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根据提示写词语。
例: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 , 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写出太阳的害怕程度)
(1)看到爷爷开门回来,小狗高兴极了 , ________地跑到了院子里。(写出小狗的高兴程度)
(2)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了,爸爸激动不已 , ________,惹得妈妈白了他几眼。(写出爸爸的激动程度)
2、我爱积累祖国语言文字。
1.遇到他人有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我还能写出两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学期,我学习了寓言故事《______》、《_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46分)
(1)把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写在括号里。(2空1分,共6分)
扌( )( )( ) 页( )( )( )
皿( )( )( ) 辶( )( )(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每空2分,共24分)
型( ) 刻( ) 密( ) 站( )
形( ) 该( ) 蜜( ) 钻( )
4、比一比,再组词。
彩( ) 幸( ) 结( ) 般( )
采( ) 辛( ) 洁( ) 船(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触须 (__________)的螳螂 (_________)的小柏树
(__________)的小溪 (__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_)的小姑娘
6、拼一拼,写词语。
xiū xī bō wén mín zú yǐn rén zhù mù
rè nào shǐ jìn yóu xì liàn liàn bù shě
7、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8、口语交际。
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请你判断,哪些是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括号里打“√”或“×”。
【1】小华说:“同学们,借阅图书,要按时归还呀。”(______)
【2】小玲认真听小华说完了,接着说:“我们要爱护图书。”(______)
【3】小兰没听清小玲说的话,问道:“请你再说一遍,好吗?”(______)
【4】小明和小虎争抢着说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让谁。(______)
【5】小红一直不说话,不发表意见。(______)
9、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甲骨文中的“贝”字是一个象形字。(______)
2.“岛”字一共有8画,它是半包围结构。(______)
3.带“火”的字多与“火”有关,带“灬”的字多与“水”有关。(______)
4.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牛。 (______)
10、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2】“烤、烧、煎、煮”中带偏旁“火”与“灬”的,多与“火”有关。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______
【4】“寻”和“找”的意思相近,“寻找”的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______
【5】己龙、牛羊、戌狗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
【6】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这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______
11、阅读。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野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
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动、耕作。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死了。农夫的独生子很懒,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里播下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贫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他再也不到那片土地上去了。
小草知道农夫的儿子再也不会去那片土地上播种,便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又回到原来的土地上,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土地老了”具体表现在( )。
A. 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
B. 家里越来越贫穷。
【2】“土地老了”的原因是( )。
A. 农夫没有施肥。
B. 农夫的儿子很懒,不愿劳动。
C. 土地太贫瘠,长不出好庄稼。
【3】读句子,回答问题。
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肥沃”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正月歌
新春正月过大年,
吃点喝点解了馋。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团团转。
初五饺子要素馅,
初七吃碗打卤面。
十五家家闹元宵,
白白的汤圆锅里转。
【1】“正月”指的是( )
A.一月
B.农历一月
C.十二月
【2】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吃饺子。
【3】“十五”这一天是____________节,这一天家家都要煮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习俗?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锚和猫
船上有只锚,家里有只猫。
船上的锚两个爪,家里的猫四只脚。
船上的锚能停船,家里的猫喵喵叫。
锚和猫,莫混淆,看看部首就知道。
【1】“锚”的部首是______,字义与______有关;“猫”的部首是_____,字义与_______有关,读音是_______。
【2】从文中知道锚的作用是___________,猫的叫声是________。
14、读短文,完成练习。
螳螂举着两把大刀,站在路边的草地上,好像在等候谁。
白兔提着篮子经过,对螳螂说:“我要去割草,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说:“割草要用镰刀,我的刀不能用。”白兔走了。
绵羊来了。他长了满身厚厚的毛,对螳螂说:“我要剪去身上的毛,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摇头说:“剪毛要用剪刀,我的刀不能用。”绵羊走了。
花猫也来凑热闹□对螳螂说□借一把刀给我好不好□让我把胡子刮掉□
螳螂急了,说:“刮胡子用剃刀。你一刮掉胡子,就捉不到老鼠了。”
花猫笑了笑,说:“知道,知道,看来你的刀不中用,丢掉算了。”花猫走了。
后来,飞来一只绿头苍蝇。螳螂举起两把大刀,“咔嚓”一下,把苍蝇砍死了。
螳螂的两把大刀多好呀!
【1】短文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___自然段写花猫向螳螂借刀。
【2】在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
【3】螳螂站在路边等候的是( )。
①白兔 ②绵羊 ③绿头苍蝇
【4】“螳螂的两把大刀多好呀!”两把大刀好在( )。
①很威风 ②可以消灭苍蝇 ③可以借给其他动物
【5】读了短文,我明白了( )的道理。
①要乐于分享,不要小气
②干什么事就用什么工具
③不要随便借别人的东西
【6】给这篇短文加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借刀 ②卖刀
15、课外阅读
借书
星期五下午一下课我和小红就来到图书馆。我们借到书,就坐下来专心地看,一点声音也没有。我们都很爱惜书,谁也不在书上乱画,看完一页,轻轻地翻过去,再看另一页。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
【2】谁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_,在什么地方_________,干什么_________。
【3】哪句话讲我们读书很专心?用“____”在句子下面画出来。
16、雷锋叔叔虽然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我们还能看到:公共汽车上有人主动给老人让座;摔跤的小朋友被同学扶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到底是__________呢?
(2)大摇大摆 公鸡 走了 地 唱着歌(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填一填。
朋友 天敌
(1)把右边的词语填入左侧的括号中。
鸟儿是害虫的(______),鸟儿是人类的(______)。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儿?(说说你具体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
没有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写话。
本学期同学们一定看了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书。在你看过的课外的童话故事书中,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最吸引你的人物或故事片段是什么?请用一段话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