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 )
A.做事要有毅(yì)力。
B.做事要一心一意。
2、选词填空。
所 粒 块 面 件 朵
一( )衣服 一( )面包 一( )学校
一( )云 一( )米 一( )红旗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我轻轻地把鸟蛋送还(huán hái)到鸟巢。
2.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zhǎng cháng)长的小路。
3.到处(chù chǔ)是垃圾,怎么处(chǔ chù)理呢?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5、课文内容精彩回顾。
(1)“________,疑是地上霜。举头________,低头________。”这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我还背过他的《________》,其中“桃花潭水________,不及汪伦________”成为千古名句。
(2)《寻隐者不遇》是诗人寻访友人时写下的一首诗,诗句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妞妞赶牛________,牛牛要________,妞妞护柳扭________,牛牛扭头________妞妞。
6、加一加,减一减,变新字。
1.加一加:
口+少=(______) 月+半=(______) 山+夕=(______) 王+见=(______)
2.减一减:
飘-风=(______) 校-木=(______) 张-长=(______) 甜-舌=(______)
7、照样子,填词语。
例:(遥远)的新疆
(____)的小路 (____)的公路 (____)的天山
(____)的天安门 (____)的雪莲 (____)的升旗仪式
8、照样子,写一写
(1)(写)字 (______)排球 (______)风筝 (______)故事
(2)看了看 (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3)高兴 高高兴兴 (______)(______)
(4)一(册)书 一(______)尺子 一(______)金鱼
9、填空。(8分)
(1)“黑”字的部首是_______,第七画是_________。
(2)“问”字是_______结构,组词_______、________。
(3)“远”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
10、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 )( )
乡 亲 吃 水 不 忘 挖 井人 毛 主 席
( )( ) ( ) ( ) ( ) ( )
战 士 上 面 村 子 那儿 地方
11、按要求填空。
1.“风”字共(____)画,第二画是(_____)。
2.“万”字共(____)画,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字共(____)画,第二画是(_____)。
4.“北”字共(____)画,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医”字共(____)画,第七画是(_____)。
12、查字典,填表。
要查的字 | 音序 | 音节 | 组词 |
欢 |
|
|
|
凉 |
|
|
|
身 |
|
|
|
13、拼音,写词语。
14、看拼音写词语
shí kuài tǔ kuài fāng kuài kuài tóu wú fēi shì fēi
fēi fèn jīng cháng wǎng cháng fēi cháng zhèng cháng yǐ wǎng
wǎng rì jiāo wǎng guā fēn xī guā kǔ guā dì guā
jìn chū jìn xíng qián jìn tiān kōng kōng qì kōng zhōng
15、连一连,组成词。
16、判断下面的说法的正误。
《小池》的前两句诗,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泉眼、细流、树阴、晴日等景物,构成一幅秀美的图画。 ( )
1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人之初,习相远。性相近,性本善。(______)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______)
(3)子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______)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______)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静夜思》的作者是孟浩然。(_____)
(2)“我”为春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_____)
(3)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_____)
(4)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座美丽的桥,那是彩虹。(_____)
(5)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李白。(_____)
19、读一读,完成练习。
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大的枣树。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很大很大的红枣。
②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小灯笼。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枣花 ( )的小灯笼
【2】枣树在春天、夏天和秋天分别有什么变化?填一填。
春天,枣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枣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枣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这段话共有____句。
【2】这段话中一共出现了____个姓,分别是_____________。
【3】你姓___?我姓____。什么____,____的____。
【4】照样子圈出姓名中的姓。
李白 孙武 诸葛亮 张先 欧阳修 陆游
21、阅读课文选段,做练习。
粽子是用青青的答(nuò)竹yè包的,里面裹(guǒ)着白白的糯(nuò)mǐ,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欣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zhēn是又黏(nián)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dòu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1】拼一拼,写汉字。
yè mǐ zhēn doù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照样子,写词语。
又黏又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给画“——”的地方换上不同的词语。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如: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就……”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看图写话。
请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