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诗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A.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C.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D.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在护城河畔,我看到一棵棵柳树已经抽出了细长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不禁吟诵道:“ _________ ”。
看着春天刚探出头的、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我不禁吟诵道:“ _________ ”。
2、查一查,填一填。
春节那天,表哥教我玩袋鼠蹦的游戏。我把脚shēn( )进袋子里,两只手揪住袋子边,双脚向前一跳,但是我kuà( )不出去,晃了一下,被袋子bàn( )倒了。表哥扶起我,说:“双脚并拢,跳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我又试了一次,终于稳稳当当地站住了。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画杨桃》中,“我”把杨桃画成__________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告诉同学们:从不同的________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还要学会从__________的角度看问题。
(2)唯德学,唯________,不如人,当自励。
若________,若________,不如人,勿生戚。
4、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恋恋________ 引人________ 朦朦________
5、默写本学期你最喜欢的一首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liǔ zhī wēn nuǎn rè nao jiǎng zhuō
léi shēng cài zǐ biān zhī huā wén
7、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贫”用部首查字法,查“贝”部,这个字跟钱财有关。 (______)
【2】“阿姨、坐位、指南针”这组词里只有一个错别字。 (______)
【3】《揠苗助长》《羿射九日》《亡羊补牢》都是寓言故事。 (______)
【4】蜘蛛卖袜子时,看到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______)
【5】鼹鼠米加先生的愿望是把孩子们都培养成设计专家。 (______)
8、下面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揠苗助长》告诉我们通过拔苗的方法能让禾苗长得更快。____
【2】《画杨桃》让“我”明白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变的。____
【3】《小马过河》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都是对的,我们不用自己去尝试。____
【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太晚。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错”。
1.《我必须去》中的李丹是一个对同学失信的女孩子。(______)
2.《小山羊和小灰兔》中,小灰兔总是失信。(________)
3.写请假条的时候,要写上请假人的名字和请假的时间。(________)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咏柳》和《村居》写的都是春季的景色。(_____)
(2)一年是十二个月,有二十个节气。 (_____)
(3)遇到问题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需要自己的判断。 (_____)
(4)只有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_____)
11、认真读短文,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提起啄木鸟,人人都熟悉。它是有名的树医生,树见了它都会笑。
啄木鸟除虫的本领可大了!它的身上有许多法宝。它有一个凿子嘴,又尖又长,能凿开坚硬的树皮。它有一条钩子舌,能把舌头插入树皮,钩出害虫。它有两只隔木耳,藏在木质里的害虫有一丝声音也逃不了它的耳朵,它会闻声啄破树皮,捉拿潜敌,而且百发百中。它还有一对铁勾爪,别看它腿短,却十分刚劲有力,一上树就能将树干抓得牢牢的。
凭者这些法宝,啄木鸟每日吃虫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病树啊,真是了不起的除虫大将军。
⑴第2段共有( )句话,短文中的“除虫大将军”是 。(3分)
⑵“除虫大将军”身上有许多法宝,它们是 、
、 、 。(4分)
⑶在( )填上合适的词。(4分)
一( )子舌钩 一( )凿子嘴
一( )铁勾爪 两( )隔木耳
⑷你还知道哪些“除虫大将军”?(2分)
12、课外阅读。
我爱漓江
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天气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划船,有的在玩水球……漓江洗去了人们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放学后,荡着小舟在漓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站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水变浅了,但还是那么清,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开始紧张地收获。
漓江一年四季都很好。我喝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仿写词语。
累累果实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地划桨 (__________)的桂花香 (__________)的野花
【3】用文中加点的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5】本文是按________顺序介绍漓江的。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仔细看上边的广告图片回答问题。
【1】发布广告的单位是 ( )
A.欢欢书店 B.欣欣花店 C.欣欣书店 D.新欣书店
【2】店里8.8折的优惠活动是面向( )
A.全体顾客 B.司机 C.教师 D.儿童
【3】教师参加优惠活动的方法是( )
A.带身份证 B.穿校服 C.带教师证 D.带学生去
【4】李老师哪个时间去书店能享受教师节优惠?( )
A.9月1日 B.9月12日 C.8月31日 D.9月16日
【5】以下哪个产品不参加优惠活动?( )
A.钢笔 B.红笔大礼包 C.小喇叭 D.翻页笔
14、阅读理解。
比利时的于连
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一个街角,竖立着一个小男孩的铜像。这座铜像只有半米高。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满脸调皮的样子。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这尿,好像永远也撒不完,都流在铜像下面的水池里。
为什么要造这么一座铜像呢?
原来,这个撒尿的男孩叫于连。有一次,入侵的敌人想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就把炸药安放在市政厅的地下室里,点着了导火线。火花像一条火蛇,飞快地向炸药包爬去。小于连看见了:“哎呀,不得了!”他想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可是打水的地方太远了,等把水打来,炸药包早爆炸了。怎么办呢?小于连灵机一动,有了!他调皮地笑笑,解开裤子,一泡尿“哗—”地撒在导火线上。火花被浇灭了,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非常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这个小英雄,就为他塑了一座铜像。至今,小于连站在那儿已经三百多年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怕他冻着,给他送来各式各样的衣服。其中有国王的王服,有士兵的军服,有工人的工作服,还有世界各国小朋友送的漂亮衣服。我们中国小朋友也给于连送去了一套衣服呢。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调diào(________) tiáo (________)
撒sā(________) sǎ(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尿,好像永远也撒不完,都流在铜像下面的水池里。”这句话是比喻句。(________)
(2)“火花像一条火蛇,飞快地向炸药包爬去。”这句话是比喻句。(________)
【3】比利时人民为什么为于连塑造了一座铜像?文章中有明确的答案,请用“ ”画出来。
15、快乐阅读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事情往往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本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妈妈适合戴____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____。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___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错的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_______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_______
(3)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_______
【4】你们班有近视的同学吗?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一说。
①《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
②《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
③读了这两则寓言后,写出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__________越来越______,________越来越____________。
2.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你看,____________,是不是____________?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如果学校要建立一个图书馆,请你帮图书馆写一个“图书借阅公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展示。
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哪些节气?在横线上写一写,比比谁写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默写《望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自由写话。
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子?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性格特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