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fēnɡ jǐnɡ liú liàn yāo qiú bō wén hǎo xiànɡ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bànɡ wǎn róu ruǎn jiě mèi bù shě qí mǎ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àng lín zhí wù chuī zò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yīng jùn xí lái chuān dài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填上恰当的修饰词。
(______)的礼物 (______)的笑容 (______)的天空
(______)的田野 (______)的鲜花 (______)的小柏树
4、补充词语。
_____大地 华夏_____ 世界_____同
巍巍_____ _____图强 繁荣_____
5、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流(________)息 同(________)协(________) 众志(________)(________)
贪(________)失(________) 舍(________)逐(________) 五(________)十(________)
焕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学(________)倦 (________)墨涂(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èng lì zhēng bīng biǎo dì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______)
2.“四时”的意思是四点的意思。(______)
3.《绝句》的作者是唐朝的杜甫。(______)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第二个“夏” 指的是“立夏”。____
【2】《村居》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____
【3】“踏秋赏菊去登高”写的是“重阳节”的习俗。____
【4】“炬”的第二笔是“小撇”,第六笔是“竖折”。____
9、明辨是非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亡羊补牢中的“亡”指的是死亡,“牢”指的是牢笼。______
【2】《青蛙卖泥塘》一课中,青蛙照着别人的话去做后,舍不得卖了泥塘。______
【3】我们学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夜书所见》都是清朝诗人写的。______
【4】“煎、黑、煮”这三个字的部首都是“灬”,表示与水有关。______
【5】书本的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__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乌”字是独体字,共四笔。 ____
【2】“穷”“室”两个字都是上中下结构。 ____
【3】“满”字的偏旁是“氵”。 ____
【4】“惊慌”和“慌张”是一组近义词。 ____
【5】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 ____
11、开心阅读。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de dì)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绿得发亮。湖水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垂( 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 chuī cuī)拂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 nù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哪个词语说明了水清?( )
A.清可见底 B.引人注目
【3】第二自然段先写了湖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再写湖的四周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____,树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写湖上有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讲了( )
A.天鹅湖的美丽景色。
B.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有。
【5】用几句话写一写你家乡的美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雨
淅沥,淅沥……
春天的雨在夜晚降落,在黎明停息。
春天的雨是鼓槌儿:叮咚,叮咚!敲响了平静的小池,声音是那样婉转、动听。
春天的雨是颜料:染绿了小草和树叶儿,抹红了野花和山果。
春天的雨是催眠曲小朋友们刚从梦中醒来,又走进另一个甜甜的梦里。
【1】选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3】短文中说春天的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请你写一句话来赞美春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糖是用____、____熬出来的。熬糖时,要有____,还得有____。
【2】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_____、_____、______。
【3】听了爸爸的话,孩子明白了( )
A.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B.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4】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1】这是一家_____店的开业海报。
【2】这家店的开业时间是______月_____日。
【3】明明怎么消费才能获赠4瓶可乐呢?( )
A.10月10日消费95元
B.10月15日消费98元
C.10月20日消费105元
D.11月1日消费120元
【4】下面哪一项不是这家店的承诺?( )
A.亲民的价格 B.新鲜的原料
C.大师的厨艺 D.贴心的服务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画鸡蛋
①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让我画鸡蛋,这不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画得熟练。”
②达·芬奇听从老师的话,用心画鸡蛋,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画了许多形状不同的鸡蛋。
③后来,达·芬奇无论画什么,都画得又快又像。
【1】读短文,写出文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简单——( ) 严肃——( )
【2】全文共_____自然段,主要讲了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_______的故事。
【3】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一直让他画鸡蛋?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达·芬奇是画家。下列人物还有谁是画家呢?选一选 。画“√”
齐白石( ) 张大千( ) 刘欢( ) 方素珍( )
16、照样子写句话,用上带点的词语。
1.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枚枚小邮票,不但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凝神思考,很快作文就写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一进实验室,就开始了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互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字造句。
(1)曹操的儿子才七岁。
_______
(2)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________
19、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医生 长大 我 成为 想 后 一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写话。
你有好朋友吗?他(她)是谁?有什么优点?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写一段话。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哦。(写在背面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