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爱查字典,准能填正确。
“搏击”的“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搏”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搏斗;对打。②扑上去抓。③跳动。在“搏击”一词中,“搏”应取第 种解释。
2、用“幽”字组成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他是一个很________的人,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2)这是一个________的夜晚,树影婆娑,我和妈妈欣赏着皎洁的月光。
(3)这个咖啡厅的环境很________,我经常在这里看书。
3、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精兵( )政 见( )知著 不可思( ) 万( )更新
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________)
2.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________)
3.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________)
5、翻译古文《刘备敕刘禅遗迢》中的句子。
①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汝父德薄,勿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何所复恨,不复自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古诗词。
浣溪沙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②,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③暮雨子规④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⑤?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⑥。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②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③萧萧:这里形容雨声。④子规:杜鹃鸟。⑤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老去而悲叹。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1】《浣溪沙》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词。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体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全诗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________站在________的山顶望故乡、望大陆的所见所想。
2.诗中两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____________成了诗人唯一的牵挂。
3.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从手法看是用典,出自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________》,“山之上,国有殇”语意双关且寓意丰富。“国有殇”即“有国殇”,“殇”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8、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波浪线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甲:《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乙: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9、迁移与实践。
寒假快到了,同学们计划到天河珠江公园进行“露营文化”研学活动。为了得到学校和父母的支持,大家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
材料1:2022年元旦起,广州公园绿地草坪开展帐篷区试点。第一批推出24个公园绿地帐篷区域,打造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沉浸式体验,受到广大市民游客热捧和赞誉。其中,广州珠江公园率先划定草坪帐篷区供市民体验。公园方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措施,大力开展游客喜闻乐见的草坪文化活动,举办草地音乐会、露营节、花艺展、红色电影巡礼等形式各异的活动,建设既有绿化又有文化、既有绿色又有特色的新时代城市公园。
——节选自2023年8月24日《中国妇女报》相关报道
材料2:《广州珠江公园草坪开放管理规定》节选
①开放区域:西区中心草坪。周末及节假日搭建帐篷(含天幕)须通过“广州珠江公园”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每个帐篷的面积不得超过5平方米,天幕不得超出所预约位置的面积。
②公园开放时间:6:00——22:00。可搭建帐篷(含天幕)时间为9:00——18:00。
③进入园区活动时严禁破坏树木、草坪,禁止各种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
【1】同学们商议研学活动计划时七嘴八舌。请在横线上填写关于“人物说话”的词语,注意不能用“说”字来表达。
“多好啊!广州珠江公园率先划定草坪帐篷区供市民体验啦!”小天____________。小河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去那里参加草地音乐会、美食会,好开心啊!”“但是我看到《广州珠江公园草坪开放管理规定》,感觉我们的时间很难安排。”小语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学校的支持,除了用好材料1和材料2写研学申请,你还会选择下面的哪一则材料?请分点陈述选择该材料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材料3:广州珠江公园坐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东侧,东临马场路,南傍花城大道,西邻猎德路,北接金穗路,是一个集观赏、游憩、科普和休闲于一体的市级公园。
材料4: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植物品种有八百多种,绿地覆盖率高达91%以上,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格调幽雅,极具岭南园林特色。
我选择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学前,同学们可能会紧张、期待、兴奋、忐忑等,写写你研学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类文阅读
雪(节选)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lián)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选自《鲁迅散文集》)
【1】(字词理解)鲁迅先生写作的那个时期,语言表达和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_____)(____)
(2)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_____)
【2】(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联系上下文理解,将______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____、______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3】(题目感知)下面各组题目多多少少都与鲁迅相关,照样子,填序号。
雪 风筝 狗 猫 鼠( A ) 少年闰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阿Q正传(_____)
奔月 补天 铸剑(_____) 朝花夕拾 呐喊 彷徨(_____)
A.以事物命题 B.以人物命题 C.以事件命题 D.题目特别吸引人
【4】(内容梳理)作者围绕“雪”,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第1~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6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近鲁迅)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说说对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的理解。
资料袋
作者借江南和朔方的雪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现实的否定。南雪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憧憬,北雪抒发了作者战斗的情怀。南雪和北雪都有其不幸的一面,但现实的冷酷扼杀不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者虽身处严寒肃杀的冬天,但追求的却是春天和光明。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李关元教授评论
写作背景:鲁迅的《雪》写于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鲁迅通过对江南和江北的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表达了其对冷酷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革命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 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
【4】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_________________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
语填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________)→(________)→笑了→(________)→满怀歉意
【6】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阅读下列关于“减负”的图文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言节选
陈宝生说:“全社会都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不要盲目追求那些成功学,那些培训机构炫耀的培训成绩单、广告词,很多都是‘鸡汤加忽悠’。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是不行的,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提高教育素养,不要听信那些似是而非的理念,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办事,让他们健康成长。”
(材料2)见下图。
【1】综合以上图文材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概括地写出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宝生部长说要“改变这种状况”,是指要改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的状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减负”有什么建议?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稻子熟了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留在这么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⑪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1】读完全文,你觉得最能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__________;第⑦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我”对母亲的_______,这让我们联想起本学期学过的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
【3】作者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结合第⑨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这句话中的第一个“种子”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种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按顺序应该是( )
①眺望 ②望望 ③矗立 ④屹立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④①②
D.④②①
【2】下列词语中与“壮士”中的“壮”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壮烈豪迈
B.气壮山河
C.身强体壮
D.威武雄壮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的声音最难听。(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感情。(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喜欢这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都……
17、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我怀念母亲。
(2)缩句: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大会堂。
(3)修改病句: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4)改成反问句:一个人不能没有信用。
20、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在你的生活中,会有很多人给你带来了身心愉悦的感觉。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真好”的原因写清楚;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