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具(___) 买(___) 味(___)
真(___) 卖(___) 沫(___)
2、我会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
2.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急时有人帮。
4.小信成则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助________ 导________ 特________
劝________ 异________ 持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座______ 值______ 刻______ 蓝______
坐______ 植______ 该______ 篮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qīnɡ sōnɡ kǒu shào shù shāo jiāo huàn zhī tou
( ) ( ) ( ) ( ) ( )
6、看拼音写词语
chōng fēng zuò yè wēn nuǎn pō sǎ
wān lù mào yān liú liàn bèi bù
néng gòu kè zhuō wèi dào mǎi cài
nóng jù gān tián fēng jǐng láo dòng
mǎ pĭ biǎo mèi bō wén huà xiàng
7、理解课文判断正误。
1.大象的大耳朵像扇子一样耷拉着。(______)
2.兔子、山羊和大象的耳朵一样耷拉着。(______)
3.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因为它的耳朵有病啦。 (______)
4.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虫子就飞不进去还能把他们扇走。 (______)
5.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______)
8、判断题
【1】小老师姓小,是幼儿园里最小的老师。(________)
【2】小布头是在飘着鹅毛大雪的除夕夜做好的。(________)
【3】哈巴狗感冒了,说话瓮声瓮气的。(________)
【4】小布头被分给了苹苹,苹苹很爱小布头。(_______)
【5】小布头来到苹苹家后当上了火车司机,开火车时一点儿也不害怕。(________)
9、判断。
【1】在《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骑着红色的小马跑回了家。(_______)
【2】喜鹊弟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所以我喜欢他。(_______)
【3】“生当作人杰”这句诗的作者是李清照。(_______)
【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往前冲,别管别人怎么说。(_______)
10、附加题: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测试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分别用“√”“×”标出。
【1】蝴蝶告诉骄傲的蚊子,不要到人类设的帐子里。 (______)
【2】园丁把开白花的树种在红房子前面,把开红花的树种在白房子前面,奇古拉国王让园丁把两棵树对换一下,奶妈告诉国王要换个眼光看事情。 (______)
【3】孟母为了教养孟子,搬离了墓地附近、集市附近,搬到了学校附近。 (______)
【4】兔妈妈告诉小兔子两则生存格言,分别是:免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急了也咬人。(______)
【5】松鼠咬坚果,不单是为了吃果肉,还为了磨牙。 (______)
1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1.用“√”选择括号里用得正确的词语。
2.第一句是写列宁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是写列宁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是写列宁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句话里的“果然”表明了什么?对的打“√”。
①列宁出乎意料找到了养蜂人。( )
②列宁所想的完全正确。( )
12、填空
文中“大楼”是指字典;“好多好多人家”是指字典里的字;
“门牌”是指 ;“地址”是指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诺(nuò)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 ruì diǎn)著名的发明家,他从小就喜欢做一些小实验,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一次,小诺贝尔上街买盐(yán),回来的路上和几个小伙伴在沙滩上玩了起来。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把盐包弄破了,盐撒了,他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小诺贝尔想了想,说:“没关系,我有办法。”他把脏(zāng)盐收了起来。
回到家,小诺贝尔不慌不忙地把脏盐倒在水中,盐溶(róng)在了水里;接着他用纱网过滤(lǜ)盐水,沙子留在了纱网上;最后,他又把过滤干净的盐水放在锅里煮,水蒸发以后,锅底出现了白花花的盐。小伙伴佩服地说:“诺贝尔”你真行!”
【1】这篇文章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不慌不忙 不______不_____ 不______不_____
【3】在小伙伴把盐撒了后,诺贝尔做了些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4】填一填。
诺贝尔是________(国家)著名的___________。他从小就喜欢做一些_________,是个爱动________的孩子。
14、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者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送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它们的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每一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蚂蚁_____的本领很强。它靠____辨别_______,根据_____确定______。
【3】补写句子。
如果 |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它们 | 就 | 特别猛烈地摆动触角。 |
____ | ____ | ||
____ | ____ |
【4】除了蚂蚁搬家的趣闻,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趣闻?(选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本文写了(_____)和(____)之间发生的事。
【2】本文共有 ( )自然段。第 ( )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第( ) 自然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在文中找合适的词填空。
一( )石子 一( )乌鸦 一( )井 一( )办法
【4】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找出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5】老办法为什么不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连词成句。
(1)树 森林里 的 各种各样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 是 动物 朋友 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 百灵鸟 好听 叫声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采访对话补充完整。
小记者:小朋友,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小苗苗:我长大了要做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我长大了想当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智:我长大了想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小记者:小朋友,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呢?
小苗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上面的采访,我也想写写我的愿望:我长大后要做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例: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
这句话是_______句,你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仿写句子)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教室。
20、我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兰兰长大后相当医生,壮壮长大后想做飞行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