小红花忙说:“不是,不不是,我生活的很幸福,这不是我的眼泪,这是露水珠,是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冷了结成的水珠。”啊,是露水珠。小蜜蜂明白了,愉快地采着花蜜。
采着采着,太阳升上来了。小蜜蜂发现亮晶晶的露水珠闪出了美丽的颜色。她又好奇地问:“小红花姐姐,露水珠怎么放出光来了?”小红花说:“不对,不对。这不是露水珠在放光,这是太阳光照在露水珠上,露水珠反射出了太阳的光亮。”小蜜蜂明白了,又愉快地采着花蜜。
采着采着,小蜜蜂又发现,花瓣上那一颗颗亮晶晶的露水珠不见了。她又好奇地问:“小红花姐姐,露水珠哪儿去了,她们是在和我们捉迷藏吗?”小红花说:“不对,不对。为了让百花开得更鲜艳,为了让你采到更好的花蜜,露水珠滋润了百花,又变成水汽了。”
小蜜蜂吸饱了花蜜,采满了两篮花粉,飞回家去。今天,她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她明白了露水珠的好多事情。她想:露水珠是多么可爱啊!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3.根据短文填一填。
金色的( ) 亮晶晶的( )
好奇地( ) ( )的颜色
4.读了短文,你知道什么是露水珠吗?它是怎么形成的?请用“-----”画出来。
5.你喜欢文中的小蜜蜂吗?为什么?
14、阅读检验台。
猴子验血
花狗医生让猴子化验员给动物验血。
病人真多呀!蜘蛛、蜗牛、 小虾、蚯蚓……全都来了。猴子化验员把它们的血抽出来放在一根根玻璃管里。
花狗医生看化验结果出来了,可是玻璃管上一个名字也没有。原来猴子忘了写名字,它急得哭起来。
花狗说:“别急,青绿色的是蜘蛛的血,淡蓝色的是蜗牛的血,青色的是小虾的血,玫瑰色的是蚯蚓的血。” 猴子听了,细心地在玻璃管上写名字,并说:“今后,我一定要认真。”
【1】短文一共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从文中找一找它们的职业, 花狗是一位______,猴子是一位______。
【3】蜘蛛的血是______色的,蜗牛的血是______色的,小虾的血是______色的,蚯蚓的血是______色的。
【4】短文第三自然段,“它急得哭起来”,“它”指的是( )。
A.花狗 B.猴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小节。
【2】第二小节有(______)句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3】花灯很多,文中介绍了( )灯、( )灯和( )灯。写的最具体的是( )灯,它是怎样的呢?请用“___”画出有关句子。
【4】按要求找出文中词语填空。
表示人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表示灯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表示长龙动作灵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表示长龙鳞片漂亮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大家来帮帮他
有一次,小华在校门口值日,同班同学小龙迟到了。小华心想:要是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自己班级就不能得到纪律红旗,同学们还会责怪自己;要是不记,就没有尽到责任。这可怎么办?请你帮小华想一想到底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上下面的词语写句子,注意正确运用标点。
(1)恋恋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在( )里加上标点。
例:多么令人难忘啊( ,)1961年的泼水节( ! )
1.夜晚的北京,多么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
2.鲜艳的五星红旗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__________ (____)
4.葡萄沟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_______一________就____________。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_______既_______又_____________。
3.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_________常常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非常好看。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怎样做的?请展开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